宋大偉
【摘要】數學學科是小學階段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探索數學學科有效教學的方法,有助于引發學生對數學學科學習的積極性,優化數學學科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 有效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8-0134-02
數學學科是學習其他科學的基礎,給學生帶來一把打開科學之門的金鑰匙;數學學科充滿了理性的光輝,能培養學生嚴密的邏輯能力;數學學科是一座知識的寶庫,使學生變得更加睿智。教師應積極地探索小學階段數學學科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數學學科對小學生成長的重要作用,促進小學生數學學科能力的不斷提升。
一、有效導入課程
新知識的引入部分是數學學科課堂教學的開端,是接下來的教學活動有效實施的前提。因此,教師要充分地重視新課的引入,采取高效率的新知識引入方式,有效地聚焦小學生的精神,使小學生能夠自覺地聽講和動腦思考。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圓”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放映披薩、生日蛋糕、蛋撻的精美圖片。小學生看到這些好看的圖片都紛紛被吸引住了,這時教師就可以向小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大家想一想圖片中的三個東西有什么共同點呢?學生:形狀一樣!教師:對了,真聰明!它們的形狀都是圓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圓!這樣教師就通過運用多媒體,有效地引入了關于“圓”的知識,激起了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
二、創設恰當的情境
設置合適的數學學科教學情境,能改觀小學生對數學學科枯燥的固有看法,將數學學科的教學活動變為有趣的探索活動,引發小學生探索數學學科知識的興趣。教學情境的設置,使原本難以理解的問題變得非常簡單易懂,有助于使小學生消除對數學學科畏懼的心理,使小學生與數學學科之間的距離有效地縮短了,能夠促使小學生高效率地學會數學學科知識,使小學生獲得數學學習的成就感。另外,教師設計的情境大多取材于我們平時的生活,這就一改傳統數學學科脫離實踐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深入地認識到數學學科對于我們的生活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有助于鍛煉小學生應用數學學科知識的技能。
設置情境有多種方法,如設置問題情境、設置游戲情境等。教師應根據數學知識與小學生學情的不同,選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對于一些需要層層探索的難點知識,教師可以設計問題情境。設計問題情境,要求教師不能只設計一個供小學生探索的問題,而是要設計多個問題。這些問題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們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每個問題之間都存在遞進的關系,難度也會越來越大。設計這樣的問題情境的目的在于讓小學生從簡單的問題著手,增強學生探索的信心,體會數學原理的形成過程。另外,教師設計的問題要富有一定的趣味性,這樣才能引發小學生探索數學學科知識的好奇心,才能創造出活潑的數學學科教學環境。通過設置問題情境,鍛煉了小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能力,有助于優化數學學科教學的效果。
三、科學評價教學活動
數學學科教學的評價環節是數學教學不可或缺的構成部分,對于數學學科教學效果的優化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通過實施教學的評價活動,可以使教師對每個學生各部分知識的學習情況以及全體學生對同一個數學知識點的學習情況,有一個整體與全面的了解。然后教師就可以根據評價活動診斷出來教學問題,有針對性地對小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輔導與查漏補缺,有效地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科學習的效率。另一方面,通過實施教學評價活動,教師可以對數學學科的每個教學環節與步驟進行反思和審視,尋找教學方法中的不足,并根據問題積極地改進數學學科教學的策略。
鑒于教學評價對數學學科教學的重要作用,教師應提起對數學學科教學評價活動的重視,建立有效的數學學科評價機制。傳統的數學學科評價主要著眼于小學生的課后作業以及小學生平時測試和大型考試的成績,側重于結果性評價,評價的模式非常單一。除了結果性的數學學科評價,教師還可以將過程性的教學評價引入到數學學科的評價機制中,豐富數學學科教學評價的形式。例如,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行為表現,小學生與別的同學合作學習的狀況,小學生對數學新課的預習結果等內容都可以作為數學學科評價的內容。多樣化的評價內容,增強了小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信心,有助于激起小學生對數學學科探索的熱情。
總之,在數學學科的教學中,有效地引入新知識是課堂教學成功開展的基礎;通過設置恰當的數學情境,能促使學生高效地理解數學學科知識;而對教學活動實施科學的評價,能幫助教師診斷數學學科教學中的不足。上述數學學科教學的策略,有效提升了數學學科教學的效率,有助于全方位地提升小學生在數學方面的素養。
參考文獻:
[1]陳春社.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探討[J].學周刊,2015,(19):56.
[2]陸有海.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基本問題及解決方案[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教育版),2014,34(02):72-75.
[3]姚永妃.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