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
摘 要:面對日益激烈的人才競爭市場,中職學校的教師除了要培養學生專業素質之外,還應該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實訓機會,增加其動手實踐能力。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是大多數中職學校都會開設的一門學科,其本身就具有操作性與復雜性,包括理論與實踐兩個環節,涉及許多發動機部件的組成、故障檢測與維修等課程,都需要教師積極引導,使學生了解基本的理論課程之外,還能得到實訓的機會,從而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發展。本文主要研究中職學校關于發動機故障排除實訓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例提出實際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中職學校;發動機教學;故障排除;實訓分析
一、 前言
發動機故障排除實訓教學在中職學校的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學生除了要掌握基本關于發動機故障相關的理論知識外,還應該獲得實際訓練的機會,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為日后步入社會提供基本的物質保障,但是當前,我國大多數中職學校的教師在進行發動機故障教學的過程中,過于重視對于理論知識的闡述,課程的分配極不合理,學生很難得到接觸真正發動機的機會,更沒有專業的實習經驗,這對日后的工作發展具有一定的影響。
二、 中職學校發動機故障排除基本技能教學
首先,需要讓學生掌握各類汽車故障探測儀的使用方法,汽車故障的診斷儀器包括通用和專業兩種,學生需要掌握其基本的操作方法和技術升級方法,通過診斷儀器可以讀取存儲的故障碼,從而確定故障發生的原因和位置,為進一步的排除故障和維修做準備。其次,需要讓學生了解分析發動機的數據流,具體是指基本控制單元與執行器和傳感器進行交流過程中產生的數據,用專門的儀器讀取的時候,判斷數據發生和變化的特點,檢測發動機的工作狀態,從而找到故障發生的根源。最后,讓學生了解汽車示波器的變化,從而對信號圖進行分析,通過檢測裝置了解汽車信號波形的變化和電壓的變化情況,基本可以確定傳感器的好壞,使學生能夠一邊觀察,一邊分析,以找到解決問題的實際方法。
三、 當前中職學校關于發動機故障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實訓教學內容較為單一
中職學校的教學宗旨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其能夠在日后的實際工作中得心應手,滿足社會對于汽修人才的需要。但是當前大多數中職學校并沒有貫徹落實這一宗旨,實訓的大綱要求僅僅是為了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電控發動機傳感器以及執行器的故障檢測方法,其在實際工作中具有隱蔽性和復雜性的特點在教學實訓中也難以體現出來,因此教學內容單一和落后,學生難以掌握基本知識技能的同時,也為日后綜合素質的發展設置了一定的阻礙。
(二) 實訓教學方式較為單一
在實訓的教學環節中,一般都是指教師先設置好實訓的基本裝置,在分解完汽車各部分的電路之后,學生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實際訓練,教師在現場進行指導和講解,學生一邊觀察,一邊實際操作。在完成實際訓練之后,以報告的形式向教師匯報實訓的結果,從而得到實訓的經驗。但是在整個實訓的過程中,學生作為被動的實習者,并沒有完全參與到整個實訓過程中,只是在一旁觀察教師的操作,學生動手能力差,也沒有進行發動機故障演練和操作,失去了鍛煉綜合能力的機會。
(三) 實訓考評方式較為單一
實訓作為中職院在教學活動中的補充環節,其成績的評定大多是以理論課程的結果為主,以實訓成績作為輔助,這就造成了大多數中職教師過于重視對于理論知識的教學,忽視了整個教學活動中實踐能力的考查,也就無法形成獨立的考核方式。同時,實訓的成績一般都是由指導教師給出,評價的唯一標準就是以實訓結果為參考,一般一個班級的實訓成績基本相同,實訓報告也基本類似。整個實訓結果評定的環節缺乏獎勵機制,學生只重視理論結果的學習,對于實訓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實訓的結果也差強人意,從而抑制了自身創新思維的提升以及綜合素質的培養。
四、 中職學校發動機故障排除教學改革的基本措施
(一) 促進實訓內容的多樣化
促進發動機故障排除實訓內容的多樣化,就是將實踐教學環節與實際的維修生產任務相結合,既能夠讓學生了解到整個汽車的生產過程,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其積極性,聘請專業的技術人員擔任指導教師,完成整個故障排除的教學工作,從而進行實際訓練。例如教師設置的故障點為發動機啟動困難,其基本的表現特征為發動機啟動時不工作、啟動正常但是發動機無啟動征兆、有啟動征兆但是瞬間就停息。這樣的問題會激發出學生對于發動機操作的興趣,從而找到其中主要制約發動機啟動的原因:啟動電路故障;點火電路故障、油箱缺油以及配氣不正確;點火電路故障等。
(二) 促進實訓教學方式的多樣化
傳統的發動機實訓教學環節存在較多的弊端,學生總是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因此為了改善這一問題,在整個實訓過程中,需要讓學生擔任主要的角色,教師作為輔助教學的主要任務,及時答疑解惑。其中采取“講—演—練—評”的教學方法,教師在占用部分時間,講解完理論知識后,學生通過實際的演示和練習,找到實際操作中的故障和不足,從而實現基本技能的提升。例如教師在講解完理論知識后,設置的故障點為發動機動力不足,學生通過分析得到造成其動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為:空氣供給的系統發生故障;燃油供給系統發生故障;點火系統發生故障;EGR系統故障以及機械故障等。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找到其發生故障的重點部位和檢測方法:檢測氣缸是否缺火、火花塞是否火力較弱;檢查燃油壓力、燃油泵、燃油濾清器、燃油壓力調節器等裝置。
五、 總結
綜上所述可知,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為了滿足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中職學校在培養汽修方面的人才的過程中,需要進行一定的改革,分配好基礎理論與實際操作課程的任務,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際操作的機會,促進實訓內容的多樣化,促進實訓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從而培養出高質量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黃漢飛.汽車電控發動機故障排除實訓教學分析[J].職業,2014,(11):111-112.
[2]盛培江.汽車發動機故障原因分析與維修思路探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11):187.
[3]范沛龍,韓民義.中職學校汽車維修實訓教學的改革[J].交通職業教育,2011,(02):21-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