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芳
摘 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高效課堂給我們解決了內容多、時間少的問題。課堂教學作為師生活動的中心環節和基本的組織形式,是學生獲取知識、鍛煉能力和提高各種技能的主要途徑,那么,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是每位語文教師理性思考、探索的主要課題。
關鍵詞:語文;低效教學;高效課堂
一、 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及其低效的主要原因
筆者認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低效”主要是由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兩方不和諧的原因造成的。
(一) “教”的方面存在的問題
1. 有的教師嚴格遵循教材,上課循規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給學生學習帶來困難,上課時“說的說,聽的聽”,因此,課堂氣氛沉悶。有的教師不分析教材的編寫意圖,隨意更換內容,總想迎合新課程倡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與課改理念,不顧學生和教學實際“鼓勵”學生探究、合作、交流,整堂課熱熱鬧鬧、氣氛活躍,實際上學生學習漫無邊際,課后一知半解,最終造成課堂教學低效。
2. 受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深遠影響,教師評價過于關注結果,忽視學生在不同時期的努力程度和進步狀況,重結論、輕過程的教學活動,把形成結論的生動過程變成了單調呆板的機械記憶和模仿乏味的練習,學生缺乏對語言的體驗、感受、思考和探究,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成為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表現形式,學生的智慧、天性受到扼殺,創新思維的形成成為泡影,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語文學習和全面發展。
3. 教學設計環節不求實效導致的低效課堂,在語文教學設計中有個必不可少的過程就是“基礎字詞”環節,用以掃除障礙,順利地去閱讀教材。我以前的做法是把生字詞利用多媒體展示在課件中,一晃而過。其實我認為這也是課堂低效的一個表現。為什么不能當堂解決掉生字詞呢?難道學生只讀一遍或者看一遍就能記住嗎?為什么我們每節課都展示生字詞但在考試中基礎字詞還是容易丟分?意識到這種情況,我在后來的教學中尤其重視這一環節。就像前段時間講到《格物致知》這篇課文,課后的生字詞加上我補充的有二三十個,并且字音難辨、字形難記。我在展示了這些字詞的正確讀音后,又給了學生三四分鐘的記憶時間,然后小組內學生兩兩結組互相提問并判分,當堂解決掉字詞障礙。雖然用時較多,但從后來的檢測效果看,學生掌握得也不錯。
4. 上課一味地追求使用多媒體課件,也是導致低效的原因之一,生動優美的圖畫、音樂充斥著學生的視覺聽覺,使得學生無法靜下心來研讀文本教材,實質也是學生與教材的脫節。再比如,上課只重視學生活動,認為只要學生活動了就是一節好課。其實不然,看似一節課轟轟烈烈、熱熱鬧鬧,實則是非常膚淺的問題在淺層次地傳遞、喧嘩,沒有深入地思考,沒有沉淀與涵詠,一節課學生學無所得。這樣的課堂可以說是泡沫課堂,諸如此類,都是導致我們課堂低效的原因。
(二) “學”的方面存在的問題
1. 有的學生學習基礎差,學習被動;許多同學依賴性很強,學習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上課不專心聽課,對教師課堂上提出的問題及布置的練習總是漫不經心,不肯動腦筋。課后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間的聯系;不少學生回家缺少監督,學習更不自覺,本來在學校接觸語文的機會就少,回家又不及時復習,知識就會很快遺忘;也有同學不重視基礎,學習不得法,練習、作業粗心、馬虎,教師講評了訂正,結果到后來還是錯,更是收效甚微、事倍功半。
2. 厭學情緒嚴重,缺乏良好的學習情感體驗及個性品質。許多學生對語文學習缺乏興趣,對學習難以形成愉悅的體驗。隨著知識的獲取和能力的發展,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感、態度、自信的發展反而形成一定的反差。考試缺乏競爭意識,認為反正不會做又不愿認真復習,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參加考試。教師布置的作業練習馬虎應付,抄襲了事,甚至不交。答題時不遵循一定的步驟,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答題過程沒有邏輯性,不注意必要的答題格式。
二、 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主要方法
1. 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基石
良好的教學氛圍的形成會對教師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產生巨大的影響。研究表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時間和機會越多,學生參與學習的時間就越多,有效教學的可能性就越大。如何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營造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呢?在現代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的工作水平高低不僅取決于教師自身的業務能力,更重要的取決于教師對教育事業和對學生的熱愛。教師必須尊重學生從心底發出的對教師的這種神圣感。
2. 語文老師過硬的語文素養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前提
簡單地概括為兩句話:第一、解讀教材的功夫,第二、課堂教學的功夫。每一位立志“用語文教人”的語文教師,是否就應當以一顆為師者應有的良心思考自己的課堂、自己的專業素養?專心行走于課堂間——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直接體現自身專業素養的方式莫過于在課堂上的行走,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語言素養,結合語文教師的基本要求,在課堂上給學生呈現知識的形式,更多來自于語言表達。如果教師的語言不能打動人心,無法讓人有傾聽的欲望,怎么能要求學生好好地感受語文、學習語文呢?老輩人形容教師,是“兩年胳膊三年腿,十年難磨一張嘴”,課堂上的語文教師既有運用課堂語言講解的聲音,也有面對教材書面語言朗讀的聲音……這都是語文的聲音,都反映出語文教師的基本語言素養。
3. 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讓不少學生覺得它抽象難懂。教師在教學中可根據教學內容,通過運用一些生動形象、直觀有趣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創造運用語文的環境;引導學生動手參與,鼓勵學生積極探討。讓課堂學習的每一個環節都能感受到學習步步為營的踏實,體會漸入佳境的喜悅,樹立學習的信心。達標檢測注重基礎練習,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訓練感受到學習漸入佳境的喜悅,問題設計應注意難度梯度,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訓練真正領悟到快樂的學習境界,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參考文獻:
[1]戴婧婧.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發展趨向研究[D].蘇州大學,2014.
[2]李三.中學語文教學低效原因探析[D].重慶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