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博
摘 要:提高教學有效性是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活動的主要目標,是快速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有效保障。但是,當前初中英語教學活動采用的仍舊是傳統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模式,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阻礙了學生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的優化,有悖于新課改倡導的高效教學理念,不利于教學有效性的顯著提高。因此,初中英語教師應大膽創新傳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盡可能組織出符合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及需求的教學活動。本文就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有效教學的策略,進行了深入的探究。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英語課程在初中教育過程中處于核心地位,其教學有效性的高低對學生英語理解能力、交際能力、寫作能力等的高低有很大的影響。但是,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中尚且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影響了教學有效性的大幅提升,制約了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優化。這就需要教師充分了解當前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并有效解決,從而為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創造條件。那么,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 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筆者在日常教學中發現,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之所以一直不夠理想,是因為學生的學習地位過于被動,他們在課堂活動中沒有參與教學過程的機會,只能被動地將教師拋過來的知識囫圇吞下去,而這些沒有經過細細“咀嚼”的知識是難以被較好地消化的,這就不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深入理解、扎實掌握,更不可能做到恰當運用了。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積極踐行新課改理念的內容,重新審視自身的教學指導者與組織者身份,主動將課堂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努力為學生提供深度參與教學活動的平臺,使得他們有機會探究英語知識的應用技巧,以較好地迎合學生熱愛探究、活潑愛動的特點,從而為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揮創造條件。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八年級下冊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 這一課時,教師就可激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甚至教師備課等環節中。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備課階段就可引導學生參與其中,將他們在預習中遇到的各種難點與疑點反饋給教師,并與教師一起商討可幫助自己更快領會知識內涵的方法與策略;在課堂活動中,教師盡可能多地列舉與“What were you doing when...”有關的句子,讓學生自主總結與歸納該舉行的特點及應用技巧,從而使得他們更深刻、精準地掌握本課重點內容,并為他們靈活地應用該句型完成交際任務做好準備。教學實踐表明,學生有了親自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都能更加積極地參與其中,并享受到成功的快樂,有助于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揮,有利于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二、 構建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
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只有確保教師與學生之間關系和諧、融洽,才能實現師生的良性互動,才能讓英語知識在師生間雙向流動,從而使得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合理調整教學方案與策略,進而為學生組織出更符合他們需求的教學形式,最終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與學生是地位平等的學習伙伴關系,教師應徹底摒棄傳統的“師道尊嚴”觀念,主動與學生打成一片,將教學活動看成是與學生分享知識、切磋技巧的過程,能主動關心與關注學生,當學生取得進步時能真心替他高興,并真誠地對其表示祝賀;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問題時,教師應耐心幫其解決;教師還應做學生生活上的朋友,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主動消除與教師之間的隔閡,才會更加主動地參與教師組織的課程,才能毫不保留地將自己在學習中的困惑告訴教師,從而為教師更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方案提供依據。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一課時,如果師生關系良好的話,學生就會將自己對“Do you have...”句型的掌握情況如實告知教師,教師就可根據學生的疑惑,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方式,以快速幫助學生消除疑惑,從而提高教學有效性。
三、 創新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
當前,很多初中英語課程教學仍舊采用的是以往陳舊、被動、單一的教學方式,這就有悖于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制約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充分發揮,從而不利于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針對這一情況,要想真正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就需要教師在充分領會新課改理念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積極將新穎的、生動的教學方法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使得學生在耳目一新的教學活動中更加積極地學習與探究英語知識,更加主動地運用英語語言完成交際任務,以促進教學質量的快速提升。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七年級下冊Unit 8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這一課時,教師就可用生動的角色扮演法組織教學活動。在實際的課堂活動中,在確保學生掌握本課基本詞匯“post、office、police、station、hotel”等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將學生兩兩分組,其中一人扮演游客,一人扮演指路者,就本課的主要句型“Is there a... near here?”“Where is...”等進行訓練,使得學生在實際應用中逐漸有效鞏固詞匯知識,并熟練掌握以上句型的應用特點與范圍,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用英語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教學實踐表明,這種有趣的教學方法,與傳統的死記硬背教學方法相比,有效性更高。
總之,有效教學是新課改對初中英語教學提出的新目標,也是快速培養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有效措施。因此,在日常教學中,初中英語教師應全面分析制約教學有效性提高的各種因素,并采取措施一一消除這些障礙性因素,從而切實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活動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馮愛琴.初中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12):158-159.
[2]林玲.提高初中英語生生互動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寧波大學,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