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鶯
摘 要:美術是一門藝術類學科,其在促進學生的身心智力發展上的效應是獨特的,所以說,初中美術教師應對教學設計傾心而為,對傳統教學有承有棄,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揚棄傳統、推陳出新讓初中美術教學精彩起來。
關鍵詞:初中美術;現狀;對策
一、 初中美術教育的現狀
要想做到初中美術教學對傳統教學有繼承有優化,并能在新的教學理念及時代需求下實現教學的新突破,取得新成效,有必要首先對目前的初中美術現狀進行深入解析。
1. 美術學科的教育意義被嚴重低估
雖然在新的教學理念下,實施素質教育的呼聲越來越強,但應看到,在傳統的應試教育體制中占主導地位的依然是與應試相關的教學科目,美術課由于對學生的中考成績沒什么影響,所以社會各方對美術學習意識很是淡薄,大多的學校及教師與學生都不重視美術的學習,美術課變為學生最愛的放松課,或干脆被一些數學和英語等科目教師占領,如果說,美術在初中的教學中名存實亡也不是危言聳聽。急功近利的學習方向,培養學生的審美和創新能力的美術學習被嚴重弱化。
2. 美術教學的模式單一,形式呆板
在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下,課堂氛圍沒有活躍起來,而學生也沒有建立學習美術的興趣或者意愿,傳統陳舊的美術教學形態嚴重缺乏生機和活力,在美術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很少主動去了解學生的學習意愿,一味地按教材推進教學,學生的主體性和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沒有在課堂上得到很好的體現。看起來,本來是非常獨特的美術學習,其他邏輯性強的學科教育形式上無本質的區別,很難達到拓展學生思維和陶冶藝術修養的目標。這些就是傳統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及教學形式過于呆板造成的。美術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是需要創新的,沒有創新的教法當然會阻礙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就不可能使培養學生藝術素質這一教學目標得以實現。
3. 缺乏對學生學習主體的尊重
上面分析已經知道,美術教學在初中教育中不受重視的現象是普遍的,社會各方對美術教育的投入很少,包括師資和精力。初中美術教育在沒有受到重視,以至被當作可有可無的科目時,學生是得不到時間和精力來學習美術的。即使學生來到了美術教室,全心投入到學習中也是很難的,學生在美學藝術方面的學習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再且,在沒有對這門學科建立濃厚興趣的情況下,激發起學生們學習的意愿是不太現實的。其實學生們都喜歡美術課,因為這沒有負擔而且輕松,美術課能給學生帶來很好的放松心情的機會。但學校給學生安排的各種學習任務越來越多,學生就算是上美術也沒有心思去享受了,長此以往美術也就失去了對初中學生的吸引力。
二、 讓初中美術教學精彩起來的對策
1. 輕功利建立正確的教學理念
雖然在當前的教育大背景下,一些社會思想對美術等素質教育學科多少會出現浮躁的味道,但是無論怎樣,新的教育理念已經在推進的路上,面對社會各方怨氣師生均要轉變理念并建立起長遠發展的理念,認識到初中的教育并不是為了培養出一大批只會背誦知識、只能按照標準的框架下進行學習和思考甚至工作的量產的人才。要真正認知到美術的教學是初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學科,為能培養出真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以及有文化素養的新時代人才,教師應充分發揮出美術教學所獨有的能陶冶情操、強調傳承、陶冶、創新和促進在學生素質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認清為國家培養出高素質人才是新的教育理念下,美術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而要真正能實現為社會培養更多新型的創新型高素質人才的目標,滿足適合現代社會對全面型、綜合型及實踐型人才的需求。教師要放下功利思想對自身教學理念的影響,在美術教學方面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
2. 尊重學生地位,關注興趣培養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要求在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時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位置上。教師要體現出為學生服務的工作特征。要擺正教學中師生的新型學習活動關系,第一步要做到的就是尊重學生。美術教師要將自己置身為學習活動的普通一員,從實際出發,按著初中學生的特點和需求來開展美術教學,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上體驗到被尊重的感覺。美術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更多地與學生溝通,放松學生的身心,讓他們在一個開放而且靈動、融洽的情態下接受藝術熏陶。此外,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思維活躍的中學生,在美術的學習過程中需要教師在教學形式、手段上更生動活潑、豐富多彩一些。激發起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的創造能力和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只要學生對美術的學習充滿熱情,他們的學習效果就會得到顯著提高。
例如,國內外有許多傳統的節日,美術教師可充分利用。在教師節來臨前,美術教師可安排學生在課前準備一些卡紙、剪刀、畫筆等美術學習材料,在課堂上我讓學生們給各科教師做教師節賀卡,學生們完全自己創意設計,與自己的生活也相關,這樣的美術課學生們興趣盎然。
3. 豐富教學形式,提升教學效果
引領學生走出課堂空間,美術教師帶大家去美術館等藝術展示現場去,以期強化學生們的藝術感受,強化其對美術這門藝術的理解。這樣就會使初中學生產生喜歡美術的情感,從而為提高美術教學效果奠定基礎。美術是一個特殊的科目,其教學地點完全可以不受空間的局限,有條件的,教師可以盡可能地帶領學生到室外開展美術教學活動。
教學的形式或方法當然應該是多彩的,美術教師只要用心去想,就一定能挖掘出更多更好的。如,合作學習方式。例如,教師課前安排學生分頭準備材料,在課堂上,教師將學生分組,要求每個小組自己商議決定并一起來制作端午節內容的作品。同學們在討論之后每個小組都自己設計了目標。學生們熱熱鬧鬧地開始了,有剪的,有編的、有折的……最后同學們合作完成了粽子、香包、彩蛋等端午節主題的美術作品,個個作品都充滿了創意和美感。
總之,要想將初中美術這個課程教好,教師首先要對教學理論及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判斷,從宏觀角度上有總體的把控,然后要在細微處對教學進行精雕細琢,在教學實踐中不斷調整優化教學策略和方法,在正確的教育理念指導下,為學生提供最優質的素質教育服務。
參考文獻:
[1]靳谷芳.初中美術教學現狀及對策[J].新課程·中學,2013(7):135-135.
[2]張康木.淺析當前初中美術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速讀旬刊,201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