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
摘 要:教師應該根據每個年齡階段孩子發展的特點向家長傳授必要的育人方法以更適合家長會中教師講授的內容,也更容易被家長接受和使用到日常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本文就是筆者對于小學各年級段家長會的內容設置進行的思考,希望能給予許多一線的同事在工作時以有力的借鑒。
關鍵詞:成長;提升;轉折;轉變;過渡
多年從事班主任和小學德育工作,經過思考,我認為在小學一至五年級每年的家長會中,可以作如下安排:
一、 成長——初入小學話成長
對于一年級新入學的小孩子來說,一切都是“新”的:新的學校、新的教室、新的老師、新的同學、新的要求、新的知識……尤其是各種學習習慣和學校的制度要求,對于他們來說都是全新的,為了盡快適應小學的這種常態,多數家長會在開學前的假期里,根據自己的認知對孩子進行心態上的引導和物質上的準備。但真實的入學以后,教師會根據學校和班級的要求對孩子的學習、日常行為進行強化訓練,因為初入學的孩子有了幼兒園大班的知識基礎,一年級開始時的很多知識沒有多少難度,各種常規的訓練就成為重中之重,這也是孩子成為小學生之后的必修課程。所以,教師在家長會中更應該把學生入學以來的各種習慣養成情況與家長交流,一些被家長忽視的習慣培養,例如:孩子寫字時的坐姿調整,有的老師強調三個一,即眼離桌面一尺,胸離桌面一拳,手離筆尖一寸,這是正確的,但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實在是不好理解、不好記憶、不好執行。此時,老師可以提醒家長這樣要求“屁股坐在板凳的前三分之一,腳底板平放在地面上,寫字時左手可以夠得著自己的左耳朵”做到了這樣,姿勢就正確了。如此的引導,家長愛聽、好學、易于指導自己的孩子,家長會召開時,家長自然就會興高采烈地來了,況且,在家長會上,教師還會對每一位孩子的成長情況進行交流,家長就會對自己孩子的成長更有信心了。
二、 提升——校有習慣初養成
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一年多的校園生活已經使他固化了很多的行為習慣,但不是每個孩子的優秀習慣都已經全部養成,況且習慣養成后還有反復的情況出現,所以,二年級的班主任在家長會上重在分析目前班級學生的各種習慣養成情況,如何進一步提升孩子的習慣養成。而且,從經驗上來說,二年級與一年級的孩子相比,對于成年人尤其是教師的絕對崇拜之情中開始有了自己的小思想,對于成年人的一些要求開始有些“懷疑”,甚至開始愿意用自己的思想代替老師的要求,用自己的行動“反抗”老師的指導。這一切都在說明,二年級的孩子正在悄悄地成長,此時對于如何培養一個謙遜、有禮、勤勞、克制、有責任心的孩子是擺在老師和家長面前的一個課題。但也不必驚慌,可以從簡單入手,告訴家長謙遜有禮看穿著:穿校服、戴紅領巾、敬標準的少先隊隊禮;勤勞勇敢看行動:經常清掃教室、家庭衛生,會使用常用的掃除工具;克制擔當看品質:不說臟話、不吃零食、課間不打鬧、不做危險性游戲……如此的習慣培養,簡單可行,加上長期的堅持,學生的各種行為習慣就會在家校的共同配合下慢慢養成。
三、 轉折——脫去稚氣露清新
三年級孩子遇到的最為典型的問題就是開始寫作文了,一個由懵懂無知的幼兒開始向少年轉變。他們開始用自己的眼睛獨立觀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小腦袋也開始思考生活中的那些人和事到底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他們開始用自己的思想指導自己的行動,不在唯成人命是從,同時也從情感外露、淺顯、不自覺向內控、深刻、自覺發展。而實際上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情緒控制能力有限。普遍出現馬虎大意,做作業磨蹭等不良習慣,需高度重視及耐心糾正。此時,家長在與孩子的教育、交流中要認識到孩子的知識面、交往范圍在擴大,認識能力在提高,當然遇到的各種困擾也隨之而來,而且會在孩子的心中產生相當的不安情緒,需要成人細心陪伴和耐心引導,及時幫助孩子解決。
四、 轉變——我的學校我代言
從近幾周開始我校的四年級同學開始了每班一周的值周工作,這是學校紅領巾監督崗工作的一部分,隊員們主要參加校門口的文明引導、校園里的路隊護導、樓道口和大廁所門口的安全指導工作。目前,已經有三個班參與過了活動,由于他們是第一次參與值周,從同學們的表現來看,他們積極、認真、工作踏實,為了集體的榮譽能努力把自己的任務完成得盡可能完美。但同時,從他們日常的各種表現中可以看出四年級孩子的性格特征,如:在文明引導中不能完全注意文明禮儀,紅領巾佩戴、站姿、敬標準隊禮都做得不到位;路隊護導時大聲呵斥路隊走的不完美的同學,對于奔跑的同學采取追拉、罰站的方式;安全指導時也是對違紀的同學呵斥、罰站,有點今天我有權力,我就要把權力全部按照我的方式行使的意味,而不是想一想如何做才能讓值周的效果更好,讓校園的進校、如廁、放學工作更文明、科學。所以,此階段的孩子學習知識點已經增多加深,孩子開始出現小學階段第一次分化,這時就需要教師、尤其是家長及時幫助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樹立信心。如注意孩子上課時和做作業時注意力的問題,書寫習慣,培養孩子演算、檢查的習慣。讓每一位孩子都能成長為學校對外展示的一張名片。
五、 過渡——我做優秀畢業生
五年級的孩子已經開始進入小升初的儲備期(我區的六年級全部進入初中學習),是小學到初中的過渡階段,教師要引導家長鼓勵孩子做事情的堅持性,幫助孩子建立進取的人生態度,促進自我意識發展,同時還要家長和孩子一起關注小升初信息。多為孩子提供一些接觸自然、社會的機會以及學習中遇到的自然和社會的觀察問題。因為沒有時間操控能力,很難準確理解其中內涵,而接觸社會對培養學習興趣,保持主動學習的態度,迎接更復雜的挑戰有積極作用。
陶行知先生說過,“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我想再加上一點,“為了給孩子創設更好的成長環境,教育引導好學生,先生還要將學生的成長的階段特點通過家長會的活動載體告訴家長,讓家校形成合力,共同科學地培育祖國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