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平+李勤
摘 要:地理教學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主要的環節,其成功開展依托教學設計。本文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為切入點,分析高中地理進行微課教學設計的流程特點,并給出具體設計案例,以供同行借鑒。
關鍵詞:高中地理;微課教學;教學設計
高中地理教育改革的主要環節就是教學設計,合理的教學設計可以夯實地理教學改革,提高地理教學質量。高中地理教學設計現狀不理想,存在很多問題。引入微課教學模式,可以進一步探索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模式,提高地理教學質量,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
一、 高中地理學科特點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地球表層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相互關系的專業科學,其本身具有地域性及開放性的特點。高中地理具有極強的綜合性,其內容大致可以分成三部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及區域地理。三部分內容各有側重點,自然地理知識點抽象繁雜,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空間想象力;人文地理知識點集中,學生需聯系并掌握分析問題的能力;區域地理則是基礎,也是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高中生學習主要是理解地理事物的基本原理并會運用。在地理教學中,除了關注教學內容外,還要關注學生,正確認識與掌握高中生地理學習心理特點,有助于開展微課教學。
二、 微課教學流程
(一) 課前階段
課前階段學生主要觀看教師搜集或制作的視頻展開自學,考慮實際情況,這部分教師僅挑選與部分知識相關的教學微視頻,通過微信群、QQ群、網絡課堂或電子郵件的方式發給學生,學生可充分利用課下碎片化時間學習。沒有疑問的同學直接進入測試題環節,進一步強化與鞏固所學知識。學生可重復觀看研習。最后將尚待解決的問題與測試題答案發給教師,沒有網絡的可以在課前將答案給教師,匯報所產生的問題。
(二) 課堂階段
1. 解決問題。考慮到高中生自學與自動能力偏弱,脫離課堂的情況下很難保證學習質量,部分學生會投機取巧,因此課堂前10分鐘師生共同觀看視頻。教師將學生看過的視頻再播放一次,播放過程中教師適當提問與講解,引導學生上網搜集相關資料,并在關鍵部分設置問題,整理知識,彌補自學不足,糾正錯誤認知、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回憶與鞏固知識。
2. 演示操作。教師課堂上演示操作選擇好所教內容的視頻,如果沒有合適微視頻,教師可以選擇與部分知識相關的微視頻發給學生,結合微視頻設置問題,將視頻未涉及的內容穿插其中。重點講解剩余部分知識。
3. 再次提問。課堂上教師正確講解后,學生再次自學,這次教師不要立刻解答,而是通過小組探究的方式,以合作學習的模式解決問題。如果問題還未解決,教師參與其中與學生共同研究。
4. 小組探究。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倡學生進行小組探究學習,但傳統教學中沒有這一環節,學生普遍缺乏合作探究的能力。會出現部分學生不會探究的情況。因此課堂上教師需要一小段時間講解內容,啟發學生,借助教師引導,形成目標明確的問題,學生帶著問題參與探究,并嘗試解決問題,教師僅幫助解決學生無法解決的問題。
5. 教師評價。為了能夠讓學生及時了解到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以及知識點的掌握,及時得到準確的評價和反饋信息,在學生完成作業后,老師要對每一個小組進行評價,同時,小組內成員也應該就同伴表現進行相互評價。通過環環相扣的教學評價模式,可活躍課堂氛圍。
三、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案例分析
筆者以“常見天氣系統-鋒與天氣”為例,進行地理微課的教學設計。
(一) 課前階段
學生學習前,教師需做好相關準備,認真備課,明確教材重難點與學習目標。“鋒與天氣”新課標的要求:熟練使用簡易天氣圖,分析鋒面天氣系統的特點。結合某種自然現象,分析原因及相關危害。
(二) 資源整合
1. 設計教學資源包。主要引導學生課前自學,其中包括學習目標、教學重難點、導學、資源鏈接及課后作業。比如在圖1中上一幅圖指出鋒面、鋒、鋒線,圖1中下一幅圖畫出冷鋒與暖鋒的大氣運動示意圖。
2. 教學視頻的設計。仔細研讀教材,將這節知識分成若干個模塊,每個知識模塊設計一段微視頻。筆者將其分成7個知識版塊,分別為基本概念、冷鋒形成、暖鋒形成、準靜止鋒形成、冷鋒過境的天氣狀況、暖鋒過境天氣狀況、介紹冷鋒過境的典型案例。
3. 設計課下自主學習。綜合考慮學校與學生情況設計學生自主學習環境。條件許可的學校配備電子產品,比如平板電腦等,條件有限的學校則可以全面利用計算機教室,安排學生在其中完成自學。
4. 檢測學習效果。學生自學完成后,將課后作業通過計算機布置下去,同時直接上傳作業答案。教室利用服務器批改作業,讓學生了解相關知識點,比如冷暖鋒形成雨帶差異、如何形成冷暖鋒等。教師通過作業,了解學生知識掌握程度,也為優化視頻提供經驗借鑒。
(三) 設計課堂知識內化環節
1. 設計探究情境,讓學生探究“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諺語;寒潮來了,生活中應該注意什么?
學生分小組討論完成后,各小組展示成果,教師及時鼓勵表現好的小組。
2. 設計釋疑拓展,教師總結課前作業完成情況與活動研究情況,分析學生知識盲點所在。教師詳細闡述這些知識點,學生仔細聽講并做好相關筆記。
3. 設計練習環節,教師布置相關習題內容。
4. 設計教學反思,教師引導學生總結知識框架圖,如圖2所示,強化學生記憶與理解,學生依據自身情況總結各類知識點。
四、 結語
高中地理教學中引入微課教學法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這種教學方法可充分利用高中生的思維特征,加深學生理解與記憶,活躍課堂氛圍提高教學質量。高中地理教師應該充分理解這種新型教學方法,合理使用此教學方法,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趙興龍.翻轉課堂中知識內化過程及教學模式設計[J].現代教育,2014(02):11.
[2] 鄭艷敏.國內外翻轉課堂教學實踐案例[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4(02):45.
[3] 戴申衛.翻轉課堂與高中地理微視頻制作[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3(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