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俐君
【摘要】語文教學具有獨特的人文特質,其不僅是提升學生文化涵養的基礎前提,更是加強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途徑。因此,職業學校必須提高對于語文教學的重視程度,充分發揮其人文教學優勢,以切實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本文基于人文素養的概念,重點分析了職業學校語文教學中學生人物素養的培養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語文教學;人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作為我國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重要平臺,職業學校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在校學生普遍存在著文化基礎較差且文化素養較低的問題,因而使得學生的整體人文素養偏低。因此,要想真正做好人才培養工作,高校院校就必須積極轉變語文教學理念,創新語文教學模式,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一、人文素養的概念
人文素養是指對于人性的推崇、對于理性的贊美、對于自由的謳歌以及對于個性的宣揚,其更加注重人類自我價值以及人生意義的實現。相較于科學技術或者設備的理性而言,人文素養更為重視自我價值以及人生目的的理性;相較于實用主義而言,人文素養則更為注重人類的精神自由以及理想追求,而對于五年一貫制體制中語文教學的人文素養而言,其主要包括有愛國主義精神、不畏艱險的探索精神以及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總而言之,通過高職語文課堂的人文素養培養,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其成長為專業應用型人才。
二、高職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措施
(一)轉變人文教學理念
在學生人文素養培養過程中,語文科目具有極強的綜合性,蘊藏著豐富多元的人文培養資源,是進行人文素養培養的重要途徑。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高職學生實際的文學水平和個性特點進行課程內容的安排和調整,以更為有效的方式引入新的知識點,引導學生學習新內容,了解和掌握古今中外燦爛的文化遺產,從而在提升學生文學素養的同時,有效實現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目標。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深入把握語文教材內容,并借助多樣化的手段有效整合與語文相關的教學資源,結合歷史、哲學等各個領域的理論知識,以在語文教學課堂中有機融入人文培養內容,以此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此同時,教師也應緊跟時代發展趨勢,積極轉變自身的人文教學理念,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逐步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學會以客觀全面的角度看待目前社會中存在的種種現象,避免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以成長為對社會有所貢獻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二)深挖教材人文內容
高職語文教學教材是承載著厚重人類文化知識的核心載體,其中蘊含了古今中外豐富多元的人文知識以及道德情懷,通過不同形式和體裁的文學作品,使學生能從字里行間中深深體會到人文知識的魅力所在,而這恰恰滿足了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要求。在新一輪的課堂改革中,對高職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基礎的文學知識,更要提高對于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重視程度,將其置于教學的核心位置。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充分挖掘優秀文學作品的潛在內涵,通過引導學生對其進行反復地研讀,以此來準確把握文章的內容和主旨,體會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從而在把握作品脈絡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學生的人文涵養。例如,在教授大詩人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一課時,教師可重點講解其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一句,讓學生深刻體會到詩人不畏權貴的錚錚鐵骨,以此來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權力觀以及金錢觀,提升對于各種社會不良誘惑的抵制能力。在語文教學中,在掌握作品內容的基礎上,深入挖掘其中所蘊含的人文思想,并將其有效融入課堂教學中,一方面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另一方面也能不斷完善學生的道德修養。另外,也應注重對于美的因素的挖掘,通過文學作品的講解,不斷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
(三)創新人文教學方法
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時,教師應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有機融入人文培養內容,營造自由愉悅的教學氛圍,以更為多樣的方法解讀文學作品。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給予學生充分的自我學習時間,通過適當的引導,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能更為準確深入地理解作品內容,深刻體會作者的所思所想,領會文章的意境情懷,從而使得學生在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中潛移默化地受到人文知識的熏陶,以此不斷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此外,教師也應積極創新語文教材的利用方式,借助具有豐富人文思想的經典作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人文知識教育以及道德教育,以此讓學生在學習人文知識的同時,提升自身的人文涵養。例如在講解“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一句時,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善惡教育,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是非價值觀,養成助人為樂的優秀品質。同時,教師也應借助文學作品對學生進行人格教育,以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和人文素養。例如在講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一句時,教師便可抓住機會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以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正確把握自身的前進方向,提升自我的道德情操,以不斷實現自我價值,最終達到人文素養培養的目的。
三、結語
總而言之,通過加強學生的人文素養,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對于職業學校的復合型人才培養工作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職業學校必須提高對于人文素養的重視程度,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文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實現人文素養的培養目標,以滿足社會的人才需求。
參考文獻
[1]邵晶.淺談高職院校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J].知音勵志,2016(1).
[2]金月昌.高職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有效途徑[J].現代職業教育,2016(9).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