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坤
摘要:語文素養的含義較為豐富,一般來說,包括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語感思維等等。小學階段是奠定語文素養的基礎階段,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應該將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宗旨之一。本文認為可以通過優化語文教學環節,重點進行課堂滲透;加強課外閱讀,重視語文知識積累;以及強化語文實踐,增強應用能力等方式來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素養;培養途徑
語文素養的含義較為豐富,一般來說,包括必要的語文知識、豐富的語言積累、熟練的語言技能、良好的學習習慣、深厚的文化素養和高雅的言談舉止等。小學階段是奠定語文素養的基礎階段,也是一個較為重要的階段。在這一時期,如果能夠較好地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養,那么對于他的整個人生都會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將為之受益。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應該將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宗旨之一。然而,語文素養的培養又絕非一日之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我們加以持續地努力和培養。作為一名小學教育工作者,筆者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一直將對于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目標,并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徑。現在將筆者的經驗進行總結和介紹,以期拋磚引玉,吸引更多的教育同行關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素養的培養問題。
一、 優化語文教學環節,重點進行課堂滲透
隨著近年來我們對于傳統應試教育的反思,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對于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值得我們去探究。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社會對于語文素養的要求有了進一步提升。從小學生接受語文教育的角度看,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點還是在課堂教學上。通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來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仍然是提高語文素養的主要渠道。因此,如何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上進行優化,以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培養效果就成為我們研究的一個重點。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主要依據語文教學流程,從語文知識點預習、課堂講解和課后練習三個方面對語文教學環節進行優化。首先,從語文知識點預習上著手,讓學生通過提前對課文相關知識點的預習,對課本內容進行熟悉,并提煉出課堂內容的語文知識點。比如在講解古詩詞時,筆者就將班級所有學生進行分組,一般3~5人為一個學習小組,然后給每個學習小組安排預習任務。重點是分析古詩詞的時代背景,如朝代,以及詩人當時的狀況等,并對古詩詞進行預習,嘗試性去了解其內容。通過這種任務分解,一般來說,每個學習小組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完成任務,而且由于學習小組的人員數量安排較為適當,因此每個小學生都能參與進來。當然,這個過程可以借助于互聯網的知識搜索功能。其次,在課堂講解過程中,重點是注意語文素養的滲透。在講解課文之前,分析作者所處的時代以及當時的狀況,然后模擬總結作者在寫作詩詞時可能的心境。在這之后,正式講解課文內容,同時,將相關的語文詞匯進行同類對比,讓學生學習利用發散思維去學習漢語的同類詞匯,進而積累漢語的詞匯。最后,在布置課文作業的時候,也不僅僅是讓學生照抄古詩詞,而且還要求他們根據古詩詞中涉及的詞匯,盡量以短語或者成語的形式分別寫出同類詞匯或者反義詞匯。
二、 加強課外閱讀,重視語文知識積累
在提升小學生語文素養方面,課外閱讀必不可少。沒有課外閱讀的補充,很難拓展學生的語文知識,提升語文素養。然而,在當前的社會形勢和教育形勢下,小學生很難有大量的時間去閱讀。比如:很多的家長都認為,學習語文知識的重點是在語文教材上,因此,如果小學生認真學習教材,家長會認為孩子勤奮好學;而一旦閱讀課外書籍,往往會被認為是做無用功甚至是逃避學習。而且就目前的形勢看,有較大比例的家長要求學生進行課外補課,社會各種補課機構的英語班、數學班、興趣班、特長班應運而生。因此,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和條件都受到極大的壓縮。
針對這種情況,筆者適度調整策略,將與課文相關的課外閱讀材料作為課后作業的形式進行要求。采取這種策略,一方面可以得到家長的支持,防止家長因過分補課而大量占據小學生的自主閱讀時間;另一方面由于只是課外閱讀材料,并不制定具體的作業形式,因此不會對小學生的課外作業形成事實上的負擔。但是,采取這種方式能夠切實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而且只要能持之以恒,對于小學生的寫作能力、閱讀能力等都具有明顯的效果。當然,這也就要求教師多做相關的課外工作,要針對課文的相關內容,挑選合適的名著名篇進行推薦,而且要注意量的把握,盡量做到小而精、短而精。
三、 強化語文實踐,增強應用能力
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重在閱讀中學習、應用中提高。從語文實踐上看,語文知識的應用可能主要有這幾個方面。一是寫日記。寫日記對于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有較大的作用,通過將日常事或者心情寫成日記,有助于提高行文的邏輯能力、段落的框架安排能力和語文詞匯的應用能力。對于小學生寫日記,應該進行提倡和鼓勵,需要重寫實、輕技巧,而且應不對小學生的日記作數量要求。二是可以組建小記者團隊。一般現在很多小學都有自己的學校小廣播、學校黑板報乃至于學校小校報,這些都為小學生發表自己的作文或者新聞報道提供了場所和機會。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選擇有興趣有特長的小學生組建小記者團隊,通過這種形式,鼓勵學生多進行觀察并按照一定的行文格式寫出自己的文章。當然,這個小記者團隊也不是封閉的,而是通過他們的帶動作用,引導整個班級的學生進行寫作,好的作品和報道也可以在校內進行發表。三是組織專題活動并安排作文任務。學校及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專題活動,比如春游或者參觀博物館等方式,讓學生自行觀察,并就專題活動安排具體的寫作任務,教師針對每篇作文進行點評。這種方式也會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 王力.淺談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語文素養的培養[J].快樂閱讀,2015(8).
[2] 周景明.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J].考試與評價,2016(5).
[3] 袁允娟.培養小學生語文素養的方法[J].基礎教育研究,2016(1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