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婷??
摘要: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僅是評價兒童觀察力、思維力、想象力的重要依據,也是發展兒童智力的有效手段。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小學數學目標中明確指出:“思維能力的提高和培養基礎在于語言。”可見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不但是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也是數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關鍵詞:學生;數學教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
人們常認為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語文老師的事情,其實并非如此。《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在數學的教學中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增強學生的參與、交流、合作意識。”那么學生在參與、交流、合作時,語言就變得十分重要了。正如在《數學教育學》一書中,斯托利亞爾指出:“學生知識表面化的根源往往是數學語言的學習中語義處理和句法處理之間的配合不當。形式和內容的脫節實質上是數學符號和公式與它們所表示的東西的脫節。”可見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也是很重要的。
一、 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即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個性特征。有的天生膽大,有的則很羞澀。那么教師應該多給不善于言辭的學生表達自己思想的機會,鼓勵他大膽地回答問題。從而發現不足,“對癥下藥”,以便激發他們說話的欲望。
在遇到學生不自信、不敢回答問題的時候,可以讓其他同學為他鼓掌,增強其信心,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從而讓他感受到回答問題帶來的樂趣,感受到表達出自己想法后內心的那種舒暢。當學生表達有困難時,給予鼓勵,一旦他有所改進,就及時給予肯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例如:當學生很緊張,語無倫次的時候,教師可以和藹地說:“沒關系,慢慢說,你一定能很流利地表達出來。”當學生回答錯的時候,教師應該鼓勵他:“哦,這里你可能是混淆了兩個相似的知識,你再想一想呢!或者我們來一起聽聽其他同學怎么說的。”當學生說的不太完整,教師可以幫助他:“恩,你回答的已經很不錯了,要是在某個地方再注意一些,你的答案就很完美了。”然后再請他用完整的語言表達一下。當學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的時候,教師應該毫不吝惜地表揚:“你的想法很獨特,很有想法。真棒!”即在評價體系上應當因人而異,給予每個學生適合他們的,必要的鼓勵,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二、 在教師指導下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的語言一定要符合語法規則和邏輯要求。課堂中表達要清晰、有條理、語句要完整。教師還應該善用語言技巧,講究語言的藝術性。如果能做到風趣幽默,生動形象又緊扣要點,那最能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應善于將數學語言轉化為易于學生理解掌握的,通俗易懂的語言。例如:學《10的分與合》時,教師最后可用兒歌小結——1919好朋友,2828手拉手,3737真親密,4646一起走,55湊成一雙手。
教材是我們可以利用的最好的老師,它的數學語言既規范又簡練。看圖類的題目更要讓學生學會自己看圖,準確表達出圖中的信息。使學生各種感官同時發揮作用。教師要教育學生在朗讀中或者默讀中感受語言,記憶語言、積累語言,并讓其重視語言的轉化和內化,特別是書中插圖“小人物”提出的思考題,以及“你知道嗎?”,都讓學生仔細琢磨琢磨。教師板書也很重要。條理清楚、層次分明的板書,便于學生觀察和記憶,利于學生形成知識系統,方便他回顧時準確提取知識。
當然,營造課堂和諧的氛圍并不是用打諢的方式贏得學生的高興或者投其所好,而應該根據課時的特點精心設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進師生間的交流和合作,更好地服務于教學。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他們思維的連貫性和抽象性發展不夠成熟,單純的語言表達能力可能給學生準確有效地進行語言組織帶來很大困難。但是如果把學生的語言表達和動手操作相結合的話,讓學生邊操作邊說,通過操作獲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便能使學生語言表達更為準確和完整。例如:在教學《元、角、分》時,教師設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超市購物。讓學生聯系生活實踐,回歸本色生活,走進超市。教師在旁邊引導,幫助其營造買和賣,相互交流的數學實踐活動。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充分發揮了自己語言表達能力。如:售貨員說:“收您x元,找您x元,請查看。歡迎下次再來。”在活動中,交流、探究從而解決數學問題。不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而且在應用中豐富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三、 在課外延伸中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說過:“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語言的學習是離不開閱讀的,可見數學的學習和閱讀是分不開的。教師可以布置學生每天花20分鐘去閱讀,然后每天派一名學生在正式上課前給大家講2-3分鐘的數學故事。這樣不僅讓學生養成了閱讀數學故事,感悟數學語言的習慣,從而提升了學生的文化素養,而且鍛煉了學生上臺講話的膽量,給每位學生提供了自己組織語言傳達故事思想的機會。在這種長期訓練過程中,逐漸培養了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
教師可以讓學生記錄下自己當天數學的學習情況,可以包括自己在數學學習中的心得體會、發現、疑問或自己的不足等。起初,或許他們只能寫些:“今天,我學會了角的分類”,“今天,我數學學得不好”等模糊的言詞。這時,教師可以給出范文,讓他們在學習模板中形成自己的日記風格。筆者認為這不僅可以達到課后復習的效果,也有利于促進師生間的互動,加深學生與數學教師的感情,便于教師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只要學生堅持不懈地寫下去,就能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和數學學習的質量。當然筆者認為此種方法更適合高年級的學生使用。
參考文獻:
[1]倪蕊香.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J].陜西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報(西安),2000.12.(4).
[2]楊育紅.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J].呂梁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12.(4).
[3]王學榮.淺談低年級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J].教法研究,2012.(9):56.
[4]白秀敏.對培養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幾點看法[J].人力資源管理,2010.(3).
[5]茅肖輝.學生數學課堂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J].特別關注,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