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華+許茂勇
摘要:學生在接受高中化學教育中,通過理論知識學習以及實踐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綜合表現在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包括學生終身發展和適應未來社會發展所必需的化學概念、原理、觀念以及各種方法,這些都是學生的關鍵能力和品格,同時這些能力和品格具有特殊的化學學科特質。化學學科素養是高中生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在化學課程學習中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本文基于高中化學課程教學中通過課程設計、知識傳授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素養。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課堂;核心素養;主導力量
引言
高中化學的核心素養需要從多方面進行培養,從化學概念的形成、科學思維方式的構建、實驗探究的實現以及實驗創新的完成等多個方面進行構建核心素養,教師在化學課堂上要通過教學使學生形成化學的核心概念,構建知識體系,辯證的思考問題,運用多種方法,最終體現獨特的化學思維觀念。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 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教學目標的設定,對于培養學生的知識、技能、學習方法等,具有極大的指導意義,教學后期的工作都是在目標的明確設定的基礎上實現的,只有不斷完善目標,突破常規,制定出具有創新性的目標,才能在課堂教學中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 通過對二氧化硫溶于水的教學目標設計,培養學生的自主發展能力
在之前的教學中,原有目標就是通過二氧化硫與水的反應形成可逆反應概念,調整后的目標則是通過二氧化硫與水的反應認識可逆反應,不僅如此,還要引導學生初步認識物質反應過程和程度的復雜性,這個目標的轉變看似很小,但是就是這一點的轉化,就是實質性的進步,在以前單一的以知識為目標,到現在注重培養學生開闊性的思維和遷移式的學習方法,這個轉變就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能力素養,讓學生不再是單獨的以接受知識為主,還要在課堂上學習能力,提高素養,這個轉變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是極其重要的。
(二) 通過化學教學中以成績為目標的轉變
像全國大多數化學教學一樣,我們的化學教學中,也一直以成績為終極目標,這就導致在學習中,學生在學習知識時,大多數都是死記硬背,因為這樣不失為一種快速提高分數的方法,但是相信大多數教師都意識到這樣的目標設定,是極其不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的,于是在化學教學中開始以成績為目標,轉變為以提升能力為目標,例如在蘇教版的《化學1》中,有一節是《生產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如果按以往的成績目標論來說,肯定就是簡單的講解后,讓學生去記憶,但是當目標轉換后,教師先給大家講解一下,什么是固氮,然后讓大家開動腦筋,說一說生活中常見的固氮,大家在思考中,充分了解什么是“氮”。在學生的充分討論后,老師將“氮”的詳細知識介紹給大家。
這樣雖然學的時間多了一些,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學習到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學習中掌握學習的方法,讓知識和生活緊緊的結合起來,這樣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積極去思考,去創新,去聯系生活實踐,充分的培養了學生科學的學習方式。
二、 微宏結合加強學生的本質認識
一說化學大家都知道,化學是在原子、分子的基礎上對物質進行研究,研究其組成、結構、性質等各個方面的問題,在化學教學中,化學性質的變化表現在宏觀方面,而物質的組成以及結構原理等,都表現在微觀方面,這就要求在化學教學中要實現微觀和宏觀的緊密結合。在化學試驗中要讓學生意識到這個問題,老師將足量的銅和一定數量的濃硝酸放到一起,讓學生描述產生的化學變化,學生可以清晰的看到銅片在逐漸變綠,并且產生紅棕色的氣體,在后期氣體顏色慢慢變淡。這時老師再繼續引導學生,如果繼續加入稀硫酸,那么是否還會發生變化,開始可能看不到變化,但是老師這時提醒學生從微觀性質方面進行思考,這時學生就會想到之前學習的反應:3Cu+8HNO33Cu(NO3)2+2NO↑+4H2O,老師要教導學生從離子的角度看這個化學變化,這個實驗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直觀的實驗現象了解化學變化,更學會了從微觀離子方面去進行思考,這樣微觀與宏觀的結合加強了學生對事物本質的認識,這樣的思維方式是化學學習中極其重要的思維方式,化學學習中如果不能及時的用微觀思維進行思考,那么化學學習無疑是失敗的。這樣微觀與宏觀的結合,是化學素養提高的重要保障。
三、 綠色應用提升學生的環保意識
當代社會的學生不僅要學會理論知識,更要學會這個社會所需要的素養,化學在生活中有重要的應用,尤其在環保方面,比如最近比較“流行”的空氣污染,主要污染成分就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通過化學方式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是現代化學學習的重要任務之一。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產生負面的影響,那么消除負面影響需要人的智慧,這也是教師在課堂上需要不斷向學生滲透的,例如大家都知道的汽車尾氣排放,在老師講到“N2+O2=2NO(高溫條件下)”即氮氣的生成時,順勢告訴學生,汽車尾氣排放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生成的,同時引導學生了解氮氣對環境的危害以及生活中常見的氮氣污染現象,雖然汽車的使用帶來了許多消極的影響,但是人們可以利用化學的知識去減少這些消極因素的影響,那氮氣的減少需要用到什么原理呢?那就是課堂上學到的:2CO+2NON2+2CO2,通過這樣一系列的知識與生活的不斷結合,將環保意識滲透到課堂中,充分體現化學的價值,也讓學生在化學的學習過程中,了解真正學習化學是為了什么,一定不是單純的為了成績,而是要將化學學習用到生活中去,在化學課堂上讓學生樹立環保意識,樹立責任意識,這樣的化學教學才是真正的培養學生最核心的情感和責任素養。
四、 總結
什么是核心素養呢,就是當你把所有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都忘記以后,剩下的東西,那就是素養,在課堂上學習化學,絕對不是只想把你培養成化學家,更多的是在學習中,增強自身的能力,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化學留給學生終身受益的東西就是“核心素養”,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更多的化學教師進行不斷的探索和努力。
參考文獻:
[1] 林小駒,李躍,沈曉紅.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體系的構成和特點[J].教育導刊,2015(5):78-81.
[2] 黃海旺.科學核心素養淺談[EB/OL].2010.
[3] 普通化學課程標準(實驗) [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