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春玲
【摘要】低年級的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較難集中,加之機械重復的練讀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產生厭煩心理,進而會減弱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設計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活動會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引入游戲教學法尤顯必要。
【關鍵詞】英語教學 游戲教學法 作用 歌曲 肢體語言
前言
新課改指出,教學中要堅持“以生為本”教學原則。所以,小學英語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目的,結合學生現狀,合理運用游戲教學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改善課堂教學質量。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法的作用
游戲教學法是在教學中盡可能將枯燥的語言現象轉變為學生樂于接受的,生動有趣的游戲形式,為學生創造豐富的語言交際情景,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在教學中,游戲教學法的精髓就是快樂教學,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英語。
1.改善學生思辨能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運用游戲教學法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并提高學生自身的思辨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游戲活動,幫助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新知識,實現引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教學目的。
2.改善學生學習能力。將游戲教學法運用于小學英語教學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運用詞匯理解、閱讀、拼寫、口語表達等能力。所以,教師可以通過游戲教學法,如帶領學生依照課文內容進行角色扮演等,幫助學生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與認知,強化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3.改善學生合作能力。將游戲教學法運用于課堂教學中,有助于培養、改善學生的團隊合作水平。同時,在英語角色類游戲扮演中,需要學生的團隊合作,因此有助于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意識。同時,游戲教學法可以為學生營造愉悅的學習氣氛,有助于學生在互動、合作中學習新知識。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游戲教學法的應用
1.通過歌曲游戲教學,營造輕松學習氛圍。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選擇輕松愉悅的歌曲播放,通過創造良好的教學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利用音樂教學,有助于學生深度記憶、理解英語知識。
2.通過肢體語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深知識的理解程度。肢體語言的恰當使用能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優化課堂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為深入,最終達到學生快樂學習的目的。
教師通過手勢、動作、眼神和表情等來代替死板的書面語言,比如:一年級教材中starter部分是打招呼內容,教師在導入新知前,面帶微笑做出“你好”的手勢,學生能夠立刻領會教師的用意,自然回應“hello”。
3.小學英語重難知識點教學中要合理應用游戲教學法。小學英語知識雖然是最基礎的知識,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依舊存在難度。在重難點教學中,傳統填鴨式教學法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利用游戲教學法,組織“猜猜看”、“快速傳話”等游戲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4.組織開展小組游戲活動,為學生培養合作能力。小學英語教學是教育教學初級階段,其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環節就是“group work”,該環節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檢驗。教學中,教師可以事先布置小組任務,然后給予時間由學生互助完成。最后要求小組派出代表展示小組成果,并根據各小組的表現、任務完成效果等給予適當的表揚或鼓勵。從而通過“group work”活動,為學生培養競爭合作意識。
5.營造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活潑好動的性格,在教學活動中,小學生更喜歡做游戲的環節。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抓住學生自身特點,然后結合英語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教學游戲,通過創設有趣的、好玩的教學游戲情境,吸引學生參加,利用游戲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學習英語知識,并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滿足學生的學習知識、品嘗快樂的實際需求。另外,通過游戲教學,還有助于為學生培養“迎難而上、越挫越勇”的精神;同時,創設良好的教學游戲情境,還能幫助學生開拓思維、發揮想象力,滿足了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實現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目的。
三、結語
積極的將游戲教學法應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能夠改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記憶、運用水平。因此,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廣泛運用凸顯出其必要性。
參考文獻:
[1]彭玲.游戲融入小學英語教學的模式探究[J].英語廣場,2017 (09):146-147.
[2]陳冬花.小學英語教學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11):195.
[3]尤南.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課堂實踐中的應用研究[J].才智, 2014(30):54-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