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后明
摘 要:10月18日,我收看了十九大黨代會上所做的報告,感到精神振奮,催人奮進。經過思考以后,我對過去的幾種傳統觀念有了新的認識。
關鍵詞:“十九大”;傳統觀念;認識;思考
第一個是愛國主義教育。世界各國都教育本國的公民要愛祖國、愛民族。表面看,這很正常,但仔細研究,你會發現,激進的愛國主義教育其實是一種狹隘的民族主義教育。愛國沒有錯,愛民族沒有錯,但不能單純地只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而不尊重別的的國家和民族,愛國主義如果太極端就會產生極端思想,就會采去極端行動,用武力侵略它國領土,用恐怖主義這種極端方式攻擊其他民族,暴力奪取它國財富或利益,用自殺式的方式發動“圣戰”。這些人嚴重缺乏博愛精神,不懂得珍惜他人的生命,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沒有全球觀念、世界觀念。我覺得他們都應該學習一下十九大中的報告,團結“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要堅持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統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要同舟共濟,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要堅持環境友好,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我建議國家相關部門把“十九大”上的這個主張推薦到聯合國,讓世界各國將這個主張寫進各個國家的教科書。
第二個錯誤觀念是很多人總是以金錢的多寡、地位的高低去衡量一個人的個人價值、人生價值,這個觀念需要徹底改變。
有一個美國記者去采訪美國總統的媽媽,記者問:“你的兒子是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你從小是怎么教育他、培養他的呀?”總統的媽媽指著門前干農活的男人說:“最偉大的不是總統,是那位農民。”
記者感到愕然,莫名其妙。總統的媽媽解釋道:“那個農民是總統的哥哥,是他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拼命干活掙錢供總統讀完大學的。”記者又問:“他為什么這么做?”總統媽媽說:“他這么做是因為他弟弟的理想是解放奴隸。”記者嘆服:“的確,他有一顆偉大的心!”
聽了“十九大”報告,我認為,有一顆偉大的心,這么說不是因為他的身份地位,是因為他“最牽掛的還是那些困難群眾”;把“實現人民群眾的美好愿望”當做奮斗目標。有位名人說過,熱愛那些平凡的人才說明你有一顆偉大的心,在黨中央領導下,6000多萬群眾擺脫貧困,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一個偉大創舉。
在中國歷史上,三皇五帝、秦皇漢武、康乾盛世沒有消除過這么多貧困人口,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沒有消除過這么多貧困人口,可是,今天的中國做到了,足夠用偉大來形容。我們的少數、個別的領導干部,自己身上的泥巴還沒有扣干凈,土腥味兒還沒有散盡,就高高在上、脫離群眾,牽掛的是地位金錢、關心的是個人利益、為了“錢多”“位高,”做人做事直接不問自己的良心。作為一名群眾,我真心希望每一個領導干部都能夠把人民群眾裝在心里,用實際行動為人民群眾謀福祉,關心、關懷、關愛那些平凡的工人、農民、勞動者。不要以為你位高權重你就是最有價值的,關鍵還要看你為國家、為群眾做了多少實事、好事。一句話,你有貢獻,你就有價值,當一輩子官,啥事也沒有辦成,你就不過是一具行尸走肉而已。所以,要改變我們的眼光,改變我們的個人評價體系,不以金錢和地位去定位一個人的價值。
第三個錯誤觀念是:很多人一看到腐敗現象就認為是黨有問題,黨有責任,這是不對的。一個人要干壞事、要貪污、腐敗和他加入了什么政黨、加入了什么團體沒有必然聯系,至少不能完全歸咎于黨。日本的安倍、臺灣的陳水扁、韓國的樸槿惠,他們不也貪了嗎?公平地說:“決定個人行為的是一個人的習慣、性格、修養、文化素質。某個人貪污腐敗,其原因并不是因為他是黨員他才貪污,周永康、白恩培這些人,如果他們不是黨員就不貪了?不,不是黨員也許他們貪得更厲害,也許更加肆無忌憚,為所欲為。
貪污腐敗這個問題,歷朝歷代就沒有人能夠根治這個毛病,明朝的時候,在一段時期里,把貪官的人皮剝了掛在縣大老爺的辦公桌旁邊,這樣的“警示教育”力度夠不夠?要是你坐在那里,旁邊掛著一張人皮你怕不怕?做何感想?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照樣有人貪。
我個人認為,貪污腐敗現象突出,和我們的教育、和我們的歷史、文化積淀有關,從古至今,我們從小就教育孩子,要努力讀書,長大了升官發財、光宗耀祖,要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孩子從小就把升官發財聯系在一起,一旦走上領導崗位,他必然會想,我現在當官了,下一步就該發財了吧?“十九大”在報告中說了:“貪污腐敗是人民群眾最痛恨的事,人民群眾最痛恨腐敗現象,腐敗是我們黨面臨的最大威脅。只有以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深化標本兼治,保證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歷史周期率,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鞏固壓倒性態勢、奪取壓倒性勝利的決心必須堅如磐石。要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決防止黨內形成利益集團。在市縣黨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力度。不管腐敗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緝拿歸案、繩之以法。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建設覆蓋紀檢監察系統的檢舉舉報平臺。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通過不懈努力換來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想發財就不要當官。”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想發財你就趕快去創業當老板。你像馬云、王建林一樣掙它幾百幾千億,沒有人給你找麻煩,你坐在官位上有幾個億,那太危險了,說明你已經有一只腳踏進監獄的大門了。所以,我們的社會、學校、家庭應該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讀書就是學知識、學本領,是為了成為一個有用的人,要讀書就是因為“沒文化,真可怕。”升官和發財完全是兩碼事,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貪污腐敗還與家庭、環境、朋友圈等有關系,這里不在展開討論)
通過以上分析明顯發現,貪污腐敗和黨的教育、管理、制度有一定的關系,但不要把責任全部歸咎于黨。一切功過得失、榮辱成敗全都沒有理由,責任全在于自己。
新時期要有新觀念新思想,希望全世界都能準確掌握愛國主義教育的尺度,人人摒棄用金錢地位看待別人的庸俗觀念,不要把個人的錯誤行為歸咎于黨派或組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