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煥斌
摘 要:新課程的實施給陜西省的高中數學教學帶來了巨大變化,讓教育者看到了新的希望。但是,由于受高考的制約,還存在諸多問題。如課時多,課堂容量大,教學節奏快;教師對課堂的核心內容把握不準;課堂上所展現的“新”更多的是形式新,實質上追求的還是分數!……從數學學科本身來看,數學教學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慢;第二,每節課都要從最簡單的地方講起;第三,“一定要折騰學生,讓學生動起來”;第四,要留有余地,每堂課不能講完講盡,必須留給學生一定的探究空間,留給學生一些值得探究的問題,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
關鍵詞:高中數學;新課程;課堂教學問題;對策
陜西省實施高中新課程以來,我們利用組織陜西省教師培訓的便利條件,多次組織學員就陜西省高中數學新課程教學問題進行研討與交流,了解到了大量教學中的具體問題。同時,我們還組織學員觀摩了西安市一些省級重點中學的高中數學課,多次組織學員進行研討。我們還向西安市部分高中學生發放了50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488份。從中了解到不少關于學生學習中的問題與感受。
總體上說,新課程的實施給陜西省的高中數學教學帶來了巨大變化。表現在以下幾方面:①新課程理念得到了普遍的認可;②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均有了明顯變化,課堂上學生自主活動明顯多了起來;③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有所變化,有了主動探究、合作學習的氣氛;④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也有了明顯變化,基本上不再唯分數評學生;⑤教研活動及研究氣氛有了較大改觀,各學校都極其重視教師培訓,校本教研較為扎實。
但是,我們發現,還存在不少問題。單從課堂教學層面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課時多,課堂容量大,教學節奏快。目前,多數高中還是堅持兩年學完全部課程內容,然后用一年的時間進行復習。這就必然導致學校增加課時,教師增加課堂容量,并加快教學進度,結果學生、教師都疲憊不堪。從考試成績上看,效果不錯,但和課程改革目標相去甚遠,學生對數學課的認識就是“解不完的難題”。
(2)教師對課堂的核心內容把握不準。我們看到,眾多的公開課競相超時。而當我們課后與授課者交流時往往會發現,還有一些內容沒來得及講。原來,上公開課的教師一方面想盡力向大家展示新課程理念,課堂上努力讓學生主動探究、合作學習,以學生活動為主;而另一方面,又擔心某些技能學生掌握不到位,或者某些知識學生沒掌握,事事都要兼顧,結果勢必拖堂。而且感覺課堂面面俱到卻沒有重點。
(3)課堂上所展現的“新”更多的是形式新,實質上追求的還是分數。我們看到教師在課堂上很注重對學生的評價,很注重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很注重學生的自主思考,實際上往往是“僅供欣賞”。常態課和公開課不被重視,也就是說,公開課就是做做樣子給外人看,平常并未如此上課。
要想徹底改變這種狀況,尚需時日。除了高考要改革之外,政府還要改變全民的意識形態,讓教育不再受制于高考。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科教學回歸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從數學學科本身來看,數學教學第一要慢。慢才能講透,慢才能讓學生接受,一句話,慢才能高效。無數數學名師的課堂,都向我們展示了數學課的“慢”。第二,每節課都要從最簡單的地方講起。簡單才易學,簡單才能吸引學生,簡單才易于講透,把數學課講得繁而難,是教師的問題,而不是教材的問題,也不是高考的問題。認識越深刻,呈現得越簡單。從簡到繁,以簡馭繁,這是人類認識的規律。第三,“一定要折騰學生,讓學生動起來”,這是北師大教材主編王尚志教授的經典語言。該學生動手的時候,一定要讓他動手,我們千萬不能代勞。第四,要留有余地。每堂課不能講完講盡,必須留給學生一定的探究空間,留給學生一些值得探究的問題,當然還得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教師務必知道哪些該講,哪些不必講。必須充分地信任學生,不必講的堅決不講,寧可“懶”一點,決不多講。此外,還要注重給學生提供感性材料,注重情境的數學化等。
總之,如果我們能放得下高考,如果我們能單從數學學科本身來思考數學教學,那么我們將會發現數學教學的一片新天地!
參考文獻:
[1]蘇 梅.淺談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J].南方論刊,2007(S1).
[2]代 艷.課堂中的新理念“何去何從”——由兩堂數學公開課所想[J].數學教學研究,200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