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美惠++余靈均??
摘 要:在我國新課程改革教育背景下,教育理念與教學模式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主流教育價值觀取向也逐漸深化發展,素質教育得以全面推行。小學作為基礎教育的伊始階段,其教學內容與模式無疑對學生今后的成長與發展有著極為重大的影響,本文主要從素質教育中的德育作為入手點,對當下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成長教育的影響進行了簡要分析,并且結合筆者實際教學經驗提出了一些有關開展思想品德教育的實際策略,以供教育界同仁參考。
關鍵詞: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成長;影響
小學是學生求學之路的起點,對其未來的成長與發展有著鋪墊基礎的重要作用。筆者認為,新時代人才最為關鍵的特質就是德才兼備,這也正應了“有才有德是人才”這一句老話。不可否認,小學階段的思想品德教育能夠對學生的成長教育產生直接的作用,但就現實情況而言,國內教育仍然存在偏重智育而忽視德育的現實問題。由此筆者認為必須要對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對學生成效的重要影響加以充分認知,進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思想品德教育措施,以此進一步發揮出德育對學生成長的重要作用。
一、 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教育對學生成長教育的影響
(一) 教誨小學生如何做人
相比于對小學生智力的開發,德育在小學階段有著更為重要的現實價值。思想品德課程,就其字面含義我們可以將其理解成為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理念而開設的必修課程,能夠對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起到較大的輔助作用,可以通過教育者的正確引導教會學生做人的方法。小學生由于社會閱歷較淺,尤其在思想與智力發展時需要有人給以正確的引導,以此確保其能夠形成符合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價值觀取向。依托于該課程,學生能夠在未涉足社會時,對社會基本關系與人際交往模式等有一個較為系統的認知,這對于學校的終極教育指標“樹人”的實現是極為關鍵的。
(二) 避免小學生走入學習誤區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小學作為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必須開設思想品德課程,端正其學習思想,避免其走入學習誤區。就現實情況而言,小學生由于稚氣未退、玩心較重,所以學習的態度往往較為松懈。通過思想品德課程的教育,能夠讓小學生對進入學校后的學習生活有一個初步的認知,同時還能夠使其明白學習對未來發展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學生確立正確的學習模式。
二、 小學家庭思想品德教育對其成長教育的影響
就現實情況而言,國內開展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擔主要交給了教育者,而往往忽視了家庭對學生思想形成的重要影響,雖然近年來在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各種全新教育理念不斷涌現的教育背景下,該情況已有了大幅度好轉,但積重難返,切實落實學校與家庭思想品德教育已經成為了現今的教育熱點。
家庭可以說是學生成長的第一所學校,其父母則承擔著養育、教育孩子的重要責任,但就教育成效而言,家庭教育無疑是小學階段最為關鍵的,因為該階段的孩子已經初步具備自主思考與客觀認識事物本質的能力,家庭教育往往能夠以言傳身教的方式促進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同時還對他們學習能力的提高有著直接的影響。再加上孩子在家庭中往往會處于放松狀態,父母的言行將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改變他們的意識形態,一旦課程內容與家庭教育理念產生沖突,孩子們就會感到無所適從,由此必須要將家庭思想教育與學校加以相融合,以提高德育教育的實際成效。
三、 優化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實際策略
(一) 尊重學生成長規律,科學開展思想品德課程
小學生思維模式簡單、情感豐富,缺點與優點都較為明顯,求知欲望極為強烈但往往難以做到持之以恒,由此激發起對思想品德課程的興趣尤為重要。教育者首先需要通過與學生的深入交流對其思想水平的個體化差異與多元化成長發展需求加以充分認定,進而結合小學生的實際特性擬定適宜的思想品德教育目標。對剛入學的低年級學生,教育者應當以規范思想培養教育為主要入手點,正所謂“無以規矩,不成方圓”,應當讓學生從生活小事入手,養成“優秀”的良好習慣。而針對高年級學生,其思維方式已經初步形成了相應的體系,所以應當以理想信念等作為入手點,輔助學生確定成長目標,進而不斷對自身的言行加優化。讓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避免進入學習的誤區,防止其出現對學習的心理陰影。
(二) 滿足學生成長需求,落實文化思想教育
以文化為導向進行思想教育是當下德育的主要發展趨勢,而校園作為學生的第二個家,自然也就承擔著以文化內涵與底蘊,提升學生思想水平的重要責任。小學生興趣廣泛,好奇心較強,由此可針對這一點,依托于學校現有的德育教育資源,開發各類能夠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培養學生思想品德的服務中心。同時還應該以實踐的模式,通過各類活動的組織,以言傳身教的方式切實指出學生在言行舉止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并以此為依托開發特色校園文化,同時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校園校風文化的構建之中,使其能夠以參與者的方式自主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不斷修正其言行舉止。
(三) 結合家庭德育教育,合理利用社會德育資源
依托于當下的信息技術,學校可以結合當下校園網絡平臺,開發與家長互動交流的模塊,并且及時將學生的思維動向推動到平臺之中,讓家長憑借學校所提供的ID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實際情況,并且借助于平臺與教育者進行及時交流,針對學生所存的問題制定出具有較高可行性的優化對策。同時還可以為家長提供具有較強可行性的德育資源,使家庭德育教育與思想品德課程教育同步,提高教學成效。另外還可以讓家長借助課余時間帶領孩子參與到各類社會實踐活動中,以實踐的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與踐行能力。
四、 結語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開展必須要從家庭與學校課程兩方面入手,應當在充分了解德育對學生成長教育影響的基礎之上,以需求為導向落實各項思想品德教育事宜,以此在提升小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同時,為其成長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玲玲.關于學業不良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個案研究[D].安徽農業大學,2014.
[2] 盧瑋.新媒體環境下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D].吉林大學,2014.
[3] 李晶.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問題及對策分析[D].吉林大學,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