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榮+梅王星
摘 要:在英語學習中,聽力作為一種基本的語言技能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結合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的教學特點,提出影子訓練法的實際意義,如影子訓練法可以加強聽力訓練的強度,也可以拓展聽力素材的寬度等無疑是一種實際操作很強的方法。它改善了傳統的英語聽力教法是相對單一的,如通過讓學生反復聽來練習。同時本文探索解決影子訓練法在實際操作中的困難,如常常有學生反應這樣一種現象:在訓練的時候每個詞都聽懂了,感覺也理解了,但答案卻選錯了。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就需要理論來指導。最后本文闡述了語用預設理論指導影子訓練法的設計應用等,望能為影子訓練法的大學英語聽力課堂教學模式構建提供應用研究。
關鍵詞:影子訓練法;預設理論;大學英語;聽力課堂;教學研究
本文受武昌工學院校級課題項目資助,課題名稱:“基于影子訓練法的大學英語聽力課堂教學模式研究(項目編號2017JY06)”
教育信息化和大英教改新趨勢敦促高校英語教師不斷創新課堂教學。通過采錄音視頻流收集英語聽力的素材也越來越成為聽力訓練的良好手段。本課題組提出了影子訓練法的應用,也探索在訓練中的課程設計、實際課堂教學與實驗、反思與提高等階段的實際操作,找到了可以指導的理論依據—語用預設理論。在教學中發現并研究問題,將教學科研化的過程需要相關內外因素協同促進。基于我校本特色進行教學研一體化發展,更利于把教學變成科研,用科研反哺課堂,使教學游刃有余,讓學生更加受益。
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影子練習(亦稱影子跟讀)就已經運用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語用預設作為一種語用現象在語篇中具有銜接和連貫的作用,聽力練習尤其考慮學生對語篇的理解,因此將語用預設的理論運用到英語聽力訓練中,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聽力素材的隱含含義,從而提高學生的語用推理能力和聽力應試水平等都眼很強的指導意義。
1 影子訓練法
影子訓練法也叫跟讀訓練,是訓練同聲傳譯多任務同時處理機能的方法之一。具體指同一種語言幾乎同步地跟讀原語發言人的講話,它可以訓練聽說同步技巧和注意力的分配。剛開始訓練時可以和原語同步開始,待操練了一陣子后,可以遲于原語片刻至一句話的時間跟讀。跟讀時耳朵、嘴巴和大腦要一起派上用場,耳朵聽、嘴巴說、腦子記。這是需要精神非常集中的一種練習,也是提高語速、提高理解速度、修改語音語調的最好方法。聽力素材中包含各種新聞、談話節目、研討會、音樂體育節目、演講等材料,如果使用影子練習法時,把選材側重在大學英語聽力課程教材上,那么這種訓練能為大學英語聽力課堂訓練打下扎實的基礎。
但影子訓練法是訓練同聲傳譯多任務同時處理機能的方法之一,這就明確了訓練對象是英語專業學生。通過分析大學英語學生聽力現狀,這種方法在高語速條件下,邊跟讀邊完全理解語義等對于大學英語學生有相當難度的。
2 大學英語學生聽力現狀
目前,多數院校的大學英語課采取合班授課,一般都是六十人左右,有的甚至上百人一起上課,致使教師在視聽說課堂中開展活動時感到困難重重,再加上學生英語基礎水平較低,學習積極性不高,聽不懂,說不出,使得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課堂中的影子訓練流于形式,教學效果不佳,所以教師填鴨式的聽力輸入、師生間缺乏互動成為視聽說課上的普遍現象。如聽力素材中的一段速度較快的VOA原聲錄音篇章聽寫,一般影子訓練方法如下: 1.單純做跟讀訓練,看看能不能完全跟下來; 2.在做跟讀訓練的同時寫數字,比如從100寫起,99,98,97這樣倒退著寫,培養多項任務同時處理的能力; 3.在完成跟讀和干擾性訓練之后,馬上用原語概述所聽到的原聲錄音的內容。但是影子訓練如果沒有控制好在跟讀的過程中對原文的分析理解,很容易變成鸚鵡學舌似的機械重復(parroting),所以訓練中要時刻注意在跟讀的同時盡力去理解所跟讀的內容。最好在做完跟讀訓練之后,對所跟讀的內容進行源語總結,越詳細越好。這種方法應用了語用預設理論,一開始可能覺得多此一舉,但是久而久之,普遍感到受益匪淺。
綜上所述,用語用預設理論來指導影子訓練法在大學英語聽力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屏棄了單一的方法而用多元的手段去調動大學英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參與到影子訓練法各項任務中來。影子訓練法似乎無法應用到大學英語聽力課堂教學中來,影子訓練法似乎無法應用到大學英語聽力課堂教學中來,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突破這個瓶頸。影子訓練法在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中能否得以成功實施,關鍵在于是否能夠設計出好的、能激發學生興趣的任務,把全體學生都調動起來,使學生有話說、敢于說、樂于說。因此在開展影子訓練法各項任務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開發預設觸發語功能,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來設計教學內容,設計的任務要真實自然,運用多種策略使學生融入到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最終通過影子訓練法提高讓學生英語聽力的綜合應用能力。
3 語用預設理論
預設是自然語言邏輯中的一個重要理論組成部分,它吸收了真值條件語義學、邏輯學、語言學、語言哲學的研究成果。語用預設理論是以句子意義和結構為基礎,結合語境推導出來的。在語言交際中,語用預設是指未表現出并隱含于語句中的預先設定的先決條件及語言背景知識。對這一概念的理解可以歸納為兩點:第一種認為語用預設是交際雙方所共有的知識或背景知識,因此它是言語活動發生之前的已知信息;第二種把語用預設看作是施行一個言語行為所必須滿足的恰當條件。因此語用預設有兩大明顯的特征:共知性和合適性。語用學中的預設理論主要分為語義預設、語用預設兩大類,而語義預設往往由觸發語來引發。觸發語是那些有助于獲得前提的詞語或者結構,我們可以將這些可以作為語用觸發語,觸發語是那些有助于獲得前提的詞語或者結構,我們可以將這些作為語用觸發語的動詞分為四類: 含蓄動詞,如,forget,manage等;實情動詞,如know,realize等;狀態變化動詞,如continue,stop等判斷性動詞,如accuse,change等。語用觸發語還包括一些限制性或修飾性的詞語,如a,the,again等,理解這些觸發語有助于學生在話語理解中對信息的推斷和提取能力。
聽力本身就是聽眾與作者進行信息交流的過程,語用預設作為一種語用現象隱含在語篇當中,是我們推理聽力素材的前提,因此讀者可以利用語用預設的知識對作者的意圖,態度和觀點做出推理。我們可以考慮到句子中出現的語用觸發語根據不同的觸發語,主要分為詞匯層面與句法層面。聽力考試在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證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預設觸發語有助于學生理解聽力素材中作者的真正用意,提高學生的理性能力,這在CET-4、 CET-6聽力理解中會起到促進作用。
4 預設在影子訓練中的應用設計
語用學中的預設理論主要有兩種基本類型,語義預設與語用預設。首先嘗試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類型---語義預設。語義預設是在特定的詞匯和句法結構中內在固有的,它們與特定的詞匯項目或句子結構有關。語義預設具有不受否定影響的特點。提高英語聽力水平,加強訓練是重點之一。但只是做簡單的影子訓練法,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學生做聽力試題時,對直接源于材料字面文字的試題正確率較高,對材料中的轉折、推理性試題的失誤率較大。這說明長期以來大學英語學生受英語語法的直接影響,只是就事論事的機械訓練,聽力水平養成了閱讀的方法,既辨認文字符號、對詞句進行語法分析和字面釋義的過程,對文章的隱含意義不夠重視。這樣一來,我們學生離開英語文本材料的依靠,聽力得分少的可憐。教師若能把語義預設應用到訓練任務的選材分析中,可以幫助學生辨識出這些預設觸發語,從而使其更準確的理解文章隱含的信息。
語義預設詞匯層面的預設觸發語主要包括敘實性動詞,即其后所帶的賓語成分表示一個已經發生的事實(如regret,realize,odd,ignore等);暗示性動詞(如manage,forget,happen,avoid等);表示重復的動詞(如again,anymore,return等);表示狀態改變的動詞(如stop,start,continue等);表示評價判斷的動詞(如accuse,criticize等)。句法層面的預設觸發語主要包括限定性描述語時間狀語從句、強調句、比較與對比、反事實情況、非限定性關系從句和疑問句等。
例如,聽力素材中句子“The guidelines give rules to protect pet owners and pets from dangers about food safety and lack of nutritioin”(CET4,15年6月卷)中的“protect”敘事性的動詞,我們可以推斷出“these pets have food safety problem and they lack of nutrition,namely,pets are dangerous and lack of nutrition”的信息;從“Recongnizing how popular these food are”( CET4,15年6月卷)中的“recognize”,我們可以得知“these food are very popular”的事實;從“They have been trying to prove that the value of a woman does not lie only in her beauty”(CET4,15年6月卷)我們可以得出“these society still thinks womens value only lays in their beauty”的結論,從而可以判斷出女人受歧視的聽力答案D、not respected。
另一種則是語用預設,即與話語相關的背景信念或假設,必須由說話者和聽話者相互假定或知曉,以便在語境中接受。這涉及到對許多詞匯、短語甚至是結構的語用分析。他們認為語用預設是在特定的語素、詞構或結構中所固有的。這些產生語用預設詞被稱為預設觸發語。老師在設置影子訓練的任務時需幫助學生學習語用學會話含義理論在英語聽力理解中的應用實例。我們知道,英語聽力中的材料大都是真實的話語交際場景,是人們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和特定的語境中進行的日常話語交際,這要求老師幫助學生分析語境,尤其是假設、轉折等現象,使學生通過說話雙方的字面意義推導出華語的隱含意義,例如大學英語聽力教材三第五單元中:
M:Susan,shall we go to the zoo tomorrow?
W:Well,Id love to,but I have to save the morning for an important email ,Its a bog deal .I must make a reply .And in the afternoon ,Ill see Lisa off.
Q:What will the woman do in the morning ?
A:See Lisa off B:Go to the zoo C:Deal with an email
W的話明顯超出了所需要的信息。針對M的問題,W只需回答No就可以回答M的問題,但是W在話中解釋了她明天一天要做的事情以及每件事的重要性,增加了試題的難度。通過語境分析,W所做的回答明顯違反了語用預設中的數量原則。從W的話語中,M很明顯可以推斷出她的言外之意是她明天有事,不能喝M一起去動物園。,從這一對話對應的試題和選項中我們可以發現增加的信息“明天下午W要去給Lisa送行”的選項,學生需要從中推斷出這一會話含義。
同時考慮到語用預設對語境的敏感性、隱蔽性、主觀性和單向性,學生在聽力訓練時,往往會犯的錯誤是沒有站在作者的立場去理解句子含義。聽力材料中的預設觸發語是作者假設的前提,而不是一定要讀者主觀世界里認知中的預設。教師應該在聽力訓練前向學生講解這中間的區別。只有把聽力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與頭腦中的背景知識聯系起來時,就能成功解讀預設,獲得作者所要傳遞的意義,達到作者與作者相互交流的目的,否則聽力訓練就有可能失敗。語用預設理論的學習讓學生在捕捉聽力素材中的潛在信息,有了更明確的方向。
5 結束語
隨著2007年9月教育部公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各大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目標也相應的調整為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因此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在提高學生交際能力方面就顯得十分重要。如何加強大學英語聽力課堂教學的應用價值,每個老師都在努力著。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影子練習(亦稱影子跟讀)就已經運用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當時它被稱作快速跟讀法。葉桂剛(1983)指出快速跟讀法要求學習者邊聽邊說,力求跟上錄音的速度,做到幾乎和錄音同時發出聲音來。學習者通過大聲模仿發音作出反應,必須高度集中注意力,敏捷地作出相應的反應,這實際包含了信息的輸入和輸出兩個過程。
近幾年來,一些英語教學的實踐者和研究者把影子練習這一概念引入國內英語教學中。Lambert( )把影子練習定義為:從技術層面上講,影子練習是一種有節奏的聲學跟蹤任務,這一任務要求練習者對以聲音呈現的刺激信號即時發聲出來。影子練習被廣泛用于聽力初級階段的訓練中,有少數大學教師把影子跟讀用于英語聽力教學中。但在實際操練中出現了一些困難,如何解決又成了新課題。筆者通過實踐探索收獲了諸多啟示,如在以后的聽力教學中不應該僅僅教語音、語調、詞匯、語法等基本技能,也應該適當的向學生介紹一些理論知識,讓理論指導實踐,讓影子訓練法更有效的進行。其次,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的差異也可能會影響學生對說話內容的理解。故在聽力教學中,也要注重學生文化知識背景的學習。最后,英語聽說讀寫譯是不分家的,故在聽力教學中,可以創設一些簡單的背景讓學生進行一些口語練習,這既能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也能幫助提高學生理解會話含義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高曉芳.《英語語用學》武漢 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2
[2]徐晶 論格萊斯合作原則對高中英語聽力教學的啟示[J]咸寧學院報2011.3
[3]楊連瑞,張德玉 會話含義理論與英語聽力教學[J]山東外語教學2001(1)
[4] 林嵐. 論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改革的要素[J]. 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09(3).
[5]黃映紅。語用預設理論在英語閱讀教學語篇分析中的運用。綏化學院學報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