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根據陽泉市開展防雷工作實際,分析陽泉市防雷減災工作現狀,探討防雷減災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陽泉市防雷減災發展思路,供相關部門參考。
關鍵詞:陽泉市;防雷減災;現狀;發展思路
中圖分類號:P42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1132200
1 陽泉市防雷減災工作現狀
1.1 開展防雷安全專項檢查,促進陽泉市的防雷減災工作
每年在雷雨季節來臨前,陽泉市氣象局按照國家、省、市的有關精神和陽泉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安全大檢查專項行動要求,結合氣象部門社會管理職能,對陽泉市危險化學品和易燃易爆物品生產企業、重點單位防雷設施進行安全專項檢查,檢查防雷設施是否完善,有沒有按照要求進行維護并及時檢測;檢查有沒有明確防雷安全責任人,明確的人員對防雷工作重視和了解程度是否合格;有沒有按照要求制定防雷安全工作制度,是否編制防雷工作應急預案,編制預案是否合理可行,通過專項檢查為陽泉市防雷安全工作開展打下良好基礎。
1.2 開展形式多樣的防雷氣象科普宣傳活動
陽泉市氣象局利用每年的3.23世界氣象日、5.12減災日、法制日、安全生產月等來開展特色科普活動。針對不同群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通過科普講座、街頭咨詢、張貼宣傳畫報、主題活動和印發科普讀物等形式開展宣傳。向防雷重點單位提供電子版資料,供他們制作安全生產宣傳欄。借助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的作用,營造宣傳聲勢,擴大社會影響進行防雷科普宣傳。
陽泉市氣象局氣象科普工作者還開展了防雷科普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活動,在活動現場,氣象科普工作者擺放氣象科普展板,向來往的群眾發放《氣象科普知識手冊》、《氣象災害防御條例》、《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及《中國氣象報》等科普宣傳材料,宣傳氣象法律法規、氣象常識、防雷安全等知識。
1.3 加強防雷社會管理工作
在開展防雷裝置設計審核、竣工驗收行政許可過程中需要根據規范要求進行,嚴禁以任何名義收取費用。在跟蹤檢測、驗收過程中根據圖紙審核要求,認真查看檢測點數,根據標準要求收費。加大防雷執法力度,依法維護防雷安全生產秩序,實行責任制。
2 陽泉市防雷減災存在的問題
2.1 防雷減災管理工作未能全覆蓋
自相關的防雷減災法律法規頒布實施以后,經過多年的發展,防雷減災工作得到領導的高度重視,并很快得到了落實,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有不足之處。防雷安全檢測覆蓋率較以前有長足進步,但未能達100%,個別單位和部門仍然對雷電安全工作認識不足,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防雷減災工作的行政執法工作還需要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行政執法人員法律知識,執法水平仍與現實工作需要有差距。
2.2 農村雷電預警信息發布不暢
氣象部門可對將要發生的雷暴天氣強度、地域等進行預測,通過一些現代化通訊設備和媒體向社會發布,由于受地域特殊性影響,雷電預警信息還不能及時傳遞到每位農民手中,加之農民朋友防雷意識淡薄,有時強雷電會威脅野外作業人員安全。
3 陽泉市防雷減災的發展思路
3.1 加強防雷安全管理,實現防雷減災工作規范化、制度化
作為地市級氣象主管機構,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嚴格按照防雷行政審批相關事項調整規定和要求,做好行政區域內雷電災害防御公共氣象服務,擴大雷電預警發布覆蓋面。加快完善現有防雷管理制度,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建立多部門長效合作機制,開展防雷檢測服務質量考核,規范服務機構及從業人員行為。加大力度對重要物資倉庫、易燃易爆品存儲區、人員密集場所等進行防雷安全監督檢查,為全地區安全生產工作做出貢獻。
3.2 加大防雷科普知識的宣傳,增強全民防雷安全意識
繼續做好雷電防護知識的宣傳普及工作,提高公眾科學防雷、合理避雷工作,擴大社會影響,樹立全民防雷安全意識,充分依托3.23世界氣象日、5.12減災日、法制日、安全月等重大紀念活動開展豐富多樣、富有成效的科普宣傳,擴大科普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農村“四進”陣地,提升公眾自救和互救能力。
3.3 加快建設防雷技術服務隊伍
加強防雷專業人員的業務技能培訓和行政執法人員的培訓工作,努力造就一支政治思想過硬、工作作風扎實、專業技術熟練、執法水平較高的防雷減災專業隊伍。做好防雷技術人員的培訓工作,確保防雷技術人員的業務技能和管理能力都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加強防雷執法人才的培養,加強對防雷行政執法人員的培訓、考核和監督,相關人員必須經過系統的法律知識和執法業務技能培訓,持證上崗。選拔工作能力強、經驗豐富的防雷技術專業人才,使其加入到陽泉市現有的防雷減災隊伍中來。
參考文獻
[1]羅磊,池景冬,劉晴.臺州市防雷工作現狀及建議[J].科技風,
2014(6).
作者簡介:閆俊明(1973-),男,山西省盂縣人,本科,理學學士,工程師,從事應用氣象防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