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吉
摘要:中職教育不僅要培養具有專業技能的人才,而且也要注重學生的品德修養。德育是中職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不可或缺的教育地位。筆者的發現,目前中職的德育教育中,仍存在一些問題的困境,本文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當代;中職學生;德育教育;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1-0042-01
1.當代中職學生德育教育現狀
從學生自身的角度看,中職學生的素質普遍低于高中生。他們學習到的知識比較少,專業水平比較低,缺乏遠大的理想抱負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厭學情緒比較嚴重,許多中職學生認為學習并不重要,更看重金錢利益、急功近利。因此,許多中職生有自卑、自閉的心理傾向,心理健康狀況較差。而且,伴隨著城鎮化的減速和經濟的迅速發展,獨生子女的比例越來越大,許多中職學生在父母親人的呵護下長大,形成了自私、專橫、霸道的性格特點,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差,集體意識和團隊協作意識較差,在與人相處時,往往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他人的感受。在當前復雜多變的社會中,中職生的自我約束能力較差,盲目從眾和攀比心理較強,比較愛慕虛榮,對待不良誘惑自制力差。
從學校教學的角度看,在目前的中職院校中,對德育教育不夠重視,許多教育工作者認為,學生的德育工作并不重要,中職教育的重點應該放在對學生專業知識的教授和專業技能的培養上。在德育工作的時間管理上缺乏科學合理的體系,相關配套設施不夠完善,導致目前中職學校的德育工作難以有效進行。在德育教育中,一般采用灌輸式、填壓式的教學方法,教師教授,學生被動接受。學生的自主選擇性和主體能動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學生對于德育教育內容很難形成獨立的思維和自己的觀點看法,教學方式刻板單調,學生對德育學習的興趣不高,參與德育活動的積極性較差,當學生遇到具體事件時分析判斷能力缺失。中職教學師資力量的配置上,德育專業畢業的教師數量較少,具有德育教育資格的教師較少,年齡結構、知識結構不夠科學合理,從事德育教育工作的教師整體專業水平比較低,專業基礎扎實不夠牢固扎實,多數教師不了解德育教育的課程特點和教學目標,直接導致德育教學質量不高。
從學校教學的角度看,一方面體現在,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社會局勢,缺乏具有完整性、系統性、針對性的德育教育理論。大多數教師,對德育教育的認識不都清晰、理解不夠深刻,把德育教育當成了簡單的說教,缺乏有效的理論知識基礎和知識來源。另一方面體現在,在學生接受了德育教育后,學生缺乏相應的社會實踐機制。德育教育內容過于書面化、理論化、概念化,缺乏實踐基礎,學生很難把知和行統一起來。另外,當前社會整體風氣比較重視金錢利益,忽視道德教育,評價方式和評價體系相對比較單一,對學生德育教育的沖擊較大。
2.當代中職學生德育教育對策
其一,必須樹立起學生自身的理性認同機制。德育教育內容的科學性和理論的徹底性吸引人和說服人,促使人們通過觀察思考、比較判斷、內心感悟,逐步對友善觀達成理性共識,進而形成和增強對道德的認同感。因此,中職學生德育教育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必須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前進方向,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友善觀。
其二,必須建設起德育對學生的情感滲透機制。中職學生德育教育內容于學生的情感相一致,從學生情感出發,會自覺或者不自覺地采取肯定、親近的態度,進而達到對優秀道德品質的認同。情感因素的介入可以使道德規范更具有親近性、指引性,更容易被接受認同,更有利于學生將其內化為自己的需要,作為自我的精神導向和行為指南。因此,中職學生德育教育必須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激發人民群眾對傳統文化的共鳴,大力宣傳和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
其三,必須完善起德育榜樣示范機制。先進人物和優秀事跡的榜樣激勵,可以促使學生認同德育教育的基本內容,并積極學習和效仿,進而不斷提高道德規范的內化程度,幫助學生形成良好高尚的道德品德。可以充分運用學校的廣播站、宣傳欄、校刊雜志、微信公眾號、貼吧等媒體平臺,宣傳好人好事,鼓勵學生加強自身的德育教育。可以充分發揮黨員模范的領導帶頭作用,發掘各行各業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宣傳作用,引導正確的社會輿論,使學生依靠榜樣的力量感受友善價值觀。
其四,必須實現學生的德育自律轉化機制。美德的形成和發展不僅依靠社會道德規范的教育和制約,也是個體美德修養在自律情形下的深化,進而從他律轉向自律。所謂自律是指個體能夠自覺地遵守規范,相對于外在的制約,自律體現了主體的自我覺悟和自我堅守。因此,中職學生德育教育,應鼓勵學生充分自律精神,積極創造條件促進他律向自律轉化,使學生個體積極主動參與到社會生活中,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增強自己的意志力,把他律轉化為自律、把被動轉化為主動,培養自身的優秀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 汪偉,胡海洋關于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的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09 } (4)
[2] 張輝,黃琳娜落實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程新方案應增強實效性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