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秋
摘要:小學寫作教學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為小學生培養寫作興趣,初步掌握寫作方法作鋪墊。因此,小學作文教學,應從學生出發,貼近他們的生活,營造快樂輕松的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完成"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的寫作過程。讓學生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掌握寫作要點,抒發感情,體會到寫作的樂趣,創新寫作手法,張揚寫作個性。
關鍵詞:小學;作文教學;興趣;寫作手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1-0053-01
新課程改革提出,寫作是為了自由表達和與人交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作文教學,將對生活的感悟,轉變成文字表達出來。"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將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人或事,能打動內心的東西抒發表達,感受寫作的樂趣。針對目前作文教學千篇一律的形式、死板生硬的題材,以及學生壓抑被動的學習狀態,提出"張揚習作個性,變被動為主動"這一作文教學主題,相信會對我們的老師和同學產生一定的影響,一定程度上改善目前的教學狀況。
1.張揚習作個性,要鼓勵學生寫"真話"
在作文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寫"真話"。"真"是文章的生命之源,賦予文章生命力,感染力。
在具體的教學操作中,教師要指導學生,發現身邊可挖掘的人物題材,或是自身的親身經歷,不強硬要求真人真事,現今社會生活,學生學習壓力較大,能接觸到的新鮮事物有限,作文題材不夠豐富,一味要求真實,只能限制學生想象力的發揮,壓抑個性和靈性。在有真實模板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加工,想象、比擬、夸張等手法均可運用,合乎行文邏輯,有亮點可尋,給學生創作的空間,發揮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才能顯示出習作的個性。
1.1 實踐性作文。不同題材要制定不同的處理方式,不可混為一談。抒情類作文講求真情實感,所以,實踐性"真話"作文,則要估計寫真話。
比如記述童年生活,鼓勵學生盡量還原兒時回憶,印象比較深的心愛玩具,關系特別好的童年伙伴,甚至是做過最糗的事,最想完成的夢想等等,都可以寫,真情實感的抒發,更容易引起心靈的共鳴,也更能打動人心。再如你眼里的爸爸媽媽這一類命題作文,很多學生寫出了不同的特點,手機依賴癥、脾氣暴躁的是媽媽、溫柔如水、嚴厲教導的也是媽媽,應酬不歸家的是爸爸,嬉笑玩樂跟孩子打成一片的也是爸爸,或感激,指責,或勸告,或呼喚,都是他們發自內心的聲音,也是不同思想碰撞,不同個性的交匯的體現。
1.2 求異性作文。求異,就是發揮想象,打破常規。鼓勵學生尋找不同的立意點,發散思維,創新題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營造生趣輕松的氛圍,挖掘生活中能引發求異思維的題材,提供給學生探索發散新思維、獲得新方法的渠道,自主創新,既能鍛煉學生寫作能力,也是引導他們學會自主思考問題,展現思維個性的有效途徑。
比如說,鼓勵對同一篇文章的不同見解。在《龜兔賽跑新傳》的講授上,引導學生忽略文章原定"驕兵必敗"的中心思想,大膽提出假設,甚至是續寫,可能會得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事實證明確實如此,很多學生打破常規,大膽立意,有的寫評委不愿得罪老虎顧問,勸兔子輸給烏龜,有的寫烏龜原本也是使用不正當手段致使兔子沒有按時完成比賽勝之不武,更有甚者,將悟空使者拉來做主角,助力烏龜贏得比賽。小孩子的想象天馬行空,卻也生趣盎然,給他們一點思考的空間,多一些求異思維的鼓勵,我們將收獲一汪充滿童趣的海洋。
2.張揚寫作個性,在生活中發現"真話"
2.1 指導學生觀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積累素材。藝術來源于生活,所有的感悟都不是憑空發出,也都來源于生活,所以,作為習作初期的小學生,要善于觀察生活,記錄生活。留心周圍發生的事物,有自己的思考模式,將生活感悟訴諸日記或隨筆,不斷積累素材,鍛煉文筆,形成自己的寫作習慣,抒發個性情感。
"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上,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興趣是靠培養出來的,鼓勵學生從身邊發現寫作素材,提煉寫作方法,通過自己的理解和實踐,得出原本未知的結論,對于他們來講是知識上的擴充,更重要的,是思想意識的形成。自己動手得來的結論,通過自己的思維邏輯,組織架構,完成一篇探索的心得,對于后面的寫作課程更有利,鼓勵自我個性的抒發,展示學生動手實踐的成果,讓他們獲得知識的同時,收獲滿足。
2.2 培養學生感悟生活,激發個性。生活是最大的素材庫,感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形成自己的感悟,對于學生寫作教學來講也是至關重要的。作品的生命力來自于作者的思想,即對生活的感悟,作家郁達夫經典作品無數,多借景抒情,窗外一支綠藤即能引發他的無限遐思,對過去,對故鄉,甚至是對未來的感想,真的是因為綠藤的生機盎然么?不,實際上,是作者對生活的悟性累積,因觀察得到靈感,創作出屬于他獨特風格的文體,也這是習作個性。
寫作考驗學生的整體實力,通過思維邏輯、組織框架、聯想想象,結合語言組織的全過程,是對學生當前學習狀態的最佳總結。寫作課程的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了解他們在當前學習階段的具體需求,根據時代的變化和學生水平,不斷改進教學方式,與時俱進,創新教學方式。只有寓教于樂,調動起學生寫作積極性,提升課堂興趣,學生才會由被動接受轉為主動吸收,激發出他們的寫作靈感,張揚思想個性,展現出新一代學生的精神風貌。
參考文獻:
[1] 張揚習作個性,變被動為主動--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新思路[J]. 黃惠榮. 教育科研論壇. 2010(06)
[2] 關于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探析[J]. 艾曉麗. 中國校外教育. 2016(11)
[3] 張揚習作個性,變被動為主動--小學習作講評策略的研究與實踐[J]. 蒙兵. 教師. 2015(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