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娟
摘要:在小學的學習教育階段,綜合實踐課程是重中之重。它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它的開放性更是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綜合實踐的課程設定對小學教育階段的道德教育提供了一個實踐平臺,所以說,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就應該在綜合實踐課程中滲透德育,用課堂上的講解來做好對學生的德育工作。
關鍵詞:小學 綜合實踐活動 德育滲透
在小學教育階段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可以說是為道德教育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那么,怎么樣在綜合實踐的課堂之上進行德育滲透,并更好的對道德教育進行一定程度的提高成了階段性的問題。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提高自我道德素質更是刻不容緩。
一、在確定主題中滲透德育
道德教育的基本是進行實踐。在實踐活動中,學生的道德行為和思想都會得到很好的培養。而綜合實踐課堂的核心就是活動的主題。所以說教師要要對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進行不斷的篩選,根據學生所需培養的知識、能力為途徑來進行主題的選擇。這樣不僅能使學生得到道德行為思想的培養,更能為眾多學生建立一個德育的空間。作為指路人的教師,要充分利用每一次的實踐活動課堂,來為學生提供一個優異的平臺。
例如,教師選擇的實踐活動主題是我愛家鄉”并進行了相關活動方案的確定,那么需要注意的就是德育的滲透。
課堂開始,教師在“關于家鄉的歷史研究”“家鄉近三十年發展調查研究”“家鄉交通現狀與改革措施研究”“家鄉飲用水的調查與研究”“我當家鄉小導游”等等的多個課題中進行小組分配,讓學生們進行分組探究。生活研究源于實際,所以說課堂的最好效果就是讓學生進行實際生活的研究。學校可以集體組織學生,由相關老師帶隊,對家鄉的歷史遺址、古物,以及現代建成的博物館等等地點進行參觀。真正的社會實踐參加在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更是在進行了參觀、采訪、調查報告匯報等學習過程之后,潛移默化的對學生的心中植入了熱愛家鄉以及建設家鄉的優秀思想。
二、在分工合作中滲透德育
很多學生是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自我意識較強、合作意識薄弱以及不愛幫助人等等的缺點體現較為明顯,不良品質也隨之出現。以小組為學習單位來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對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團隊意識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比如說:教師確定了“認識香煙”的主題實踐活動,課堂開始前,教師進行不定向分組,并進行5人左右的小組劃分。在班級劃分的小組中,由于是不定向劃分組員,所以各個小組成員的家庭情況、學習能力、學習成績等等因素都不一樣,5人以上的組員以合作為前提進行實踐活動。在成員劃定之后,小組需要對成員崗位進行明確指定。其中:小組組長一名,任務是將各個成員工作進行協調;記錄人員一名,任務是需要對每次課堂活動的過程進行記錄;匯報人員(數目不定),任務是在資料整理之后進行結果匯報;攝影人員(有條件可設立)一名,任務是對活動過程的媒體記錄;聯絡人員一名,任務是與外界進行溝通聯絡。教師可以按照組內成員的特長,興趣等等進行職位劃分,在此之后,由組長帶頭對自我崗位功能和工作要求進行明細,做到工作分到個人,這樣才可以開展有序的實踐課堂并達到合作協調的目的,使同學養成良好的習慣。
三、道德要在搜集資料中滲透
在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中也會有要求學生通過各種方法去搜集資料的環節,讓他們在搜集資料的時候,也受到教育,這樣也可以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形成。
如在指導學生進行“剪紙藝術”這一主題活動時,學生們通過網絡、圖書館、現實生活等各種方法搜集了許多有關剪紙的資料,這樣做讓學生們對祖國的傳統文化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
在這個活動中學生們搜集到了有關于剪紙好多個方面的資料,例如,剪紙藝術的由來,剪紙藝術的發展史,剪紙的種類,剪紙紋樣的分類,剪紙用途,關于剪紙的諺語等等資料,在上課的時候,教師讓學生自主討論,廣泛研究,讓學生們感受到了祖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而自己作為祖國中的一員而感到驕傲和自豪,這在某種方面開講,讓他們接受到了道德教育。通過這個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們在學習中更加的積極主動,在這個活動中,教師和學生交流互動,促進了學生們良好的道德行為的產生和發展。
四、道德要在實踐體驗中滲透
學生的實際活動是學生們綜合實踐活動的根本來源,讓學生從自己息息相關的生活中研究學習,這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生活中就包含有非常豐富的道德資源。這樣可以讓學生們在生活中不斷的去體會領悟道德,培養道德情感,鍛煉道德的意志,還可以促進他們道德行為一步一步的形成。
在以前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有的同學曾經在外出問卷調查時遇到問題、受到挫折時候變得消極、沒有意志力。如在組織“走進洋快餐”,學生去到附近的肯德基店里進行調查,沒想到卻遭到店內員工的阻止甚至攆趕,然后同學們不得不從里面出來,出來之后經過老師的點撥和指導,他們變換了一種新的方式方法,第二次再走進肯德基店內,最終獲得了他們想要的一手資料。所以,當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教師要不斷的去關注同學們的情感體驗,要鼓勵他們在困難和挫折面前不要氣餒,問題總會找到解決的方法的。讓學生們在尋找其他的解決方案的時候,靜下心來,調整心情,從而可以漸漸的養成了自信、百折不撓的精神品質。
五、道德要在在多元評價中滲透
在小學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當中,對課程的評價是開放性的,也是發展性的。要通過最合理有效的評價方法,讓學生們在其中找到自信,使得學生們可以在這方面上獲得認知和實踐這兩方面的能力。
教師要抓住學生們的心理特點,,要在活動中最恰當的時候表揚學生,抓住他們的優點,對學生或者小組進行正面的評價,這樣做可以讓學生能體驗到教師的鼓勵性評價和他們的動力,讓他們能夠更加完美的去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總得來說,小學的綜合實踐活動課,要聯系課上課下、生活自己實踐,教師也要在教育學生的時候滲透德育,從而讓學生們培養出一個良好的道德品質。通過各種方面的道德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就會提高,這樣才真真正正的實現了德育滲透。
參考文獻:
[1]郭元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楊四耕.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與實施[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常州市白云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