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兆永
摘要:數學是小學教學的主要課程之一,數學課堂則是數學老師傳授知識的陣地,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途徑之一。對學生而言,課堂氣氛的生動與否往往決定了其學習的效率,對老師而言,學生學習的效率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的高低。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數學課堂的提問環節,優化課堂、優化學生的思維,讓嚴謹的數學課變得活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對課堂效率與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 提問技巧 課堂效率 數學教師
數學課堂的活躍度越高,課堂的效果就越好,這已經成為家長與教師的基本共識。而提問屬于一種帶有啟發意義的教學方式,將其穿插于課堂中,不僅能活躍課堂的學習氛圍,還能對學生的思維起到啟發作用,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與興趣,并對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具有促進作用,因此,數學課堂提問的效果往往能對課堂效率高低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同時,數學課是數學教師傳播知識的陣地,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途徑之一,研究數學課堂的提問策略,就是優化課堂、優化學生的思維的過程,既能讓學生快速掌握相關知識,還能促進課堂效率與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提問的趣味性
數學課堂上,有趣的問題不僅能激發學生積極思考,發揮其聰明才智,還能引發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情感共鳴,從而增進了師生間的感情。因此,課堂問題的設計不是一項無聊無用的工作,相反,這是一門值得教師深入研究的教學藝術,它既能體現教師各方面的素質能力(如:洞察力、知識面、教材熟悉度、控場能力等),還能全面反映教師的具體教學理念和教學能力。于小學生而言,小學數學是一門相對較難學習的科目,課本的內容相對嚴謹、枯燥。再加之教師上課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則更容易讓學生陷入沉睡和分神的狀態。此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效率就大幅度降低了,因此,課堂提問就顯得尤為重要,既要適當,且教師提出的問題應避免隨意,盡量要有趣味、要適當、要引起學生的興趣,激起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熱情。
例如在學習“表內除法—平均分”這一章節時,老師可先講一個有趣味性的故事:唐僧帶領3個徒弟前往西天取經的路上,一個老奶奶給了唐僧6個蘋果,唐僧要豬八戒將這6個蘋果分給幾個徒弟,怎么分才比較合理呢?(可讓學生自己動手分一下)豬八戒的分法是:自己留3個、孫悟空給1個,沙和尚給2個。孫悟空會不會有意見?(當然有)他有什么意見呢?(蘋果有的分的多,有的又分的少。)應該怎么分比較合理呢?老師請一名同學上來扮演豬八戒,將6蘋果重新平均分配,每人2個,這就是“平均分”。且學生年齡相對較小,對知識缺乏主動學習的欲望,老師應發揮課堂引導者的作用,通過虛構一些學生熟悉的人物故事,將所要學習的內容貫穿其中,并讓學生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同時認真聽取學生的回答,并給予每一個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循循善誘,讓學生通過一個小故事便能領悟課本的知識和內容。
二、提問的啟發性
在課堂學習中,學生面對難題時回答不上是在所難免的,老師在這個時候就需要先走到學生中間給予學生肯定,同時對其進行啟發,啟發的方式也很有講究,啟發內容既要指向思維的方法,也要指向思維的過程,從而獲得思維的最終結果,讓學生不斷優化思維,從而增強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例如,在講解“小數乘法”這一章節的內容時,老師可設置一些提示語提示學生,如“之前我們在學習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的時候是怎么進行運算的?”“整數間的相乘與小數間的相乘會有什么聯系呢?”“你覺得我們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方式進行小數乘法運算是正確的呢?”等。通過提煉一些啟發性的語句,讓學生對之前學習過的內容進行回顧與思考,溫故而又知新,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
三、提問的鋪墊性
對課堂提問進行鋪墊是最常見的一種課堂提問方法,老師在教授新的章節知識之前,會對上節課學習的內容進行溫習和回顧,點名讓學生回憶上節課的知識和內容,這樣既能讓學生對之前學習的內容進行溫習,還能為新章節知識的學習做好鋪墊,有助于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同時,這樣的教學方式也為學生的積極思考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同時還降低了新內容的學習難度。
例如在學習“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這一章節之前,教師先讓學生回憶一下整數的加法和減法是怎么運算的,整數加減法運算的具體順序是什么,并隨機點名學生起身回答問題,若學生回答有些錯誤,老師應先給予鼓勵,后繼續點名下一位同學回答該問題,直到有學生說出正確的運算方式為止,同時對所有學生的答案進行整合,委婉指出前面學生的錯在何處。隨后教師再隨機抽取一些學生對即將學習的小數加減法的運算方式進行猜測,“你覺得小數的加法與減法運算和整數加法與減法運算的方式會是一樣的嗎?”“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定律能用在小數加減法運算中嗎?”等,這樣的提問方式就為小數加減法運算的學習奠定了理論基礎,同時也讓學生深入了解整數與小數的加減法運算存在哪些相同點,哪些不同點,從而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
四、結語
總而言之,提問是一門值得教師深入研究的教學藝術,對教師而言,也是一項重要的考驗,生動、有趣的課堂提問,不僅能消除化解數學學習的枯燥感,還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反之,枯燥無味的課堂提問則容易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降低,從而影響到教學的效果和教學的質量。因此,教師要學會充分運用提問策略,讓嚴謹的數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從而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祁順成,黃一青.掌握提問技巧 提高教學效率——高效課堂之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策略[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2,(01).
[2]鄭丹妮.有效運用提問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科技信息,2012,(16).
[3]王志軍.巧妙運用提問藝術 實現小學數學有效教學[J].科教導刊,2015,(16).
[4]毛蘭珠.巧用提問藝術,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率[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5,(04).
(作者單位:蘭山區半程鎮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