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翀
摘要:在新課改的發展下,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在此背景下,要求教師轉變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充分整合教育資源,提高學生制作吹塑版畫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其美術素養。對此,本文對小學美術吹塑版畫的教學方法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有效的對策,以供相關人員進行參考。
關鍵詞:小學美術 吹塑版畫 教學模式
現階段,我國開始將吹塑版畫融于小學美術教學中,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制作版畫的技巧比較多,材料比較繁雜,通過不同的組合可達到不同的效果,深受小學生的喜愛。因此,要求教師轉變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其創造能力,保證課堂效率。
一、吹塑版畫的概念和特點
(一)概念
版畫的制作工藝比較復雜,對材料的要求比較高,而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動手能力比較差,很難進行全面推廣。吹塑版畫的出現使傳統版畫的形式獲得了簡化,對制作工藝、材料等方面的要求也比較低,其豐富的表現形式能滿足學生的個性需要,可有效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
(二)特點
1.制作工藝簡單
目前,我國傳統的版畫形式主要以木板、銅板等作為版面,其材料成本比較高,制作難度大,很難在小學中推廣。而吹塑版畫以吹塑紙作為版面,可用圓珠筆、鉛筆等工具進行刻畫,其制作成本比較低,工藝簡單,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2.拓印方便
在進行吹塑紙版畫制作時,可廣泛采用水彩進行拓印,其拓印的效果和質量比較好,擺脫了傳統版畫必須使用固定紙的限制,可利用宣紙、素描紙等進行拓印。
3.效果獨特
吹塑紙版畫的制作形式比較靈活,可在拓印前加入疊、擦、拼、剪、卷等多種特效手法,使其呈現獨特的肌理特征,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顏色多樣
傳統版畫在顏色上有較強的限制,要求盡量使用比較簡單的色彩,有利于保證印刷質量。而吹塑紙版畫沒有顏色的限制,多樣化的表現形式可增加其藝術效果,使其更具美感。
二、小學美術吹塑版畫的教學策略
(一)加大素材積累力度
小學生的知識面有限,對很多事物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并不能將思想轉變為現實,給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對此,教師在開展吹塑版畫教學前應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其素材積累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從而不斷提高美術素養。
第一,教材中的內容有限,會限制學生的思維,導致學生不能直觀的了解事物,也不能精準的掌控細節,不利于其美術水平的提高。對此,教師應帶動學生走出課堂,觀察身邊的事物,提高學生發現美的能力。例如,當教師在教導學生制作風景版畫時,應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可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觀察校園內的風景情況,掌握花、草、樹的形態變化,并在不斷的觀察中獲得新的感悟,使其積累大量的素材內容,為后續的吹塑版畫教學工作打下基礎。
第二,在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下,教師可通過網絡來獲得大量的教育資源,可有效補充教材存在的不足。同時,將信息技術應用在教學中,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可對學生的美術素質進行調查,了解學生的實際需要,根據教學內容開展賞析課程。由教師在網絡上收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吹塑版畫素材,使學生通過觀察、賞析等來評價素材的優缺點,有利于學生積累大量的素材,從而更好地進行美術學習。
第三,通常情況下,小學生的假期生活比較豐富,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事物,能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對此,教師應善于利用學生的假期生活,要求學生注意觀察社會生活,了解生活中的人物、事物、景物等多種形態變化,并以藝術的眼光去看待問題。同時,結合自身的感悟制作一幅或幾幅吹塑版畫,從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對社會生活的感悟能力會迅速提高,對細節的把握能力會更強,可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二)創新教學方法
美術是小學生接觸比較早的藝術形式之一,要求學生激發思維、善于思考,發展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逐步進行改進和完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藝術思維。但很多小學美術教師仍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使學生的思維模式受到了嚴重的限制,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比較差。對此,要求教師創新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思維意識,從而提高其藝術修養。
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應善于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學生制作的作品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展現出來,使學生自主探究作品的優缺點,從而不斷提高美術素養。例如,在以《家鄉》為主題進行版畫制作時,要求學生開發思維,通過細節與色彩的繪制,來突出家鄉的特點。并在繪制完畢后,選擇幾幅作品,使其以視頻、圖片的形式在多媒體中展現出來。同時,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要求小組成員自主探討作品中的構思、立意等,再由教師負責點評。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可有效提高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的樂趣,使其大膽指出意見,由教師負責解惑。有利于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促使組員之間的思想交融,培養其創新意識,從而提高吹塑版畫的制作水平。
(三)創新教學模式
小學生在不同學段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以及接收能力有限,傳統的共性教學模式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需要。因此,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模式,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開展教學工作。例如,一是,對于低段的學生來說,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可采用游戲教學法,使學生通過樹葉、玩具等進行蓋印,逐漸提高其認知程度。二是,對于中段學生來說,應培養其掌握事物細節的能力,了解事物的規律,善于用色彩來表達情感,提高其制作水平。三是,對于高段學生來說,要提高其情感表達能力和思維創造能力。同時,可培養其拓印技巧,包括擦、疊、揉、拼等特技,使其在不斷實踐中提升藝術修養,從而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三、結語
除上述策略之外,還要求教師制定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對學生實踐能力、創造能力等進行綜合評價。使學生獲得教師的賞識,提高學習美術的自信心,有利于提高其美術素養。
參考文獻:
[1]夏正月.小學生如何制作吹塑紙版畫[J].好家長,2014,(48).
[2]余慧驪.農村小學美術課堂開展“生活情趣化”吹塑紙版畫教學研究[J].學周刊,2014,(23).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饒市第一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