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慧蘭
摘 要:現階段,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是一種最基本的語言交際的表達訓練,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之一,但不少小學生視之為負擔。這就需要教師加以恰當的引導,找到小學生學習寫作起步階段的突破口,從而把作文變成讓學生感興趣的事情。讓學生愛上寫作,并能通過作文正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那么,教師該如何幫助小學生在作文之路上起好步?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
關鍵詞:小學生;作文;素材;突破
一、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積累素材
“生活是作文之本。”學生的生活范圍是極為有限的,這種有限的生活范圍很容易束縛學生的思維。需要我們師者進行有效的引導使學生養成善于觀察生活的習慣。如:同學今天穿了件新衣服,讓學生觀察;春天,柳樹發芽了,讓學生觀察;花壇里的花開了,讓學生觀察;下雨、下雪了,讓學生觀察;上學、放學路上觀察人和物;回家觀察家里養的小動物。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把親眼看到的、聽到的、心中想到的寫下來,讓學生置身于瞬息萬變的大千世界里,才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變“要我寫”為“我要寫”,寫出來的作文才言之有物。
二、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要想使文章寫得生動活潑、符合情境,那么首先要讓學生學會有順序地觀察事物。觀察的順序有從上到下,從下到上,從遠到近,從近到遠,從四周到中間等。小學語文課本為我們提供了許多按一定順序觀察事物的好文章,只要我們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有順序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生就能掌握。為此,體驗式作文教學這一新的作文教學方式可以為我們的作文教學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什么是體驗式作文教學呢?就是教師指導學生圍繞某一主題,通過活動、觀察、討論等形式,在此基礎上,綜合運用語文知識,準確表達思想感情的過程。如:我教學生寫《我們的學校》這篇作文時,就組織學生站在學校大門外,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先觀察大門,然后走進校門看到的是什么?走進校園看到的是什么?走進教室又看到什么?讓學生從外到內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讓學生邊觀察,邊討論,重點要突出寫學校的哪些方面,哪些要寫得詳細,哪些要寫得簡略,才能把我們的校園介紹得美麗、生動、具體。討論完再去寫,這樣學生有話可說,有材料可選,按順序把學校介紹得生動具體。流露出了孩子們的真情實感,也表達出了學生對美麗校園的熱愛之情。
三、要讓學生多看、多讀、多背、多積累
小學生知識面窄,光靠書本上學到的一點知識是不行的,是寫不出好作文的。剛開始寫作文時常會出現這樣的情形,有些孩子說起來滔滔不絕,寫起來卻毫無順序。課余時海闊天空,習作時卻提筆忘字。他們大多存在以下三種情況:1.寫作基礎差,字、詞、句功夫不過關。2.口頭語言轉換成書面語言的能力薄弱。3.語言組織能力欠缺。因此,針對這些現象,我對學生除了加強字、詞、句的訓練外,還要求他們多看、多讀、多背,對規范的書面語言要有一定數量的積累。這樣,學生看得多了,讀得多了,背得多了,就能充實學生的語言倉庫,增加學生的寫作詞匯,才能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寫作文時才能得心應手。才能在寫作時充分自由表達,寫出語句通順、內容豐富的好作文。
四、要讓學生放飛想象,續寫故事,編寫童話
放飛想象,讓學生在想象的空間去發展語言,發展思維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使學生文思泉涌、浮想聯翩呢?我是從以下兩方面去訓練的:
1.續編童話。小學中年級教材中,許多課文的結尾言有盡而意無窮。讓學生沿著作者的思路放飛想象,續寫故事,既鞏固了課文所學的知識,又拓展了學生的想象空間。如:教學《坐井觀天》一文后,讓學生續編故事,結果出人意料,學生寫出了許多非常富有童真的精彩話語。
2.寫童話。童話以幻想為特征,符合兒童的天性。擬人的表現手法,也符合兒童的思維。對兒童來說,用童話來描寫自己內心世界的想象和自己喜愛的事物是十分自然和容易的事情,他們寫起來會感到揮灑自如。如:寫《假如我是……》《未來的……》,或者出示一些學生熟悉的物品、聲音等,讓學生任選幾樣,想象他們之間會發生什么故事。結果,學生寫出了許多情節曲折,充滿童真、童趣的童話故事。所以,讓學生寫童話,引導學生放飛想象,飛向宇宙星球,遨游海底世界,鼓勵學生大膽幻想,不但可以開發他們的想象力,還可引發他們的作文動機,激發創造欲。寫出獨特的小伙伴們從沒聽過的新童話。事實證明,孩子們筆下的童話故事是五彩斑斕的。
綜上所述,只要我們積極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多多留心身邊的事,充分發揮小學生的想象力,便可成功找到小學起步階段作文教學的突破口,從而讓學生愛上寫作,有效提高小學階段作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曉芳.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中小學教學研究, 2018(8).
[2]曾暉.淺析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中華少年,2018(21).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