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娟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興起,根據新時代的要求,教師要不斷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只有創新了,教學質量才會提高。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由原來的室內教學轉向室外,積極拓展小學語文的課外活動,發展新型教學模式。這既是時代的要求,又是教學必然的結果。只有開展多樣化的語文課外活動,才能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從拓展小學語文課外活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方面做了相關分析,分為以下幾點。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活動;教學質量
一、教師應選擇小學生易于接受的課外活動方式
1.教材與課外活動相輔相成
教師引入的課外活動形式,都要以教材為基礎,盡量選擇直觀的、容易讓學生感知的內容。因為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大部分思維比較單一,理解能力還比較欠缺,太過于復雜的內容,只會讓學生喪失信心和學習語文的興趣。因此,教師要做到“因人施教”,從實際生活出發,選擇一些風景、人物、事物等,這些都是生活中常見的,也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內容。所以,采用課外活動一定要與生活場景相接近,只有選擇熟悉的場景,學生的記憶才會深刻,也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2.轉換思路,開展多元化教學
教學方式要不斷創新,才能讓小學生始終保持著新鮮感。教師在活動安排方面,多拓展下思路,不能單一地只局限在課本方面,還應該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通過活動展示出來。讓學生感受一下不一樣的教學。例如:在小學生練習寫作的時候,學生大部分沒有興趣,教師可以設計別出心裁的寫作,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個賀卡,上面寫上對媽媽想說的話,可以慢慢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這樣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才會特別感興趣,寫出來的內容也非常感人肺腑。
3.如何拓展語文課外活動
(1)明確教學內容,開展競賽型教學
教師在組織活動的時候一定要有配套的教學設備來輔助課堂教學,使得教學效果最優化。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安排一些語文競賽,如朗誦比賽、書寫競賽等,通過比賽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能增強學生的緊迫感和競爭意識,通過激烈的競爭,也能讓學生找出在學習中的不足,最終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信心。
(2)把握教學基準,開展情境化教學
為了提升教學的質量,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不可單單依靠課堂的四十五分鐘時間,在教學組織內容與環節當中,如果教師沒有足夠的教學觀念與方法則無法得到令人滿意的教育效果。對于這種現象,在課外活動組織的過程中應該主動創設情境,對過程進行理解、深化。
二、分析課外拓展活動對小學語文教學提高的積極意義
1.引入課外活動是提高教學水平的必經之路
開展課外活動是教學內容的一部分。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師照本宣科已經不能適應新的教育模式,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低下,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成績下滑等,暴露了很多的問題。教師必須要積極投入到課外活動中,寓教于樂,激發小學生的求知欲,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易接受,促進小學生主動學習和綜合素質的養成。
2.引入課外活動是學生全方位發展的必經之路
由于受到舊教學體制和傳統的考試制度的影響,大部分學生都是為考試而學習,學習積極性不夠高,對語文的學習只是當做一個任務。引入課外活動之后,會使得語文課堂教學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教師會在實踐中去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把學習知識跟生活緊密結合。教師可以提出問題,鍛煉學生的自由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能加強對事物的探究能力,讓學生從被動學習真正變成主動學習。
3.引入課外活動是促進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經之路
知識是無窮的,學生除了學習課本知識,應該走出去放眼看世界,經過未知世界的體驗,可以讓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學習到的課外知識應該跟課本內容進行對照,這可以起到互相補充的作用,讓學生學習的知識更加全面;也讓學生學習的知識得到了深化和擴展,有利于培養優秀的素質型小學生。
總之,小學階段的學習是充滿快樂的,教師要多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語文課外活動開展勢在必行,通過活動可以讓學生體驗不一樣的學習模式,讓學生能夠達到“一邊玩、一邊學”的新學習模式,不僅能夠讓小學生主動去學習,還能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也為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成績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東芳.小學語文教學應跟生活相結合[J].課外語文,2013(9).
[2]霍東.開展課外活動,有利于課堂教學[J].小學時代,2017(5).
[3]黃紅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新模式[J].中小學教育,2017(5).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