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義
摘 要:在數學知識結構里其中計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最為廣泛,計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關鍵部分。傳統教學是將計算方法和計算速度列為重點教學目標,然新課標對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目標是不僅要保證學生的計算速度和計算方法的掌握,還需要學生能夠靈活運用心算、筆算等多樣的計算方法,從而開發小學生的多維思考能力,以為學生今后的數學終身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
小學的數學計算教學因內容較抽象,這就要求學生具有高度的邏輯性思維。目前多數數學教師在計算教學中對學生的教學是偏重結果忽略過程,這樣會致使學生在接受數學知識時失去趣味性,學生會很容易對本身就枯燥的計算學習產生厭煩心理,同樣也會造成學生對所學的數學知識理解不透,其思考能力也沒有被正常啟動,這樣要想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將更加吃力且難有成效。作為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轉換這種教學理念,一定要遵循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努力調動學生主體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引導其在計算過程中運用多種計算方法并會選取直接有效的,以此來促進學生的計算能力。讓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善于思考將有利于對其所學的數學進行鞏固。
一、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應多樣化
在新課改中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數學教師應轉換傳統的教學觀念并善于創建新的教學方式,利用現代優越的教學資源,讓教學內容更豐富更多姿多彩,以此來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另外,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創新能力應高度重視起來,給予學生充分自我發展的空間。還有應適當安排各種課外活動,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其學習數學的創新精神。
二、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應具開放性
小學數學教師當務之急是轉換傳統的教學觀念,要有一種開放課堂教學的改革魄力,增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充分發揮自我。在小數數學計算課堂上,教師應鼓勵學生多問多想,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不斷去探索數學知識的奇妙之處,不斷挖掘其自身的學習潛能。在開放性的課堂教學中,學生間互助互學,互補長短,要讓小學生有團體責任感,全面提升其數學學習技能。還有,不僅在課堂上體現計算教學的開放性,還可引導學生從多媒體、書店等地獲取更多的數學知識,拓寬學習思路,這樣非常有利于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三、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應具實踐性
因新課改要求全面提升小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加強課堂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加強數學計算知識在實踐中的運用,也讓小學生的實踐能力得以鍛煉,而課堂教學質量也會大幅度提升。另外,教師還應根據學生各自的實際情況,設計多樣有趣的教學方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其自覺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其學習效益。教師應多加引導在學習數學計算時要不斷思考、探索,并在實際生活中進行實踐練習,讓學生明白在現實生活中數學是無處不在的,使其意識到學好數學的重要性,從而更努力更認真地學習數學知識。
四、培養學生在計算中的思維能力
數學計算教學除了要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技巧,還要培養其在計算中的思維能力。在新課改的計算教學中需要學生勤動腦多思考。進行計算學習時不要急于依例題套結果,要先理解再分析,如果發現一題有多種算法時,應善于比對,采用最合理最有效的算法,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得以大力發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積極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
五、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無論做什么事,只要有個好的習慣便會事半功倍,而小學階段的教育是學生接受基礎教育的入門階段,要是能養成一個好的習慣,這對學生今后的終身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以最好的心態開啟莘莘學子之路。對于小學數學計算的培養,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數學計算學習時,先要認真看審題,再仔細分析認真研究,理清計算順序,并找出相關的知識點,并從多種算法中采用更為便捷且簡單有效的計算方法,從而達到快而精的計算結果。另外,對不能口算完成的,一定要學生在草稿上摸索演算,即便打草稿也要書寫規范,才能避免過多的錯誤率產生,這也是對學生數學思維習慣的培養。還有在計算結束后,還要認真仔細檢查,這樣才能算真正完成計算。這些良好的習慣養成,既能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也為學生未來的終身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確切地說小學的數學計算教學,是學生數學入門學習并打好數學基礎的非常重要的關鍵階段,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重視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在日常教學中,要精心設立多樣有趣的教學活動,調動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此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達到提高小學數學計算教學質量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凌云.新課程下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思考[J].速讀, 2016(9).
[2]朱兆凱.新課程下提高小學數學計算教學實效性的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08(12):30.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