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逍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和發展,我國的基礎教育目前正在不斷改革和完善。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各種各樣的教學策略風生水起,被教師充分運用。在素質教育的時代下,教師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教學的效率。針對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幾種策略進行簡單的介紹。
關鍵詞:小學生;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對于年齡較小的小學生來說,數學無疑是一門邏輯性和抽象性都比較強的學科,尤其是進入到高年級階段之后,在學生看來數學知識的難度越來越大,不免會在學習時感到吃力。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水平,讓學生真真切切地體會到數學的魅力,促進學生形成數學理性思維,就成為教師共同關注的問題。高效課堂的構建,必然要充分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以下是筆者的一些小小體會。
一、重視概念理解,加強基礎教學
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是教師通過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和技巧來完成知識的講授,促進學生能夠接受這些知識,并將這些知識內化形成自身的能力。眾所周知,數學課本中包含了很多的基礎概念。在開展教學的時候,我們要尤其重視學生是否對這些基礎概念有詳細的了解。因為針對目前的學習現狀來說,很多學生對于一些基礎的概念認知并不全面,這對他們后續的學習和練習都有一定的影響。打好數學基礎能夠幫助學生避免后續學習過程中的很多問題。所以說在構建高效課堂時,重視概念理解,加強基礎教學是一個非常有用的途徑。
以“因數和倍數”這部分知識內容為例,為了能夠讓學生認識因數和倍數,我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參與了一個拼圖活動,活動要求同桌兩人進行合作,把12個同樣大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并且用乘法算式把不同的擺法記錄下來,學生總結出幾種不同的擺法:12×1=12、1×12=12、6×2=12、2×6=12、4×3=12、3×4=12,隨后我組織學生自學教材,理解倍數和因數的意義,并根據剛才總結出來的幾個算式來說一說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并由此來強調因數和倍數的概念。
二、培養預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想要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那么就必須要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課堂教學的現狀當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很多學生在聽老師講課的時候會有些迷茫,可能剛開始還能夠跟著老師的思路進行思考和探究,再過一會兒就完全跟不上整體的步伐。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是相對比較陌生的。簡單來說,有些學生對新知識的時候接受程度和認知程度不高,因此就會出現學習困難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加強認知,提高接受程度。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促進學生在學習新內容之前對知識有一個大概的了解,這樣一來,在進行探索和研究的時候就會更有效率。
比如說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時,我組織學生從兩個部分預習。第一部分是自主學習,通過閱讀課本完成填空:(1)( )叫物體的體積;(2)常用的體積單位有( );(3)說說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規定,你能想象或比劃一下它們有多大嗎?第二部分需要學生合作完成,根據收集來的數據填空:長方體的體積正好等于( )×( )×( )的積;因為正方體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所以正方體的體積等于( )×( )×( )的積;長方體的體積=( ),用字母表示:( );正方體的體積=( ),用字母表示:( )。
三、鼓勵學生創新,培養發散思維
21世紀是一個創新的時代。在教學過程當中,我們也非常注重鼓勵學生創新,形成創新的精神和能力。眾所周知,數學是一種非常靈活的學科,雖然說很多數學問題只有一種答案,但是卻有很多種得到這個答案的過程和思路。解題過程靈活多變,能夠幫助學生發散自己的思維,逐漸形成創新創造能力。針對數學學科的這一特點,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解決問題,通過對學生進行一定程度的引導,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幫助學生找到更多的解題思路。這樣一來,能夠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的趣味性和魅力,同時也可以促進學生集思廣益,提高學生對解決數學問題的積極性。
如題:有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體恰好拼成了一個正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是30平方厘米,如果把這兩個長方體改拼成一個大長方體,那么大長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對于這個問題,我引導學生先進行自主思考,想出解題思路。過了幾分鐘之后,學生想出很多解題思路,例如,因為正方體有6個相等的面,所以每個面的面積是30÷6=5(平方厘米),拼成一個大長方體要減少一個面的面積,同時增加兩個面的面積,由此可求大長方體的表面積:30-30÷6+30÷6×2=30-5+10=35(平方厘米)。再如還可以這樣分析:因為拼成大長方體后,表面積先減少一個面的面積,同時又增加兩個面的面積,實際上增加了一個面的面積:30+30÷6=30+5=35(平方厘米)。
綜上所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方式和途徑有很多種。針對小學生來說,他們可能學習經驗和方法并不豐富,所以需要教師多方面的引導。相信在未來的教學過程當中,我們仍然能夠探索出更加適合學生的教學策略,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艷.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J].考試周刊, 2015(61).
[2]張艷華.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措施探析[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5).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