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智 王桂珍
摘 要: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留守兒童已經成為農村小學教育中的主要群體,針對留守兒童需要采取特殊的教育方式,使其身心健康成長。但是,由于家庭和社會等因素,導致留守兒童教育存在一些不足,需要進行糾正。故此,分析農村小規模學校極小班額中留守兒童教育策略,希望可以改善留守兒童教育效果。
關鍵詞:小規模學校;留守兒童;教育策略
教學的主要陣地在課堂,課堂上學生的各種行為,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針對目前小學生課堂管理出現的問題,我結合教學實際“小學生課堂自我管理能力培養與提高的有效途徑”的實踐,從教師、學生、家長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學校呈現小規?,F象,班級中學生的數量也在逐漸減少。在這些學生中還有一部分屬于留守兒童,而留守兒童的教育一直是我國教育部門、社會機構等關注的重點,尤其需要對農村小規模學校極小班額中的留守兒童要采取科學的教育措施,提高教育效果。
一、注意教育方法,引導留守兒童樹立正確的觀念
針對農村小規模學校極小班額中留守兒童的教育,關鍵在于培養其正確的觀念。留守兒童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都將直接影響其未來的發展,而作為這個特殊群體的教師,因留守兒童缺少父母的教育和關愛,就需要教師給予更多的關愛,并在培養其人生觀等方面遵循留守兒童的心理特點,制定科學的教育措施,引導留守兒童樹立正確的觀念。例如:當留守兒童遇到困難時,教師要注意對其進行鼓勵,提高留守兒童的信心,改善其自卑的心理。在對留守兒童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這是由于留守兒童的心理比較脆弱,承受能力不強,教師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多鼓勵、表揚學生,拉近學生與教師的距離,促使學生從喜歡教師到喜歡文化知識,樹立正確的觀念,逐漸減少留守兒童輟學情況。在極小班額中的留守兒童,因學生人數較少,教師的文化教學壓力相對較輕,但是教師需要肩負其父母的教育職責,因此,需要教師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
二、關愛留守兒童,使其積極且健康成長
農村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作為他們的教師需要付出更多的心力,在傳授文化知識的同時,還需要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性格形成等。農村留守兒童缺少父母的教育和關愛,大多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對留守兒童過于溺愛,導致這些兒童的日常行為比較驕縱,也會不由自主地以自我為中心,這樣的環境不利于留守兒童健康成長。作為他們的教師,此時需要承擔起教育他們的責任,盡量多與留守兒童交流,不僅在學習上關心留守兒童,還要在生活上關心他們,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改善他們的不良生活行為,并認識到學習重要意義,從而實現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尤其是農村小規模極小班額中的留守兒童,由于人數較少,教師可以結合自己的時間增加家訪次數,與留守兒童的監護人進行有效交流。例如:教師每個月家訪兩次,將留守兒童在校期間的表現反饋給監護人,并與監護人制定下一步的教育計劃,糾正留守兒童學習和生活上的不良行為,使其健康成長。
三、注意與家庭教育密切配合
對于農村小規模學校極小班額中的留守兒童,教師在對其進行教育時要注意與外出打工的父母進行有效溝通,使其了解兒童的成長;同時,還要注意與監護人的溝通,因為教師的教育主要針對留守兒童在校期間的教育和安全,在放學之后或是節假日,這段時間都是留守兒童自己支配,教師很難做到有效監管,只能通過與監護人溝通,在課余時間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管理,保證其人身安全。例如:個別的留守兒童欺騙教師和監護人,在教師這里請假,在監護人那說是上學,但實際上本人沒有在學校學習,也沒有在家中,逃學出去玩。因此,針對極小班額中留守兒童的教育,教師應與父母、監護人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
四、政府與社會應高度關注留守兒童教育
留守兒童的教育是教育事業中的重要組成,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工作內容,不僅需要教師的努力,還需要父母、社會共同配合、努力,共同為留守兒童營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氛圍,促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農村小規模學校極小班額中的留守兒童,教師在努力對其教育的同時,政府部門和社會機構也應結合極小班額留守兒童的特點,為教師提供幫助、與留守兒童的監護人或是父母進行溝通;同時,注意在社會上形成以監護人為主體的監護環境,而學校教育以教師為主體,政府部門則通過基層黨組織呵護留守兒童,促使監護人、教師和政府三方合力對留守兒童實施監護和教育。
農村小規模學校極小班額中留守兒童教育一直是教育的重要問題,而作為這一的特殊群體的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對學生的人格健康成長等付出更多的努力,幫助留守兒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引導學生正視自己的生活環境,并使其學會理解和包容,體諒父母的良苦用心,積極學習文化知識,做一個積極向上、健康樂觀的人,從而實現農村留守兒童更為長遠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宗明.農村學校留守兒童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革新,2013(10).
[2]王媛,李茵墀,王野然,姜雨男,梁宏宇.地方社會組織參與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可行性分析[J].管理觀察,2018(19).
[3]徐雪花.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幾點思考[J].甘肅教育,2018(16).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