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持續深化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方法和途徑的探索,嘗試在學生黨支部完成3個構建,即構建“線上測試+線下競賽”的學習機制、構建“校內結對+校外基地”的實踐機制、構建“內部考評+外部監督”的成長機制。結合兩微一端、思政第二課堂、學生黨員雙評等具體載體的創新深化來加強學生黨員對黨章、黨規,系列重要講話的學習和在實踐中做合格黨員。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兩學一做”;持續深化
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是面向全體黨員深化黨內教育的重要實踐,是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舉措。隨著“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持續推進,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作為黨員培養教育的基層組織,如何持續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形成長效機制,助力高職院校學生基層黨支部的建設,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保持學生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基礎在學,重點在做,只有學懂弄通才能在思想上、行為上做一個合格黨員。反觀現階段一些基層黨支部在思想上缺乏重視,在行動上不見成效,導致思想和言行都和合格黨員的標準相去甚遠。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學習內容碎片化
學生黨支部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視不夠,在思想上存在應付上級檢查的情況,對學習的內容缺乏整體的設計,沒有學習的計劃和目標。其次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認識不夠,對學習教育的重點把握不清,往往是遇到什么講話就一腦門的學什么,學習只是局限在信息的傳達上而少了內容的解讀等等,這些導致了學習內容出現碎片化的現象。學習內容碎片化也反映出上級黨組織沒有有效整合學習內容,形成學習資料匯編抑或是學習讀本等材料,可供基層黨組織開展日常的學習。
(二) 學習形式單一化
現階段學生黨支部的學習教育多以黨課、講座、固定學習日為主。首先這種單一的集中學習形式在組織上存在一定的困難。發展的要求是至少考察一年的時間,因此發展為黨員的基本上是高年級的學生。而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是學生在校時間為1.5~2年,所以發展為黨員的學生也正是處在即將實習或已經在實習的時期,所以很難做到經常性教育。其次這種單一的集中學習形式在成效上也很難監控。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很難保證每一位學生黨員都能認真學習和積極領會。再者理論知識的學習是枯燥乏味的,因此學習的興趣、學習的主動性就很難調動起來。
(三) 學習過程隨意化
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的書記多由輔導員或行政的老師兼任,而他們需要處理很多事務性的工作,沒有過多的時間對學習教育進行設計和安排。同時由于缺乏相關的專業背景,在學習和教育上也很難做到真正學懂弄通,難免會出現照本宣科的現象。學習教育的過程就是把文件讀一遍,把視頻播放一遍,缺少了內容的深刻解讀。一次集中學習往往幾分鐘就搞定,因此過程就顯得隨意化。
(四) 學習效果概念化
針對學習的效果多數學生黨支部存在缺乏檢驗的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想當然的覺得學習是有效的,個別學生黨支部甚至壓根忽視了對學習效果的檢驗,犯了經驗主義錯誤。在支部開展民主生活會上,在黨員發展會議上,呈現出一片向好的局面,沒有深刻的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正是由于學習效果的概念化導致了學生黨員學習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使得學習教育沒有真正地發揮作用。
二、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有效途徑
由于上述的一些“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要求,把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貫徹到位,落實到底。結合學生黨支部的實際工作,積極探索學習教育的有效途徑,實現在學習上不走過長,行動上積極作為。
(一) 充分利用黨課資源
“兩學一做”首先要在學習上下功夫,不斷學習、系統學習才是關鍵。學生黨支部的上級黨組織應該為各支部的學習教育制定計劃,匯編學習資料,建立黨課資源庫,共享學習教育成果。創新黨課開展的形式,以專題的形式積極探索微黨課的開發,把微黨課作為學習教育的重要途徑。制作相關黨課視頻,深化黨課的表現形式,讓更多的學生黨員便于學習、樂于學習、勤于學習。
(二) 有效借助網絡力量
基于互聯網的發展,除了黨課、黨會、講座等途徑的學習,更應該借助網絡的力量開展線上學習。充分借助互聯網的優勢來補充現階段學習形式上的不足,把互聯網作為學生黨員“理論武裝”的前沿陣地。如“共產黨員”“學習進行時”等一些公眾號就是很好的線上學習媒介。在學生支部建立相應的微信聯絡群、QQ聯絡群,學生黨支部博客等。同時依托分院微平臺開通相應黨建欄目,實時報道更新各學生黨支部的學習教育活動,形成一支部一特色的學習氛圍。探索線上學習的有效途徑,也能很好的激發學生黨員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學習效果等。
(三) 扎實推進陣地建設
通過學生黨員結對來幫助困難同學,學生黨員來源于學生,是學生群體中思想覺悟較高、專業學習較強,行為習慣較好的先進分子。在學生黨支部中建立黨員幫扶機制,通過幫助在學習、生活上困難的同學,發揮榜樣作用,促進班級學風、校園文化建設。建立學生黨支部校外實踐基地,加強學生黨員服務社會的能力,培養學生黨員奉獻、互助的意志品質。基地的建立可以改變以往流動性、不定性的志愿服務工作,有助于發揮學生黨員特長,做深黨員志愿服務工作,做出黨建品牌。陣地建設為學生黨員做合格黨員提供了有效的實踐平臺。
(四) 廣泛開展民主評議
建立學生黨員成長積分表,依據學生黨員學習能效、實踐能效、服務能效和內部評議設計具體指標來加強考核。加強黨員身份的公開,加強黨外民主評議,接受老師和普通同學的監督。依據考評和黨外民主評議來推薦評選各類優秀和先進榮譽。廣泛開展民主評議可以有效地督促學生黨員言行一致,做有實績,不走樣、不打折。
三、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長效機制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的持續深化應充分借助兩微一端、思政第二課堂、學生黨員雙評等有效的載體,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有效途徑為著力點,努力從學習的模式、實踐的模式和成長的模式三個維度展開構建,形成長效機制。
(一) “線上測試+線下競賽”的學習機制
建立學習的機制關鍵在于激發學習的興趣。把線上測試和線下競賽相結合,通過線上測試的便利性和廣泛性,能充分調動學生黨員的積極參與,同時把學的扎實的學生黨員遴選出參加線下的競賽,進一步增強學習的有效性。線上測試和線下競賽也是對學習的效果進行檢驗,督促學生黨員自覺學習。
1. 線上測試
依托微信小程序,把“兩學一做”內容設計成若干題目,生成電子試卷,可以發送至每個學生黨員進行測試。線上測試還可以分專題、分時段持續開展,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測試的結果可以作為線下競賽的有效依據。
2. 線下競賽
組織“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知識競賽。以線上測試為基礎,匯總多次測試結果,初步選拔后組織現場競賽。組織現場競賽既可以激發學生黨員的學習熱情,同時也是宣傳黨的主張,普及黨的知識的有效途徑。
(二) “校內結對+校外基地”的實踐機制
建立實踐機制關鍵在于陣地建設。把校內結對和校外基地相結合,從學習、生活、工作等方面入手,為做合格黨員搭建實踐平臺。無論是校內結對還是校外基地都是持續建設的過程,是很好的實踐模式,可以深化和長效開展。
1. 校內結對
通過學生黨員之間的結對,促進學習,共同成長;通過學生黨員與入黨積極分子的結對,幫助入黨積極分子進一步認識黨,端正入黨動機,積極向黨組織靠攏;通過學生黨員與普通同學結對,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進性和模范性,宣傳黨的主張,樹立黨的形象。
2. 校外基地
在校外建立黨員志愿者服務基,同時黨員志愿者基地建設應該區別于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可以充分結合紅色基地的資源有效開展黨員志愿者服務工作。通過校外基地建設,在實踐中不斷強化和擴大黨支部的影響力。
(三) “內部考評+外部監督”的成長機制
建立成長機制關鍵在于批評與自我批評。把內部考評與外部監督相結合,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要求,設計學生黨員考評體系,同時加強黨員身份公開,接受同學的監督。要讓全體黨員在批評與自我批評中不斷提高,不斷進步,使爭做楷模成為一種習慣、一種常態和一種需要。
1. 內部考評
以黨員積分表建立相應的內部考評機制,從學習能力、榜樣示范、奉獻精神、服務成效等方面展開考核的內容設計。同時要結合學生黨員的要求細化每個指標的子菜單,賦以相應的分數進行考評。其次以專題組織生活會,按照個人自評、黨員互評、民主測評、組織評定的程序,對黨員進行民主評議。
2. 外部監督
做好學生黨員的信息公開,學生黨員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要敢于亮身份,有作為。打通信息反饋渠道,階段性的開展學生黨員的群眾基礎調查,有效掌握學生黨員做的實際,做的實效。
四、 結語
本文是在筆者所在學校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相關調查和實踐中所形成的,雖然在學生黨支部建立了相應的學習機制、實踐機制和成長機制,同時也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長效機制的建立應充分考慮現階段學生黨支部工作開展的實際,充分結合所在黨組織“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存在的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同時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實踐也永無止境,因此“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長效機制不應該是僵化不變的,而應該是一個與時俱進、不斷發展的過程,需要廣大中共黨員以一種生生不息的進取精神不斷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方案[N].人民日報,2012-02-29(06).
[2]丁勝.高校黨支部“兩學一做”實踐創新與成效——以電子與信息技術系黨支部為例[J].正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3).
[3]祁輝.基于網絡視角下的高職學生黨員“兩學一做”存在的問題分析[J].高教論壇,2016(2):116.
[4]劉夢.論構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長效機制[J].現代交際,2016(10):442.
[5]劉峰.新形勢下構建高校基層黨組織“兩學一做”長效機制研究[J].黑河學院學報,2017(5):5.
[6]鄧晗,張輔松.“兩學一做”視域下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思考[J].科技創業,2016(10):24.
[7]劉瑩.基于微信平臺下的黨建營地實踐研究[J].文化天地,2017(2).
作者簡介:
張丹,浙江省杭州市,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