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要求學校要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讓學生輕松快樂的學習文化知識。但是,初中生學習難度逐漸增大,尤其數學這門學科學起來更是繁雜難懂。所以這就要求老師要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來提高學生的聽課質量和老師的授課效率,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措施;能力;興趣;效率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綜合性、邏輯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它滲透在我們的學習中。生活中、工作中。但同時,數學這門學科十分枯燥難懂,再加上一些老師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只懂得“填鴨式”教學,這使得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大大減退。而究竟怎么提升數學教學有效性呢?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從以下三方面展開了研討:
一、 運用小組合作模式,培養合作意識
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方式之一,老師可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組成學習小組,進行合作、交流、探索,最后一起解決問題,讓學生們在合作交流中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并且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
例如在學生們學習《全等三角形》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明白全等三角形相關問題,我讓學生們組成學習小組一起動手,在卡紙上畫一個三角形CBA剪下來,再說出三角形的三個角、三條邊和每個角的對邊,每個邊的對角,接著我又向他們提出了問題:如何再剪一個三角形EDF,使它與三角形CBA相等?兩個三角形是全等嗎?如果兩個三角形全等,任意擺放它們能重合嗎?聽了我提出的問題,學生們開始合作探究:他們首先比著三角形BAC再次剪了一個三角形EDF,之后讓他們一起通過觀察發現兩個三角形全等,再接著同學們開始合作交流,一起動手歸納得出:兩個全等三角形隨意擺放時不會重合,只有把相同的角和邊完全重合在一起才能完全重合。
可見,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讓學生們在合作學習中撞出思維的火花,增強他們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問題思考能力,進而鍛煉他們的合作能力,最終提升了初中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 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興趣
在科學技術發展迅猛的今天,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之中,那就是多媒體教學模式。多媒體技術集聲音、圖像、色彩為一體,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和生動有趣的情節把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變得有趣,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提高了數學教學有效性。
例如學生在學習《勾股定理》時,我就利用了多媒體技術。首先,我給學生們看了一張照片:數學家大會會徽的圖案,接著圖片上顯示這個圖案是我國漢代數學家趙爽在證明勾股定理時用到的,被稱為“趙爽弦圖”。我發現在同學們看了照片之后興趣大增,紛紛表示想知道勾股定理是什么?趙爽是怎么證明的?接著我給他們播放了一個關于趙爽證明勾股定理的歷史史料的PPT,讓他們進一步了解本節所學內容,通過PPT學生了解到早在周朝時期就有了“勾三、股四、弦五”的說法,最后學生們紛紛表示對勾股定理十分感興趣,想讓我趕緊教授本節課內容。
可見,老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上運用多媒體教學模式,將本節課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生動形象地向學生展示了出來,就這樣他們在學習數學知識時集中了注意力。重要的是,老師在教學上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進而達到數學有效性的目的。
三、 建立和諧課堂氣氛,提高學習效率
在社會不斷進步的今天,人們越來越倡導和諧社會。不光如此,在數學課堂上也需要和諧的氛圍,創建一個和諧的數學氛圍不僅能使學生提高數學效率,還能提高學生的整體數學素質,所以我們老師一定要因材施教,積極為學生建立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
在學習《軸對稱》這一課時,我戴了一個臉譜來上課,一進課堂學生就覺得驚訝極了,開始議論紛紛,猜測我為什么戴臉譜上課,還有的同學覺得很有趣,看得目不轉睛。而我趁著這活躍、放松的課堂氣氛,走到學生們中間跟他們說:“同學們仔細觀察我戴的臉譜,左臉和右臉有什么特點嗎?每個同學都可以發言,大膽一點說出自己的想法!”受到我的鼓舞,學生們開始踴躍地回答:“沒什么不一樣的地方,特點就是完美!”,還有的同學說:“我覺得不是,左右臉是完全相同的恰恰彰顯了臉譜具有對稱性的特點。”這時我摘下面具笑著說:“同學們回答的都非常棒,你們太聰明了,這就是我們本節數學課學習的知識《軸對稱》”。
由此我們不難發現,民主、融洽、輕松的師生關系是和諧的課堂氛圍的前提,所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老師一定要常常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常常鼓勵和支持學生,讓學生敢于發出疑問,表達自己的觀點,如此一來學生才會愛上學習數學,最后達到一個提高數學學習效率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人才競爭愈來愈激烈的當今社會,我們老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巧妙地運用科學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努力建立和諧的課堂氛圍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唯其如此,我們的初中數學課堂才能煥發出生機,我們才能實現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邱玉霞.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措施研究[J].新課程(中),2018(01).
[2]何海松.試論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措施[J].新課程(中學),2018(01).
作者簡介:
陳春添,福建省莆田市,福建省莆田青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