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用航空是民用航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公益事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國的通用航空在近年來呈現出快速發展勢頭,為國家建設和社會服務等作出了重大貢獻。國家和自治區對于重點國有林區發展通用航空均有支持方向,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處于經濟轉型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會同步奔小康的關鍵時期,發展通用航空,建設通用航空機場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重點國有林區 ;發展通用航空 ; 初探
1. 相關基本概念
通用航空是指使用航空器從事公共航空運輸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動,包括從事工業、農業、林業和建筑業的作業飛行以及衛生、搶險救災、氣象探測、海洋監測、科學實驗、教育訓練、文化體育等方面的飛行活動[1],可以理解為,除航空公司定期航空運輸以外的民用航空飛行均屬通用航空。
通航機場是指為從事工業、農業、林業、漁業和建筑業等行業的作業飛行,以及醫療衛生、搶險救災、氣象探測、海洋監測、科學實驗、教育訓練、文化體育等飛行活動和公務飛行、包機(出租)飛行、空中游覽等經營性載人飛行活動的民用航空器提供起飛、降落等服務的機場。主要用于固定翼飛機、直升機進行通用航空作業和短途旅客運輸等飛行活動[2]。
2. 林區發展通用航空的必要性
2.1符合自治區通航整體規劃設計
內蒙古自治區承擔了呼倫貝爾國家首個拓展通用航空服務試點工作,呼倫貝爾根河通用航空短途運輸已于2011年9月實現了首航試飛。按照自治區通用航空發展目標,“十三五”期間要形成通用航空產業發展雛形,積極構建形成以海拉爾機場為中心的東北部通用機場群。林區按照適度超前、合理布局的要求,充分利用地域、資源和環境優勢,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科學合理布點,完全契合自治區設計藍圖,也必將助推自治區通用航空事業的發展。
2.2強化林區生態保護建設的需要
林區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戰略,按照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的要求,掛斧停鋸,全力由木材生產為主向生態保護為主轉變,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地處自治區東北部邊疆,生態環境保護良好,森林資源保存完整。森林航空消防手段具有快速、高效并且受地理空間限制較少等優勢,拓展通用航空服務森林防火的深度和廣度,合理增加機場建設數量、科學配備作業飛機、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對于保護國家森林資源和生態安全都十分重要。
2.3加快林區經濟轉型發展的需要
目前林區正處于全面深化國有林區改革、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林區通航機場的規劃布局和發展建設,有助于緩解林區通行不暢的現狀,同步形成整個呼倫貝爾地區協同發展的立體綜合交通運輸網,相關產業的進駐也必將加速所在地的新型城鎮化進程。同時,對于深入落實習總書記“把祖國北部邊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的指示精神,大大促進以全域旅游和四季旅游拉動林區以及周邊地區的經濟增長,加快轉型步伐,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其意義重大而深遠。
3.需共同探討的問題
3.1建設機場路徑
如果從重點考慮生態保護為先,筆者分析林區建設通用航空機場有這樣幾種路徑:一是參照滿歸機場模式,獲得國家林業局批復航空護林站建設項目后申請擴建,爭取國家、自治區和呼倫貝爾市民航專項補助資金支持,建設期約5-7年。二是先爭取航空護林站建設項目,建成后再考慮通用航空機場擴建事宜。三是一步到位,直接申請建設通用航空機場。以上路徑的建設程序有二:一是航空護林站建設。申報航空護林站新建項目,根據國家林業局《2017年林業固定資產投資建設項目申報指南》,申報森林航空消防系統項目,要求以航空護林站為建設單位組織項目,并需提供機構編制;建設用地;民航、軍隊或機場管理部門同意機場使用的文件;北方航空護林總站意見。從機場建設的時間周期來看,需盡早研究確定新建航空護林站機構編制并配備人員,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要件辦理和申報,爭取獲得項目批復和資金支持。二是通用航空機場建設,可參閱《呼倫貝爾市通用機場建設及使用許可管理指南》。
3.2機構編制設置
3.2.1航站機構編制
根據國家林業局批準于2014年12月施行的《森林航空消防工程建設標準》(以下簡稱《建設標準》),航空護林站是實施森林航空消防任務,負責航站和森林航空消防機場建設及管理的單位。按建設內容和使用功能分為全功能航站和依托航站。根據保護生態和建設任務的需要,林區應建設“全功能航站”,即由林業部門獨立建設和管理,建設內容包括航站和森林航空消防機場兩部分,是既承擔森林航空消防任務又提供飛行保障任務的航站。按照《全國森林防火規劃(2016—2025年)》規劃航站和《建設標準》,林-Ⅲ類全功能航站應配備43人,即:管理2人、航護10人、航管及場務15人、保衛4人、行政后勤12人;林-直Ⅰ類全功能航站應配備31人,即:管理2人、航護10人、航管及場務9人、保衛3人、行政后勤7人。根據開展工作的需要,應配備熟悉相關專業知識及具有業務管理經驗人員,以便更快更好地推動前期工作。
3.2.2通航機場機構編制
通航機場的機構編制設置根據機場的運營模式而定。一是林區組建通用航空公司,自主運營,需要人員編制約為32人。具體機構設置如下:
二是委托相關專業公司運營,無需考慮機構編制設置問題。
3.3建設規模及資金來源
根據生態保護建設任務和航站開展業務的需要,參照《建設標準》,林-Ⅲ類全功能航站總占地面積不應小于31.1公頃,林-直Ⅰ類全功能航站占地面積不應小于8.8公頃。根據擴建通航機場的需要,占地面積為140公頃左右,在規劃選址時應考慮地塊預留。航空護林站建設按照森林防火規劃預算,每個航站投資約在2000萬左右。通用航空機場建設總投資估算7000萬,可爭取國家、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民航發展專項基金,按最高資金爭取額度為5000萬元,可以考慮通過多種方式、多方籌集來解決其他資金來源問題。
3.4機場運營模式
對于森林航空消防機場來說,完全由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以下簡稱“管理局”)下屬的航空護林站負責管理和運行,執行森林航空消防等生態保護任務和提供飛行保障任務。對于建成的通用航空機場來說,產權歸管理局所有。一是管理局組建航空公司自己管理運營。二是委托專業公司運營。三是林業和屬地政府共用機場,由政府委托相關專業公司運營。
為了滿足生態保護和建設及旅游發展需求,打造林區通用航空機場群,筆者認為,要結合實際科學合理地規劃布局,協調考慮建設航空護林站和通用航空機場,以便下步爭取納入各級相關規劃、政策資金的爭取更加明確和有所側重。對于直接建設通航機場,建設過程中須考慮滿足森林航空消防建設和使用標準,建成后能執行航站所承擔的森林航空消防任務。在建設資金的籌措上,鼓勵企業和個人投資林區通用航空業,可以考慮通過申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建設,組建林區通用航空公司運營,促進通用航空事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2016.11.7修正版
[2]《民航華北地區通用機場建設管理辦法(試行)(修訂版)》,2014.4.1
[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38號),2016.5.23
[4]《全國森林防火規劃(2016—2025年)》,2016.12.19
[5]《森林航空消防工程建設標準》,2014.12.1
[6]《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內政辦發[2016]155號),2016.10.27
[7]《內蒙古自治區“十三五”時期通用航空發展規劃》,2017.1.18
[8]《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林業發展“十三五”規劃》,2017.5
作者簡介:
段永清,1982年出生,男,漢族,內蒙古赤峰市人,研究生學歷,森林防火工程師,現研究方向:林業生態保護和建設類項目規劃和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