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梅
摘 要:數學與生活之間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是針對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借助數字形式來進行分析與解決的學科。因此,對于小學數學教師來說,要在課堂中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元素結合在一起,以此來引導學生挖掘出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元素,從而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的效果?;诖耍槍πW數學教學中生活元素的運用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元素;應用分析
數學知識是來源于日常生活的,與生活之間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通過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抽象事物,借助數字的形式進行歸納,從而形成文本理論。但是通過調查可以看出,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著教學效果不理想的問題,這樣也就使得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不高。因此,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就要做好調整工作,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一、小學數學生活化的重要性
為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一些教師在教學中也開始主動融入生活元素,以此來幫助學生理解好數學知識。但是受到這一階段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不足的影響,學生想要理解好理論知識是存在一定困難的。加之學生的形象思維相對比較發達,所以教師就要融入生活元素,如卡通形象或是圖片圖形等,以此來讓學生從日常生活入手,掌握好新知識,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由于小學數學知識本身就是生活化的內容,所以就可以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這樣才能展現出其實用性。對于學生來說,在學習好課程知識后,也可以實現學以致用,在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時,也可以在實踐中得到有效的鍛煉。
二、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生活元素
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生活元素,不僅可以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將所學習到的知識結合在一起,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生活化的課堂教學中,學生也可以在學習中主動思考生活中的哪些內容可以運用數學知識。通過長期的學習與思考,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如,在學習速度與距離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從生活實際入手,以此來幫助學生解決數學問題。同時教師也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以此來引導學生明確速度之間的區別所在。學生掌握好這些知識后,不僅可以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是輕松的,同時也可以主動找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培養創新能力。
三、使課外作業實現生活化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可以在課堂中開展生活化教學,同時也可以從課外作業上來進行生活化教學。由于這一階段的學生在思維上是比較活躍的,可以有效地進行觀察與發現,所以教師就可以利用好學生的這一特點,在課外作業中布置相應的生活知識,以此來鍛煉學生運用所學習到的知識,培養學生的探索與創新意識。如,在學習平均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布置題目,讓學生掌握一定數目的家庭采購物品價格,然后通過計算得出平均價格。在這種題目的影響下,學生的解題思路也是比較活躍的,如可以通過逛超市等來進行計算??梢哉f這種教學引導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通過自身的直觀體驗與感受,明確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在學生完成課外作業的過程中也可以受到數學知識的影響,從而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
四、在生活中發現存在的數學知識
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就要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掌握好課程中的知識點。但是也應當明確,學習就是要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不僅要從教師的課堂教學入手,同時也要讓學生主動發現課堂外所存在的數學知識,這樣才能促使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從而實現主動學習的目標。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在教學設計與作業上融入生活元素,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并借助自身所學習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梢哉f數學是一門生活化的學科,可以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通過不斷的探索與研究,以此來掌握所學習到的知識。所以在實踐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嘗試不同的方式,提高學習的效果。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設計出與數學知識相關的題目,以平均數為例,在學習過這一知識后,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主動從生活入手,找出可以利用這一知識的環節。在問題的指導下,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同時也可以讓學生主動找出存在的數學知識。如測試一家人的平均身高等,由于是生活中的問題,所以也就可以促使學生主動進行思考,通過不斷的挖掘與研究,發現學習的樂趣與價值。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主動融入生活元素,以此來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認識到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可以促使學生主動挖掘生活中的數學內容,從而提高學習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冬梅.關于生活元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5(2):46.
[2]胡禮梅.對生活元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求知導刊,2015(16):107.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