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孝先
摘 要:口語交際能力是語言運用藝術中最好的體現,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培養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還能幫助小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就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有效策略談一些思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教學現狀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要求,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小學生口語基本交際能力的訓練,培養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具有待人處事、表達應對、溝通情感、傾聽與說話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和諧、文明地育人,進行愉快、輕松的交流以及人際社會交往。因此,小學語文老師要重視口語交際教學,全面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一、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
(一)語文老師重視程度不夠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那些在考試中會考到的知識和技能的教學,譬如,相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對于“說”方面的能力有所忽視,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經常讓學生多聽、多看、多寫、少說話。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養和提高[1]。
(二)學生自身存在的心理障礙
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環境,同時對學生自身的心理和性格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有些學生性格比較內向,不善于與人交流,或者和陌生人一說話就會臉紅;有些學生由于家庭經濟或者學習成績等各方面的原因,存在自卑心理,不好意思和別人多說話;還有些學生,自尊心非常強,怕回答問題出錯,受到老師的責備或者其他同學的嘲笑。這些障礙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三)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比較薄弱
小學生自制能力比較弱,大多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總是被老師推著走。由于課后作業大多數都是書面作業,很少有關于“說”方面的作業,導致學生在這方面的鍛煉還遠遠不夠,大多數學生只是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就行。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對事情表達不清、表達重復、說話前后矛盾、不規范、不想說、不敢說等諸多問題。
二、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創設趣味性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說話興趣
良好的教學氛圍可以大大優化教學效果,語文老師在口語教學中,不僅要注重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選用,還要注重教學氛圍的創設,讓學生在寬松、民主、愉悅的氛圍中有開口說話的興趣和欲望,為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2]。
例如,在這個學期剛開始的時候,筆者讓學生以寒假生活為主題寫一篇作文。在寫作文之前,筆者組織了一次寒假生活漫談會。一開始的時候,學生都并不愿意去說,于是筆者帶頭說了自己在寒假中遇到的幾件趣事,學生一邊聽著一邊笑著,好幾個學生開始蠢蠢欲動,想要說出自己的見聞。筆者抓住時機,找幾個平時在班上表現非常活潑的學生先說,這幾個學生有的說自己在春節與媽媽包餃子的故事,也有的說自己在春節和爸爸貼春聯的故事。在講到有趣的地方時,學生們不時發出陣陣笑聲,這場寒假生活漫談會非常順利,所有的學生都說了幾件生活趣事,口語表達能力在這個過程中都得到有效的訓練。
(二)深入挖掘教材內容,提高學生的說話技巧
小學語文課文一般都具有很強的故事性,語文老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課文中學到的詞句和自己的話語,將課文內容有條理地敘述出來。這種類型的訓練,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和記憶,還能刺激和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其次,通過對小學語文課文的研究可以發現,小學語文課文中的情節一般是由幾個角色或者幾個任務共同組成的,比如,《狐假虎威》《狼和小羊》等。語文老師可以抓住這一點,開展話劇表演、角色表演等各種形式的活動,對學生的口才進行鍛煉,從而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狐假虎威》的角色表演過程中,一個學生扮演老虎,一個學生扮演狐貍,指導學生表演出狐貍的狡猾,并且表現出狐貍和老虎互動的趣味,讓學生體會狐假虎威這個故事的內在含義。
(三)建立系統的評價機制,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語文老師在實施教學評價的時候,不僅要重視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更要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學習需求等各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提高評價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引導學生有的放矢地加以改正和完善,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綜上所述,口語交際能力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老師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重視口語交際教學,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最佳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趙紅梅.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反思[J].課程教育研究,2017(8):34-35.
[2]康秋端.巧練口語交際,讓學生能說會說[J].學子(理論版),2017(9):54-55.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