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春
摘 要: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往往是相互聯系的,在學習和生活中除要求學生具備強健的身體素質之外,還應注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意志力就是學生心理素質的主要組成部分,且意志力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占據重要地位,意志力的培養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且這種素質能夠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過程中進行培養。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對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是近年來小學教學中施行的一個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體育;意志品質;培養方法
意志品質對學生來說無論是在學業上還是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同時意志品質的培養渠道也是多方面的。在素質教育的倡導下,學校和教師應該轉變僅以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為重要目的的教學模式和觀念,而是要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的培養。體育教學本身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而在其教學過程中老師不難發現涉及一個堅持的問題。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滲透意志品質的培養不僅能夠使學生在體育鍛煉中養成積極自覺的品質,還能將這種意志品質遷移到其他學習和生活中去。
一、體育教學中滲透意志力培養的必要性
體質培養是小學體育教育的主要教學目標,但是對小學階段的學生體育教學來講,這并不是全部的教學目標,因為小學生心性不定,在面對新奇的事物時總是充滿好奇,而一旦接觸過后,其積極性很快就容易消退,且意識不到該事物的重要性。體育教學本身是娛樂性較強的課程,無論是教學方式還是教學內容,都很容易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但是長時間的體育運動又容易導致學生積極性減退、倦怠心理的出現。那么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意志品質教學就顯得尤為必要。
二、體育教學中小學生意志力培養途徑
(一)體育教學中滲透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是在進行體育教學之前十分有必要進行的一種前沿式教育,無論學生是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是在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首先學生需要明確的是學習的目的,體育教學的目的是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其次是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消除個別學生在體育鍛煉中難以克服的困難;最后就是新生代肩負著祖國的希望,是生命的延續,因此,他們的健康成長,不僅與個人、與家庭,還與整個國家都息息相關。
例如,在進行耐力訓練的時候,教師首先應該向學生講解關于該項運動的好處:耐力訓練能夠增強學生體魄和抵抗力;并分析學生在運動中會遇到的困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許會感覺乏味和體力不支;并制定克服計劃:比如通過一些趣味性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從而讓學生堅持學習,這樣下來,學生的意志品質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培養。
(二)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堅韌意志
堅韌的意志對于小學生約束自身起著積極作用,首先是對于學生的體育鍛煉、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方面,學生通過克服體育鍛煉中的阻力來提升自己面對困難和挫折時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這種品質還能夠遷移到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多設計一些能夠磨煉學生堅韌意志的體育運動項目,例如攀巖、跳高、跑酷和球類比賽運動等,這些項目的共同點是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但是在完成之后又很容易使人收獲很大的成就感。且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體育活動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收獲體育運動帶來的樂趣,還能有效克服自身的一些消極心理,從而實現鍛煉學生意志品質的目的。
(三)加強自我學習和認知能力培養
自我學習能力的養成需要很大的意志力作為支撐,意志力也是促使學生自我學習的關鍵性因素,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十分被動,而被動的學習狀態不適合學生創新創造能力的培養,這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是不利的,當下社會急需的是具備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因此,自我學習和認知能力對于學生來說十分重要。而意志力的培養能有效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天或者一周的運動量,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方式去完成,并通過結合先進的電子信息技術來檢驗學生的鍛煉成果,例如記步裝備。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有目標要求,能夠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鍛煉,這不僅是對學生意志力的考驗,更是對其自主學習和認知能力的檢驗。
總而言之,小學體育教學關系著學生的身體健康,是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新課標對小學體育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需不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也要通過體育鍛煉,對學生的心理以及其他品質進行綜合性訓練和提高,以實現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志軍.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的培養[J].學周刊(教育教學),2016(3):83.
[2]彭根嶺.淺談在小學體育教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意志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4(1):152.
編輯 趙飛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