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青
摘 要:本文首先介紹了微課的定義;然后介紹了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制作《流暢英語口語教程2》(第2版)視頻微課程群的設計制作理念、過程和成果;最后介紹了應用微課程群的實際情況、學生的反饋、對微課教學的建議,希望能給廣大教師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獨立學院;微課;大學英語;應用
《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指出:大學英語應大力推進最新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融合,繼續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在外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大學英語教師要與時俱進,跟上新技術發展,不斷提高使用信息技術的意識、知識和能力,在具體的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過程中,融入并合理使用信息技術元素。其中,微課就是重要的一環,本文介紹了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微課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真實反饋。
一、微課的定義
張一春(2016:I)對于微課的定義是:“微課”是指為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經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流媒體的形式展示的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也可以簡單地說,“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微課“位微不卑、課微不小、步微不慢、效微不薄”,微課體現的是以學生認知學習和知識建構為主線的全新的教學設計和資源建設,是自主學習、混合學習、翻轉課堂等教學理念的實際應用。微課不是簡單的教學資源形式的更替,而是傳統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的創新。通過不斷的微學習,從而獲得大道理,小微課可以撬動教學的大變革。
二、微課群的設計制作
(一)理論基礎:主體間性外語教學模式
王永祥(2014:240)認為,在外語課堂里,應該營造對話性的氛圍,應該搭建交流情感和溝通思想的平臺,應該將構成教學系統的各要素置于主體之間去考察,應該建立一種主體間性外語教學模式。所謂主體間性教學模式,就是由教師主導的、由多交互主體協同參與的、平等對話的、多元融合的和動態多變的課堂模式。
(二)設計制作過程
從2015年6月開始,組建微課開發團隊,然后進行微課選題,教學設計,課件制作,視頻錄制,后期加工,審核校對等一系列過程。
(三)微課制作成果
選取的教材為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流暢英語口語教程》(第二冊),全書共12個單元,每個單元選取2個知識點,每個知識點講授5分鐘左右,共制作24個微課視頻,分別為:Greetings;How to Read Numbers;Talking about Friendship;Injuries& Advi;Howto Detect Micro-expressions;Family Tree;Qualities of an Ideal Partner;The Secrets of a Successful Relationship;Invitation;Las Fallas of Valencia;Party;Dining Expressions;Different Attitudes to Time;Writing a Letter of Job Application;Job;E-mail Writing;The Differences of Men and Women;Film Genres;Music Genres;The Rolling Stones;If I Were…;How to Practice Cell phone Etiquette;Impression;Interview Dressing
三、微課在獨立學院大學英語課堂上的應用
(一)微課在獨立學院大學英語課堂上的應用過程
筆者在教學實際過程中,有時會在課堂上直接播放微課視頻,然后布置一定的任務,讓學生當場完成,或者課后完成。有時會讓學生課后認真觀看微課。看完視頻之后,教師在課堂上組織各種各樣活動,或者布置豐富的課后作業和任務,比如說:角色扮演、讀書筆記、聽寫、復述、小組討論、兩人對話、寫作、分析、辯論、朗讀、背誦等等。
(二)案例分析
案例1:Rolling Stones滾石樂隊
教學內容:6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the Rolling Stones;
教學對象:大一學生;
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著名搖滾樂隊滾石樂隊的一些基本事實,并以此為模板,介紹一個歌手或者樂隊。
1.微課設計
微課分為四個部分:開場白;分別介紹6個事實;總結回顧6個事實;布置作業。總時長7分29秒。
2.微課教學
課前準備:把微課視頻發給學生,要求每個學生至少看過一遍,并且做好筆記,記錄下關于樂隊的六個事實,并且完成微課里布置的任務。
課堂教學(2課時):首先,檢查學生是否記住了六個事實,然后讓學生討論對于這樣一支活躍在樂壇五十多年的常青樂隊的感受。接著,讓學生介紹一支成名已久而且還在舞臺上活躍的中國的樂隊或者歌手,學生制作了PPT并上臺展示。最后,教師使用學生自評表、小組互評表與教師評價表,進行自我評價、同伴評價和教師評價,認可、表揚他們的優點,同時指出問題所在,以便展示者改正問題。
案例2:Injuries & Advice受傷和提供建議
教學內容:Injuries & Advice;
教學對象:大一學生;
教學目標:幫助學生理解如何表達受傷或者疼痛,以及如何給別人提供有用的建議。
1.微課設計
微課分為五個部分:開場白;講解一些表達受傷或者疼痛的句型;講解如何給別人提供有用、合適的建議,并提供一些常用的表達方式;總結受傷或者疼痛的表達方式以及如何給別人提建議的句型結構;布置作業。總時長6分40秒。endprint
2.微課教學
課前準備:把微課事先發送給學生,要求學生至少觀看2遍,掌握常用的詞匯、句型結構。并完成布置的兩個作業。課堂教學(2課時):首先是復習檢查學生課前自主學習情況,復習、鞏固完成任務必須掌握的語言知識,讓學生復述視頻中的關鍵知識點,如重點詞匯和句型結構。然后,讓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兩兩配對,編寫對話,進行角色扮演,一人抱怨自己受了傷,或者身體的哪個部位疼痛,另外一人表示同情和安慰,并提出建議幫前者緩解疼痛或者治療毛病。
四、學生對于微課的反饋
為了了解學生的真實反饋,筆者設計了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對象均為筆者所教的非英語專業的大二學生,所學專業包括:法學、國貿、財管等,年齡在19-21歲。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作為輔助研究手段,以獲取學生對微課教學更為詳盡的信息和資料。問卷調查涉及到微課以及微課教學等內容,發送調查問卷160份,最后收回有效問卷140份。除此之外,為進一步了解學生在這些問題方面的個人觀點,在征求個人同意的情況下,從接受問卷調查的50名學生中選擇了部分學生進行訪談。以下是從問卷調查和訪談中獲取的真實信息。
(一)是否喜歡這些微課視頻
91.7%的學生喜歡這些微課視頻,他們認為“這些視頻都與所學知識密切相關,既學到了知識,也活躍了課堂氣氛”;有的認為“很多視頻很勵志”。
(二)學生對于微課視頻如何評價
“趣味性較好,讓我們對英語產生興趣,經常能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視頻有長有短,長度適當,不會讓我們感到疲憊;大多數比較容易懂,有一些內容比較難理解,但可以理解大意,很有意義,感染力強;與課本的關切度較高;真實性強。”
(三)微課應該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后播放
1.課堂上播放微課視頻
97%的學生普遍喜歡在課堂上觀看視頻,認為“這樣不僅有氛圍,而且還有老師給我們講解語法知識點”“老師能夠帶領、督促和引導,講解重點,及時解答疑惑,讓我更有積極性。和同學可以一起討論,集思廣益”“提高我們看視頻的效率和質量,專心認真地觀看完整視頻,不容易走神,投入性更高;更有趣,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可以最大限度的當場考驗自己的英文水平。”
當然,他們也發現課堂時間有限,所以課堂上播放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一般只放一遍,時間不充分,沒有時間去思考句子的含義,有地方不懂就直接過去了,沒法看很多遍,仔細動腦思考鉆研”“有些視頻里的語速很快,來不及理解,沒有中文字幕或者甚至沒有英文字幕”“在教室里嘈雜聲太大”“有不少生詞,聽不太懂”“心理負擔重,總擔心跟不上教師和同學的節奏”。
2.課后播放微課視頻
學生認為,課后觀看微課視頻的好處有:時間充裕,可以看很多遍,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復觀看,對于其中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可以重復播放,不懂的可以暫停查詢;反復聽,練習聽力理解能力;可以自由選擇觀看時間;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自己動腦鉆研,理解主題更透徹,鞏固回顧課上學習的知識,能結合自身水平來積累新的知識,提高總結歸納能力。
同時,他們也都承認,課后觀看微課視頻存在著不少困難:有些地方會難以理解,看不懂,不知道重點,看過就算了;語速太快,來不及反應;總會忘記任務,需要人提醒;不能一次性完整的看完,或者無法找到合適的時間去觀看,經常被其他私事牽扯不想認真;自己看會覺得枯燥,不專心,注意力不集中,分心很嚴重,看不下去,因為少了引導和督促;太多不認識的單詞和詞組;觀看沒有重點;缺乏毅力,沒有耐心,看的時間過長就會放棄。
(四)布置相關任務和作業對于觀看視頻有什么影響
當教師“布置了與微課視頻相關的學習任務或者作業”時,62.5%的學生會在課后觀看微課視頻,因為“考慮到老師可能會檢查作業,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不希望自己的課后作業比別人差,大家都認真,自己肯定會帶著壓力,而壓力會轉化為動力;這是嚴格要求自己的表現;能夠帶著問題觀看,有助于課堂上的學習更順暢”。37.5%的學生表示“沒有認真觀看”,因為“在課后,一般自己靜不下心來仔細觀看視頻”;或者因為“其他作業很多”。
當教師“沒有布置與微課視頻相關的學習任務或者作業”時,37.5%的學生會在課后觀看微課視頻,因為“有充足的時間,觀看這類視頻對英語學習有好處,能對本單元內容有更深了解,擴充自己的知識,便于對知識的理解與吸收。”54%的學生表示“不會看”或者“不會認真觀看”。因為“沒有壓力;自制力不夠強,然后環境也有影響;單獨的觀看視頻沒有重點,不知道到究竟觀看什么;語速太快,沒有耐心;做別的作業”。8%的學生則表示“如果自己認為重要或者感興趣的或者喜歡的,就會認真觀看;認為不重要或者沒時間的話,就不會,因為看或者不看,都可以由自己決定。”
五、對于微課英語教學的建議
(一)合理安排微課播放時間
根據教學的需要,微課可以安排在課前,也可以安排在課內,這種應用模式的重要特點是學生學習微課發生在教師講授或組織問題探究前,即“先學后教”。在學生學習微課后,安排適當的預設任務,以獲取學習對微課內容的掌握程度,為教師的后續教學決策提供反饋信息(蘇小兵,2014:98)。
根據調查問卷,所有學生都喜歡在課堂上和同學們一起觀看微課。那么針對“時間有限,聽不懂,沒時間思考”的問題,可以再把微課視頻發放給學生,供學生課后反復觀看,查缺補漏,夯實知識點。
(二)必須設計合理的相關活動、任務和作業
根據調查問卷,教師如果布置作業、任務,62.5%的學生會認真觀看微課影響很大,而如果不布置,那么只有37.5%的學生會認真觀看。所以,教師一定要根據課本單元主題、微課知識點設計并布置合理的相關任務。當然任務形式可以豐富多樣:復述、回答問題、寫作文、角色扮演等,讓學生看視頻時有的放矢,有重點。endprint
(三)提供文本資料
一些視頻中的知識點比較難以理解,教師可以在觀看前或者觀看后提供視頻的文本資料給學生,讓他們能夠充分理解視頻內容,并在此基礎上完成各項任務。
(四)補充網絡微課資源
教師自制的微課資源還是比較有限的,所以,教師應該積極關注各種最新的電影、電視、紀錄片、演講等資料,并應用于英語教學,讓學生體會最新最潮的英語,與時俱進,提高他們運用英語的興趣。
(五)安排學伴共同學習
不管是在課堂上還是課后觀看微課,還是完成各項任務,學生都需要有同學一起商量、交流,所以,給每個學生安排一個學伴一起學習,有疑問可以互相商量,有困難可以互相打氣,在學習過程中互相監督、彼此鼓勵、共同討論、一同進步。
(六)提高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微課教學需要學生有較強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教師可以在新生入學時先做課程介紹,讓學生明白課程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式與評價方式,明白轉變學習方式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莫兼學,2015:155)。觀看微課學習只是一種方法而已,通過這一教學行為,培養學生自己通過閱讀、視頻學習、使用英語的習慣,養成自學的能力,在任何階段,都可以自己查詢、搜索、研究、消化吸收、歸納整合資料、并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表達清楚。
將微課融合于大學英語的教學中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因為微課有著明顯的優勢。同時,也需要教師在英語課堂中,營造對話性的氛圍,搭建交流情感和溝通思想的平臺,將構成教學系統的各要素置于主體之間去考察學生。教師和學生必須齊心協力,充分利用好這種形式,讓微課英語教學發揮巨大的潛力和威力,提高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使用英語的興趣和動力,改善英語教學,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大學英語教學指南》[R].2016.
[2]莫兼學,劉婷,謝華麗.以輸出為驅動的高職公共英語微課教學.《湖南科技學院學報》[J],2015(3):153-155.
[3]蘇小兵,管玨琪,錢冬明,祝智庭.微課概念辨析及其教學應用研究.《中國電化教育》[N],2014(7):97-98.
[4]王永祥.《外語教學課堂話語對話性研究——主體間性外語教學課堂話語模式的構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張一春.《精品微課設計與開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