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成玉
摘 要:21世紀的教育已經進入了一個全面改革的時代,新課程改革也取得了很大地進步,然而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在物理教學方面,擺在我們面前的主要難題突出表現為如何運用問題情境創設這一教學方法,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及提高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本文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三條解決策略,希望能為高中物理問題情境教學的進步和發展做出一些貢獻,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實用型人才。
關鍵詞:高中物理;問題情境;策略
眾所周知,高中物理對于高中生來說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是培養高中生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基礎,因此,高中物理教師要積極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如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與此同時,還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教學手段,借助豐富的教學實踐,來總結出更符合高中生實際學習情況的教學方法,積極采用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來充分調動高中生的積極性,從而為進一步學習物理打好基礎。
一、以舊帶新,創設有效地問題情境
所謂以舊帶新,就是指高中物理教師要充分調動高中生已經掌握的物理知識和運用物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復習鞏固舊知識來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提出疑問,從而引出新知識。因此,教師在進行備課時,就要發現新舊知識之間的練習,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來幫助學生理解和學習抽象的物理知識,此外,在進行實際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帶領學生對學過的舊知識系統性地回顧一下,喚醒學生們的記憶力,幫助學生發現這些知識之間的聯系,通過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讓學生明白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從而獲得新知識,構建知識框架體系,為進一步學習抽象的物理知識打好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學習“電路”這一節知識時,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是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教師可以利用提問題的方式初步了解一下學生對上節課有關“電路”的基礎知識,包括基本概念、公式,然后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適度調整自己的教學進度。根據舊知識來創設能引出新知識的問題情境,鞏固舊知識的同時還可以引出新知識,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這對提高課堂效率非常有效。
二、觀察生活,創設實際生活問題情境
任何形式的藝術都是源于生活,抽象的物理知識更是不例外。高中生在學習物理時遇見的最大、最普遍的問題都是很抽象的物理定理和原理,從而導致缺乏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積極性,難以發揮課堂效率。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物理是一門與實際生活聯系非常緊密的學科,教師要鼓勵學生關心生活,注意生活中出現的現象,如電燈、電扇的運作方式,根據生活的情況創造符合實際生活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結合所學的物理知識來分析生活中出現的物理現象,引導學生積極探索,自己動手,發現其中的奧秘。借助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和深化所學的抽象知識,實現知識向能力轉化的目的,真正讓學生熟練掌握運用物理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例如在學習“摩擦力”這一節知識時,“摩擦力”在生活中是經常出現的,這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一些圖片,如懸磁浮列車、光滑地面與不光滑地面以及自行車的車轱轆等,然后根據這些圖片提出問題“為什么懸磁浮立車的速度非常快?為什么人們在不光滑的地面上不容易摔倒?為什么自行車的車轱轆上有很多花紋?”讓學生大膽回答,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三、增加趣味性,創設趣味性問題情境
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是決定是否能取得很好效果的關鍵因素,這對抽象枯燥的物理教學來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創設充滿趣味性的問題情境,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以一種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實際學習中去,發揮自主學習的有效性。除此之外,增加課堂活動的形式也是增加課堂趣味性的重要手段,教師針對某一問題來創設頗具趣味性的問題情境,首先將學生根據實際學習情況分為幾個小組,然后再分別展示自己的討論結果,最后由教師做出點評。這一過程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集思廣益,查漏補缺,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發出疑問,這對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這一節知識,教師可以先給學生介紹這一知識的由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創設趣味性的問題情境,組織學生分組來研究和學習這一知識的具體內容,發揮學生們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同時也是高考中的一大重點和難點,對此,教師和學生應該保持極大的關注。所謂問題情境創設是指教師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以舊帶新來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并且還要引導學生留心生活,把生活中出現的物理現象帶到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實現理論向能力轉化的目的。同時還要注意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創設趣味性的問題情境,從而培養學生的積極性,為進一步學習物理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劉麗華.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研究[J].學周刊,2016,(27):137-138.
[2]楊恩紅.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分析[J].品牌,2015,(04):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