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引導學生增強應用意識,注重在生活和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學習語文,在廣泛的實踐中提高語言應用的能力”,是《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對《語言文字應用》選修課程的要求。本文通過探討高中語文“語言文字應用”(選修)的有效教學,希望能切實改進語言文字的實際教學工作。
關鍵詞:高中語文;選修;語言文字應用;有效教學
《語言文字應用》是選修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部分課程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語言文字的實際運用能力,發展個性特征和創新思維。選修課程雖已開設十余年,但具體實踐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對選修課程進行有效教學探究十分重要。
一、 教學現狀分析
近年來,《語言文字應用》選修課程雖然越來越受重視,但教師在教學的處理與把握、教學內容的取舍、教學方式及學生的選擇上等存在一定問題。例如,選修課程在教學目標上沒有獨特的作用和意義;教學內容功利化,以高考應試為主,忽略語文素養的培養;課程的評價主要是單一考試形式;學生選擇權缺失等。分析《語言文字應用》課程教學現狀的不足,有利于探究有效的教學策略。
二、 教材內容分析
高中語文選修課程在教學內容、教學時間和教學方式等方面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因此要對教材內容認真分析。教材的編排從簡到難符合認知規律,分為六課:走進漢語的世界,千言萬語總關“音”,神奇的漢語,詞語萬花筒,言之有“理”,最后是語言的藝術。每課包括:引子、課堂活動、工具箱、小試身手四個欄目。引子主要是創設情景,提出問題。課堂活動則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內容,發現問題,尋找規律。工具箱是對知識的梳理和補充延伸,以此形成體系。小試身手引導學生運用所學,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其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教材內容豐富,實踐性較強。
三、 探究實現有效教學
孫亞玲教授認為:“有效教學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規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活動。”由此可見,有效教學看重于教學效率、效益及效果,其中教學效益是核心。要實現《語言文字應用》選修課程的教學效率、效益、效果,應關注以下四個方面:
(一) 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指導著整個教學過程。合理設置教學目標,首先要符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課程標準指出:“高中語文選修課程是在必修課程基礎上的拓展與提高,有的側重于實際應用,有的著眼于鑒賞陶冶,有的旨在引導探索研究。”《語言文字應用》選修課程則側重于提高語言文字的實際應用,注重培養學生的思考探究能力及應用實踐能力。其次要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個體差異。最后要依賴于教師的教學能力,根據自身的特長來設置可操作性的教學目標。總之,在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時要以新課標為準則,以學生的個性興趣為出發點,以教師的特長為基礎,選取最佳的選修課程目標。
(二) 確定最優化的教學內容
優化高中語文《語言文字應用》課程的教學內容,能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確定內容時要做到:首先,選修課程的內容在必修課程的基礎上對學生學習有進一步的拓展與提高。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認知結構在必修課程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應用能力。其次,考慮學生實際需求,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選取恰當的教學內容。最后,難易適中,并遵循可接受原則,以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同時,要發揮教師個人長處,創造性地處理教材內容,兼顧教與學兩方面的可能及需求。
(三) 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基礎。溫儒敏教授說過:“選修課應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課堂上不主張老師多講,而主張把更多空間讓給學生,不能把選修當作必修的延伸,不宜套用必修課的教法去應對選修課。”高中語文選修課的教學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教師應依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選擇與之相適并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要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研讀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調查學生實際特點,根據已設置的教學目標、學生實際情況、教師的自身素養等,靈活篩選教學方法;二是考查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學生認知程度、課時情況、教學環境條件等因素,確定教學方法。
(四) 實施適用的教學評價方式
教學評價是根據教學目標對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實際狀況作出的科學判斷。教學評價能夠促進教師改進教學、幫助學校和家長了解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科學的教學評價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新課標指出:“選修課的評價尤其要突破一味追求刻板劃一的傳統評價模式,努力探索新的評價方式來促進目標的達成。”不同的教學評價方式具有各自的特點及適用的條件范圍。因此,教師要充分了解各種評價方式,靈活多樣地選擇實施,借以提高評價效率。
教師要根據具體教學內容選擇適用的評價考核方式,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將教學評價應用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不把考試作為檢測學生學習效果的唯一標準。《語言文字應用》選修課程的教學評價除了考試之外,還可以運用成長記錄檔案、日常學習情況報告、匯報表演、作品展示等其他方式。實施適用的教學評價方式,能保證《語言文字應用》選修課程的教與學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語言文字應用》在高中語文選修課程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其有效教學的實現,任重而道遠,值得我們進行深入探研。
參考文獻:
[1] 李鏜.人教版“語言文字應用”課本的解讀與使用[J].中學語文教學,2007,12:44-49.
[2] 孫亞玲.課堂教學有效性標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16-17.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8.
[4] 溫儒敏.扎實穩妥推進課程改革[J].語文建設,2006(5).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2.
作者簡介:于曉麗,吉林省琿春市,吉林省琿春市第一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