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新課程改革以來,有效教學理念引起了我國教育界的廣泛關注,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進步與發展。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兼顧工具性與基礎性,信息技術教師應滲透人文關懷,積極整合教學資源,從而提升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對信息技術課程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應傳授信息技術知識,而且要提升小學生的信息素養。信息技術課程是我國義務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構成模塊,信息教師應積極創設高效課堂,從而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求。
一、 當前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面臨的困境
當前很多教師注重情境導入環節,在具體應用時過于注重細節,導致前期教學占用很多時間,使得后期課程難以有序完成。某些教師創設的情景缺乏有序性,使教學內容較為繁雜,常常使小學生產生厭學心理;由于信息技術課程的實踐性較強,教師在復習舊知識時占用了很多時間,不利于新知識點的講解與分析,難以達到教學目標。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為教學結構不完善或者學生對舊知識的掌握程度不高等,教師未將新舊知識點有效聯系,而使復習內容的選擇存在盲目性,導致復習課程失去有效性;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涵蓋很多軟件操作內容,不同的工具存在的用途與內涵具有差異性,一旦信息技術教師講解過程缺乏透徹性后,會增加小學生的學習負擔。在現代化教育背景下,雖然我國教育部強調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但是某些信息技術教師教學理念較為落后,僅注重理論知識的傳輸,而忽略了培養小學生的實踐能力,降低了課程教學效率。
二、 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1. 突破教學重難點,引導小學生積極思考
為了確保教師能高效利用教材,教師應構建完善的教材知識框架,同時深入分析重難點知識。教師還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知識基礎、實踐能力等特征,結合教材內容設置對應的教學模式。譬如在“文件和文件夾的基礎操作”課程中,“如何利用文件夾管理文件”屬于本課難點知識,不需要全部同學掌握,但是對于課程中的重點知識而言,必須確保全班同學掌握。教師的設計組織能力直接關系到教學效率,因教師在實施教學任務中必須突出設計過程、實施過程,可以在教學中設置下列環節:演示講解、模仿練習、小組探究等。譬如在《認識Word軟件》一課中,“熟記Word軟件窗口各組成部分的名稱”知識點具有一定的難度性。小學生由于認知體系不完善,實踐經驗不豐富,同時難以理解較為抽象的知識點。教師應通過演示課件來向學生耐心講解Word軟件的編輯窗口,引導學生上機實踐來掌握啟動與關閉Word軟件的方法。該教學模式能使知識點由抽象化轉化為具象化,提升學生對Word軟件窗口的認知水平,從而培養學生善于總結的好習慣。又如在“直線工具”一課中,教學目標為下列幾點:運用“直線”工具畫出直線、設置直線的粗細樣式、能運用Shift鍵畫出特定角度直線。教師不應對其一一講解,避免小學生對教師產生依賴心理,而且不利于培養小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教師應向學生講解前兩項較為簡單的直線畫法,隨后引導學生嘗試最后一項工具畫法。當課程結束后,教師還應對本課知識點進行總結歸納,加深小學生的記憶能力,不僅達到了基礎的課程技能教授目標,而且增加了信息技術課程的趣味性。
2. 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小學生的學習欲望
課件演示法是信息技術教師常用的教學模式。不同于普通教室,網絡機房空間相對較廣,為了確保每位學生能收看演示畫面,教師需要定期運用廣播軟件。某些小學硬件設施不完善,包括計算機數量不夠、未聯網等,教師可以采用投影的方式來實現演示任務,投影儀能實現快速移動、突出局部等操作,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現代化教學環境中,教學界涌入了越來越多的教學方法,要求信息技術教師將“解決實際問題”放在教學核心地位。由于多數小學生缺乏扎實的技術基礎,同時學習到的操作技能較多,具有一定的繁雜性與難度性,因此為了確保小學生掌握這些技能,計算機教師應引入生活元素,使小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點運用于實際生活中,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而非單純地模仿與記憶。該教學策略有助于激發小學生的探索欲望,在拓展小學生視野的基礎上培養其發散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
3. 運用自主探究教學法,提升小學生的實踐水平
為了確保自主探究法的有效性,教師應將探究重點放在下列幾個方面:通過探究活動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運用探究策略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小學生通過經歷探究過程來深入理解科學本質。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術教師在指導探究活動時,應多關注學生探究的本質內容,包括科學探究法、學習思維等。由于小學生的個性特征、學習能力具有差異性,教師應提出不同的要求。譬如在第九課:家具設計師——“矩形”與“圓角矩形”工具課程中,教師可以提前布置教學任務,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探究“圓角矩形”的畫法,使小學生在探索各個按鈕的過程中體會到探索的樂趣。
三、 結語
構建有效課堂是現代化教學中的重要教學模式,在現代化教育理念下,信息技術教師應積極完善教學體系,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使小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具備豐富的計算機操作經驗,最終提升信息技術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劉國慶.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神州,2017(17).
[2]樊勇.巧用教學手段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J].情感讀本,2017(14):62-62.
作者簡介:
顧洪萍,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市白云區廣外附屬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