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課因“主題突出,針對性強,制作技術簡單,使用靈活方便”得到廣大一線教師的關注,日益成為一種新的教學資源。高中歷史教學中微課的運用,有利于突破知識盲點、方便學生自主學習;優化歷史教學結構,促進教學改革;也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微課的高效運用,設計是關鍵,需將教師之“教”和學生之“學”有機結合。本文以作者的實踐為例,試就微課的設計策略做初步探討,以求教于方家。
關鍵詞:微課;高中歷史教學;設計策略
微課,因主題突出、指向明確、短小精悍、使用方便而備受矚目。近幾年,國內微課的研究有所發展,但大部分教師對微課仍停留在觀念認識層面,制作微課多用于比賽而非課堂教學,使其偏離了課堂教學實際,未起到建設高效課堂、引領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目前,高中歷史微課研究僅僅處于起步階段,課例不夠豐富。所以,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有效運用微課,更好的服務學生,仍需更加深入的探討。
微課的高效運用,設計是關鍵,需將教師之“教”和學生之“學”有機結合,設計過程中需注意與傳統教學的搭配,合理把握“度”,適應學生的認知特點。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歷史學科“借鑒歷史、資治育人,服務現實、創造明天”的教育功能。就作者的親身實踐來說,微課設計應遵循以下策略:
一、 選題要準確,深度需挖掘
選題是微課設計最關鍵的一環,恰當的選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運用微課,是為解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或疑點,達到教學資源分享,為師生解惑,啟發教學的目的。故而在選題上,一要針對性強,切入口小,盡量選擇熱門的考點、難點,適合多媒體表達,講述性較強、適合加入豐富的圖形圖像的內容;二要實用性強,能夠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真正起到為學生服務的目的;三要主題性強,如:必修一第七課《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可分為英國君主立憲制建立的背景、英國君主立憲制完善的過程以及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和作用等幾個小問題,形成一個體系。在時間上,以3-5分鐘為佳,超過6分鐘,人們觀看視頻就感覺有些冗長。
微課選點小,時間短,但不一定淺顯,相反,集中優勢“兵力”進行點狀打擊,應該深度更大。所以,教師要善于挖掘微課的深度,講清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形成完整的知識鏈,也可挖掘與其他知識點的關聯和影響,復習課中,特別是講解試題的微課,應適當進行分類、歸納,總結規律和方法,注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真正去探究歷史,尊重歷史,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二、 設計要規范,結構要完整
成功的設計應該是井然有序、循序漸進的,一節完整的微課,除了微視頻外,還應有微課件、微教案、微練習、微反思、微點評及微反饋等內容。這樣,學生能夠根據任務單的指導來觀看視頻、討論、練習。因此,每個視頻需配置2-4個習題,以選擇題為主并提供答案,難度適當,有層次性。
設計微課時,結構需完整,除呈現內容外,還應有簡明扼要的微課標題、作者及單位、學科學段、章節及教材。目前,大部分教師采用錄屏軟件+PPT課件和解說的方式錄制微課,大部分微課視頻沒有字幕。作者在教學中曾嘗試過微課教學,課前在學生QQ群里上傳微課視頻,學生觀后反映,視頻無字幕,教師聲音小,且普通話不標準,會影響他們聽課的興趣和質量。故而,設計微課時,運用字幕方式補充不易說清楚的部分,字幕只需呈現關鍵詞語,起到幫助學生理解,提高教學效率的作用。
三、 語言要精練,畫面要清晰
標準的普通話,精練的語言,清晰的邏輯和畫面是微課所應具備的。由于微課屬于預先錄制的視頻,對語言的組織要求更高,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首先要做到避免語言的重復,不穿插與知識點無關的內容。其次,語言要通俗易懂,富有情感,語調需抑揚頓挫,保持適當的語速,需學生認真思考的地方可適當放慢語速,留給其思考時間。再次,應盡可能的追求畫面和聲音的高清晰度,力求避免多余的雜音,滿足學習者的高品質追求。
四、 凸顯學生主體地位,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微課,以服務學生為主,為其高效自主學習而設計制作,故而,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教學知識對學生的實用性和發展性。設計微課時,學生雖不在現場,但教師需心中裝有學生,以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有些教學環節也要假設在學生已完成的狀態下進行。
在教學中制作和運用微課,還能夠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教師不再是主宰者,而是引領者,學生不再是被動的學,而是積極的學習和思考。教師錄制或下載的微課,可通過學生QQ群上傳,引導學生觀看和思考,師生可以通過微信和QQ的方式交流,將課堂從課內延伸至課外,使學生能夠利用碎片時間學習。新課改的潮流也將推動教師轉變觀念,轉換教學思路,適應新形勢的變化,從而逐步形成平等、民主、尊重和互助的新型師生關系。
總之,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資源,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若能得到恰當的運用,將能夠幫助學生理清重難點知識,提高學習效率,亦能提升教師教學效率和水平,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實現分層教學,進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但是,微課只能作為教學的輔助資源而不能取代課堂教學,更不能代替傳統的課堂及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還應加強對學生的監督和引導。
參考文獻:
[1]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1-63.
[2]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0-12.
[3]胡鐵生.中小學微課建設與應用難點問題透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5-18.
[4]鐘顯添.“微課”教學的策略研究[J].教學月刊·中學版,2013(7):45-46.
作者簡介:
封婷,甘肅省定西市,定西市安定區東方紅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