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微課是在信息化背景下產生的。微課憑借其具有較強的針對性、精細和微小的優勢,廣泛地應用于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利用微課,能夠進一步拓展課堂教學容量,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本文結合中學數學教學現狀,分析如何有效將微課教學模式應用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在教學實踐中,應該積極構建合理教學情境,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教師引導作用,開展注重精講多練,指導學習技巧,通過實踐教學,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關鍵詞:微課;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
在數學學習中,部分中學生對于單純知識點的講解感到非常枯燥,已經很難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但隨著微課堂教學的逐步引入,一股新的活力注入中學數學課堂中,使得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升,從而全方位的發展了中學生的綜合數學素質。本文根據微課和中學數學教學特點,從以下五個方面談談如何利用微課構建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
一、 發揮微課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優勢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育模式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經過實踐檢驗,微課教學具有較大的優勢。微課是針對某個教學環節或者知識點,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借助于視頻這個載體,遵循新課標要求所開展的一種教和學的活動。隨著信息技術的日臻成熟,在中學初中數學課堂中,我們已經開始了應用微課進行教學。微課對拓展課堂教學容量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微課以視頻為載體,視頻具有變化性強、覆蓋范圍較廣、趣味性較強等特點。而課堂教學視頻其特點是講授精煉、契合主題、容量小,所以,我們便將微課制作成幾分鐘的短視頻,只將課堂上重點的知識點進行著重講解,從而抓住學生注意力,進一步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
二、 利用微課有效營造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首先,在中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性。教師通過微課制作出豐富且富有趣味的學習內容,不斷激發學生潛力,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讓他們在更加寬松的學習環境中學習。另外,還應該進一步優化師生關系,使得中學生的被動學習狀態得到改善,主動變為“我要學”的狀態。
其次,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激發課堂教學活力,將全新的學習體驗帶給學生。結合中學數學教學的特點,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微課優勢,通過合理的教學情境構建來保證學生具有濃厚的興趣,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保證微課在課堂教學中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為了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教師可創設妙趣橫生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視頻,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設計微課情境時,首先要搭建有層次的小問題,通過問題引領,引發學生深層次思考。
同時,利用輔助性小問題時引領難度較大的問題。在關鍵處教師可提示學生將視頻暫停,先對問題獨立思考,在通過視頻進行驗證。最后,將滲透啟發式教學法運用在課堂上,在分析題意和講解問題轉化的過程中,通過提示語的靈活運用,引領學生思維活動。
三、 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利用微課突破教學重難點
首先,為了改變初中數學教學現狀,教師可利用微課教學,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初中數學課程中,有一些晦澀抽象的數學知識,學生不容易建立空間概念。而利用微課教學動靜結合,視頻展示,通過形象生動的演示,能將難點和重點突破,使教學效果達到事半功倍。
其次,教師應選擇適合的教學內容。在設計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微課素材不宜選擇那些具有較高難點,且對學生產生重重障礙的題目。
最后,教師在講解教學內容時,應側重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以及學生容易感到困惑的學習技能和某個知識點,著重講解典型題型。教師為了將教學重點或突破難點進行突出,可以將重難點問題制作成微視頻,時間為5到8分鐘,教師應對解題方法和某一個知識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促進學生對于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更加直觀的理解。例如,教師在講解“一次函數與正比例函數的圖象間的關系”教學中,可通過多媒體的運用,利用幾何畫板,將k相同的兩種函數(y=3x,y=3x-2)圖象和將k相同、b不同時的一次函數(y=3x-2,y=3x+2)圖象向學生展示,通過對拖動正比例函數以及不同函數圖象的位置的觀察,可將抽象和復雜的問題具體化和簡單化,由此將教學難點突破。
四、 微課制作體現學生個體差異,提升學生學習技巧
首先,考慮到中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認知水平,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將趣味性內容加入其中,通過精講多練的思路,不斷挖掘中學生潛力,并培養其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此,教師應該積極利用信息技術優勢,為中學生的自由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初中數學的概念具有較大的記憶量,非常繁雜。為了幫助學生記憶,促進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概念,教師在每節課上課前,利用微課,讓學生集中復習前面講到的概念和知識點,對自身的數學知識體系進行構建。在微課視頻中,融入相關的數學概念、知識點,讓學生在反復觀看過程中,加深記憶和理解,以形成正確的數學思路。通過微課教學模式,能夠將知識結構圖以及具體的解題步驟在微課課件中進行清晰展示并詳細講解,通過積極引導,鼓勵中學生進行歸納總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的自主實踐學習過程。
其次,教師還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利用微課,講解一些經典題型和重點題型,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立足于自身的邏輯思考能力和了解能力,根據實際情況,通過反復觀看,對經典例題和知識原理更好地掌握,并在此基礎上,學會一定的解題技巧。
五、 通過微課堂合理組織數學實踐,真正實現學以致用
數學課程,融理論與實踐為一體,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理論性。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則不能層層深入,不能讓學生很好地掌握相關知識。結合新課改相關要求,中學數學教師應該主動參與教學實踐活動,通過微課堂和豐富的課堂教學活動來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實現中學生能主動運用相關知識點。在此過程中,中學生不僅能掌握必要的學習技巧,還能進一步體會到學習樂趣。比如,在進行“位置與方向”的教學中,通過學習,應該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情境以及生活經驗,掌握相關的位置方向的知識點。在具體的教學中,通過微課視頻來介紹我國古代進行方向辨認的經過,了解到人們通過樹木的年輪、太陽、指南針等進行方向的辨別,能保證學生對于方向有著初步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帶領中學生去操場上進行游戲,目的就是進行找方向的練習。將學生分為四人一組,在操場上進行東、南、西、北方向的辨認,同時,還提示學生進行四個方位的建筑分布情況。然后,帶領學生回到教室,讓大家進行交流,引導學生按照地圖方式,重新繼續整理相關記錄,完成方向示意圖的繪制。
綜上所述,中學數學教學中的微課模式具有積極的作用,它保證了中學生具有較強的課堂參與積極性,還提升他們數學學習興趣,不僅有效地擴展了他們的知識面,還能進一步鍛煉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另外,我們應該認識到微課教學的輔助地位,結合實際教學來合理選擇微課應用情況,通過具有科學性、啟發性的微課課件來提升中學生的綜合數學素質,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莉.淺談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09).
[2]杜雪.小議初中數學教學中電子白板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3).
[3]周海燕,羅德忠.初中數學教具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3).
[4]薛魁龍.初中數學教學與多媒體技術整合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3).
[5]馬源.多媒體的運用突破初中數學教學難點體會[J].科技資訊,2017(23).
作者簡介:
楊德輝,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永興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