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技工院校學生實行軍隊化的管理,對于一部分技工院校的學生和老師來說,應該不算陌生,這種管理模式在一些技工院校也收到了良好的成效,這一管理模式的實行,需要有較為全面的基礎,即對學生的特點要有足夠的了解和把握,還要掌握好管理過程的“度”,不可發展為沒有任何空間的強制化管理,收效反而甚微。因此,本文基于現有的對技工院校學生實行的軍隊化管理模式,深入研究了這一模式的具體實施及其效果,從而給同行提供一定借鑒意義。
關鍵詞:技工院校;學生管理;軍隊化管理模式;方法探究
一、 對技工院校學生實行軍隊化管理的背景
我國的基本國情是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但是我國經濟的發展給社會帶來的改變是不容忽視的,雖然前些年的發展讓我國被冠以一個名稱:“世界工廠加工基地”,但是隨著近些年產業結構的轉型和經濟的飛速發展,對技工院校進行職業教育的定位也在隨之改變,已經變成了技工院校的教育要面向勞動力市場,但是是以企業為載體的,需要為國家培養的是具備高技能的專業化人才,而且服務的目標是國家的經濟自主性創新建設。
二、 技工院校學生軍隊化管理模式的分析
(一) 充分把握學生的個性特征,對其管理的對象要進行正確的分析
要想做好學生的管理工作,就需要做到“對癥下藥”,分析學生的特征。首先,技工院校學生的生源質量一般較普通本科院校差,而且近年來國家的政策逐漸放寬了學生的準入原則,這樣就加速了生源質量的下滑,一般多為高考失利的、中考失利的或者是中途輟學的,以及社會失業人士居多,所以種類的繁雜、年齡的差異等各方面的因素都造成了其生源質量的問題。其次,技工院校學生的年齡多數在14歲至20歲之間,處于青春期階段,叛逆心理強烈,躁動不安,思想不成熟,因此發生沖突的幾率大大增加。第三,技工院校嚴于律己、認真上進的學生少之又少,這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現實,大部分屬于基礎薄弱、經濟困難但又不服管束,甚至背景不干凈的學生,致使他們的心理上會產生自卑心理,而學歷的壓力對他們的影響就更為明顯,盡管國家在宣傳層面一再強調要注重實踐性和實用性,但是這種宣傳要想在社會上落實還需要較長的時期。因此,這里的學生普遍逆反,難以管理。第四,技工院校的學生部分存在懶散的狀態,遲到、曠課、早退是“家常便飯”,違紀現象時有發生,而且遇事喜歡感情用事,不去選擇合理的解決辦法,空泛地講究一些所謂的“江湖義氣”“行俠仗義”,群體事件的發生率也因此持續上升。
(二) 做好軍隊化管理不僅僅要停留于表面
實施軍隊化管理,在一些院校是收到成效的。這種手段雖然看似強硬,但是對于學生來說,未免不是一種約束其好好學習、成長為有用之才的有力制約,但是仍舊有改進的地方和細節,所以,以下將給予進一步探索。自古就有提倡“教化”一說,但是本文認為“教”和“化”的含義是不同的?!敖獭敝傅氖且罁鞣N年齡段的學生差異進行有計劃的指導,“化”指的則是給學生營造一種氛圍,利用現有的條件對學生實行心理上的感染和熏陶,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教育中感受其影響。
首先,對那些帶頭擾亂校園秩序的學生首先處理。抓重點一直是學生工作的主旨,因此也應該應用到這一方面,在整治校園秩序的過程中,對那些帶頭的學生之前的生活狀況、生活習俗等要多加以了解,掌握問題發生的根源所在,對個別學生嚴加管理。對于常見的打架事件,要將雙方隔離分開處理,一些事態或者情節嚴重的事件,必要時可開除學籍,并將其當做反面教材,在學生中進行批評教育,讓學生樹立憂患意識,知道是非美丑的判斷標準。由于技工院校的學生可能來自全國各地,因此大家會自發組織“同鄉會”,但是過分的行為好多都是從同鄉會延伸出來的,所以學校要堅決打擊這種組織活動,對于違反紀律的,要堅決開除。
其次,學校要重視學生工作的隊伍建設。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如果學校沒有一支富有震懾力的學生管理隊伍,學生工作的開展將會難上加難。因此,學院對這方面要格外重視,畢竟只有學校的校風逐漸樹立起來之后,學生的教育工作才好進一步落實。除了學院領導在這方面要有足夠的重視之外,父母也要配合學校的工作,配合學生處、教務處、政教處的所有在職教師,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學習、生活管理,建立有效的紀律和制度約束機制。
第三,一個技工院校的學生人數不會少于一個普通高中的人數,因此要組織學生成立自己的學生會團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特長和積極性,讓學生自己主動去化解內部矛盾,在一些特殊事件中,如果學生的能力沒辦法加以解決的時候,再由教師和家長出面,這樣可以激發他們的自我優越感和認同感,反而在一些方面會起到促進作用,當然,對其的管理還應該到位,不能肆意放權,結果適得其反。
第四,對個別學生要進行個別輔導,對于一些問題學生要實現情感教化的目的,或者一對一的導師制,導師的作用就是教化和培育,讓學生意識到美好未來的愿景,并能夠有信心將其實現,這種剛柔并濟的手段也不失為一種管理的方式。
三、 結束語
眾所周知,軍隊化的管理以嚴格著稱,應用在技工院校的學生身上,也同樣具有相同的教育意義,最終的目的就是實現學生穩定求知上進的心態的培養以及良好校風的塑造,使技工院校具備優良化的管理模式,改變社會上的一些成見,塑造學生良好的專業素養,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制力,從而立足于社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鞏顯芳.重質量效益,強管理實力,促內涵發展——以淄博市技師學院為例[J/OL].中國培訓,1-2.
[2]張佩敏.“互聯網+學生工作”的幾點思考——談淄博市技師學院學生軍隊化管理內涵式發展[J/OL].中國培訓,1-2.
[3]陳立剛.淺議技工院校學生軍隊化管理模式[J/OL].中國培訓,1-2.
[4]李晶.穩支架、巧填充,夯實學生軍隊化管理品牌基石——淄博市技師學院[J/OL].中國培訓,1-2.
作者簡介:
韋東柳,廣東省東莞市,廣東省東莞市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