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紅
【摘 要】目的:分析預見性護理對甲狀腺切除術后出血量的影響。方法:90例甲狀腺切除術患者,隨機分為常規組與預見性組,每組45例。常規組實施常規護理,預見性組實施預見性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術后出血量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兩組患者護理前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低于護理前,且預見性組患者的SAS、SDS評分低于常規組。結論:預見性護理的實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甲狀腺切除術后出血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且可提升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大力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 預見性護理;甲狀腺切除;術后出血量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7-193-01
甲狀腺疾病是臨床常見的疾病之一,發病人群中以女性多見,對于甲狀腺疾病,臨床常常采取甲狀腺切除術,但在為患者治療的過程中,由于甲狀腺切除術是侵襲性操作,對患者的身心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1]。加之甲狀腺生理位置的特殊性,周圍分布較多血管、神經,在接受甲狀腺切除術后,極易出現出血的現象,給患者造成心理負擔。臨床研究數據表明,若能對甲狀腺切除術的患者盡早進行預防性的護理措施,能有效地降低患者術后出血的狀況。本次研究選取了90名接受甲狀腺切除術的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預見性組的患者在采取預見性護理措施后,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臨床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90例甲狀腺切除術患者,納入標準:隨機將患者分為常規組與預見性組,每組45例。常規組男32例,女13例;年齡37~61歲,平均年齡(48.2±4.3)歲;腫塊直徑1.2~3.5cm,平均直徑(2.3±0.7)cm;腫塊部位:單側30例,雙側15例;手術類型:雙側甲狀腺近全切術4例,雙側甲狀腺次全切除術11例,單側甲狀腺近全切除術9例,單側甲狀腺次全切除術21例。預見性組男33例,女12例;年齡36~61歲,平均年齡(48.0±4.3)歲;腫塊直徑1.2~3.5cm,平均直徑(2.5±0.6)cm;腫塊部位:單側30例,雙側15例;手術類型:雙側甲狀腺近全切術4例,雙側甲狀腺次全切除術12例,單側甲狀腺近全切除術9例,單側甲狀腺次全切除術2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組實施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病情觀察等。預見性組實施預見性護理,主要如下。
體位護理:患者麻醉未蘇醒前去枕平臥,頭偏一側,確保呼吸順暢,麻醉蘇醒后,取半臥位,頭下墊軟枕,禁止頸部大幅度活動,低流量吸氧,心電監護,注意監測生命體征,胸部加壓包扎,提醒患者少說話,盡可能用非語言溝通。
咳嗽護理:術后給予超聲霧化稀釋痰液,幫助患者有效地排出痰液,提醒患者禁止用力咳嗽,以防出血。
飲食護理:術后患者因頸部出現腫脹、疼痛等癥狀,吞咽能力受阻,此時應減少吞咽疼痛,在術后6h無嘔吐者可進流食,預防頸部血管擴張,術后2d一般能進半流食,而后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逐漸恢復正常飲食,食物以清淡為主,禁辛辣、油膩食物[2]。
疼痛護理:根據患者對術后疼痛的認識,指導有效減輕疼痛的方法,定時幫助患者翻身、按摩等;有效轉移患者注意力、減輕切口疼痛程度,患者如有嚴重且無法忍受的疼痛時,給予藥物鎮痛。
心理護理:多與患者進行溝通,消除患者恐懼、煩躁等負面情緒,營造安靜、舒適的環境,讓患者能夠保持樂觀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提醒家屬多關心患者,幫助患者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傷口護理:術后仔細觀察患者傷口滲血、感染、呼吸困難等癥狀,一旦發現應及時處理直至緩解。
引流管護理:術后引流管從胸帶乳暈處開窗引流,接通負壓引流球,用安全別針固定邊緣,確保引流順暢,以防引流管彎曲、壓折,觀察引流液情況,術后3d撤管。
2 結果
兩組患者護理前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低于護理前,且預見性組患者的SAS、SDS評分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預見性組患者的術后出血量(122.6±50.4)ml少于常規組的(300.8±92.7)ml,護理滿意度評分(99.6±0.3)分高于常規組的(90.4±0.5)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預見性護理是一類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護理方式,其護理內容包含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如心理疏導、飲食指導、病情觀察以及應急預案制定等,護理期間針對可能存在的不安全隱患執行預先處理方案,能夠及早發現問題并解決危險因素,以此減少護理危險事件的發生[3]。
本研究對比分析了預見性護理與常規護理在甲狀腺切除術患者中的實施效果,結果顯示,預見性組患者護理后的SAS、SDS評分均低于常規組,說明預見性組患者的心理狀態優于常規組。說明預見性護理在甲狀腺切除術患者中的實施效果優于常規護理。
綜上所述,預見性護理的實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甲狀腺切除術后出血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且可提升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大力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翠萍.分析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5,25(9):179-180.
[2] 劉雅芹.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轉化醫學電子雜志,2016,3(10):83-84.
[3] 吳麗娟.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醫學信息,2015,28(37):16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