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一直是一項很重要的教學內容,并且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學生能夠通過閱讀來不斷積累和學習新的知識,并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們的文學修養,在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方面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并且鼓勵和指導學生進行拓展閱讀。針對小學語文拓展閱讀這一課題,進行了簡單的論述和探索,希望能夠對相關從業人員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拓展閱讀;策略
一、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內容
1.拓展閱讀內容
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語文教材是小學生進行語文閱讀的主要材料。但是單憑對小學語文教材的閱讀,根本無法保證小學六年的閱讀量。這就需要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教材的基礎上,積極幫助學生進行拓展閱讀,科學合理的將小學語文教材閱讀和拓展閱讀進行結合,不斷提高學生們的文化水平。
2.拓展閱讀空間
為了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合理地拓展閱讀空間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在這過程中,教師要把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拓展閱讀。在進行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開發和利用拓展閱讀資源,拓展深厚和廣博的閱讀空間。
3.拓展閱讀方式
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促進了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日益成熟,在小學語文的教學當中也越來越多地引入了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實際的拓展閱讀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開展多種多樣的閱讀活動,使用文字、圖片、音像等多種資料,豐富課堂內容,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興趣。
二、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方法
1.激發興趣培養習慣
在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因為只有對閱讀感興趣才能讓他們主動去閱讀,才能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才能真正發揮閱讀的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經常鼓勵學生們進行大量的閱讀,在學習課文的過程,給他們推薦一些與之相關的書籍,也可以經常給他們推薦一些合適的書籍。學生們在閱讀的過程中,開闊了自己的視野、了解到了更多以前從沒有接觸過的東西,就會讓他們增加閱讀的興趣,讓學生們真正愛上讀書,自己主動要求讀書。
2.要學生學會閱讀的方法,從而提高閱讀思考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拓展閱讀的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熱情,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感動學生,使他們能夠融入相應的情感當中。事實上,閱讀的時候要學會審美,要認識課外讀物的優美之處。教師采取合適的方法來幫助學生們提高審美熱情,積極引導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真正了解到所讀內容的含義。而現代的課外讀物多種多樣,老師和學生都面臨著選擇的問題,學習和閱讀的時間合理分配需要我們學會精讀和略讀。精讀其實就是將課外閱讀中的部分章節進行肢解分析,分成字、詞、意等,學生在熟讀文章之后,抽絲剝繭地對章節進行反復推敲。通過仔細的研究,從而最大程度地感受文章的思想內容。略讀是閱讀的策略,文章中總有重點,我們精讀重點,對一般的情節內容可以采用略讀的方法,了解故事片的大致內容就可以,甚至為了節省時間可以及完全忽略過去,這也是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的方法之一。
3.課外閱讀,豐富閱讀內容
學生們每讀一本書,就會增加更多的認識和感悟。提高學生們的閱讀量除了能夠開闊學生們的視野,還有助于陶冶學生們的情操。如果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重視培養學生的拓展閱讀興趣和能力,只讓他們學習語文教材,這樣會讓學生的視野局限在課本當中,無法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也很難認識到更多的東西,同時也不利于他們寫作水平的提高,嚴重影響了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展。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拓展閱讀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和能力,讓他們能夠主動地進行閱讀。同時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采取發散思維,對于課本上的知識要進行延伸,幫助學生擴大知識面,讓他們對課外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
4.建立各種學生閱讀交流平臺
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給學生建立多種多樣的閱讀交流平臺。讓學生能夠互相交流自己的閱讀書籍和閱讀感悟,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幫助他們養成優良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鼓勵學生對自己所讀內容進行復述和講解,這樣學生不但讀到了更多的書籍,還提高了表達能力,加深了自己對讀物的理解,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閱讀熱情。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閱讀習慣和能力的重要階段。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在小學階段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同時要閱讀教學過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詞匯量和寫作能力,給他們小學階段的學習增加更多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叢洪亮.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
[2]錢艷麗.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育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S1).
作者簡介:高素芬(1989—),女,漢族,籍貫江蘇連云港,本科,漢語言文學專業,主要從事小學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