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博+王永+賈彥麗
【摘要】通過分析建筑類高職畢業生就業總體情況和就業特征,以及對建筑企業人才需求情況調查與分析,研究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下對建筑類高職畢業生就業帶來的影響,從而針對高職院校和畢業生給出相應的對策,使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不斷提高,爭取實現由“好就業”向“就好業”的突破性轉變。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 高職畢業生 就業影響
一、引言
基于我國目前快速發展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建筑行業的發展任重道遠,建筑企業對高職畢業生的需求逐年都在增加,這給建筑類高職畢業生創造了良好的就業機會。而研究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建筑類高職畢業生就業問題,這將有助于我們了解建筑類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現狀、建筑企業的人才需求、高職畢業生的綜合素質情況等,從而進一步改善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幫助其實現良好就業;同時提升建筑類高職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培養水平,為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培養出優秀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最終進一步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并提供有益的建議和參考。
二、新型城鎮化進程對建筑類高職畢業生就業的影響
1.建筑類專業人才需求旺盛
近年來,在新型城鎮化引領下,房地產業、基礎設施工程、保障房建設等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其從業人員需求不斷擴大,建筑市場的主體如建筑施工企業、建筑咨詢機構、建筑監理公司、建筑設計單位等,均需要大量的高技能型人才。例如面向建筑施工企業的施工技術員、材料檢測員、現場安全員,面向監理公司的旁站監理員,面向建筑咨詢企業的項目管理員、造價預算員,以及面向設計單位的計算機設計繪圖員等。
《河南省住房城鄉建設人才發展中長期規劃(2010-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各類執業注冊人員的數量將達到15.2萬人。其中,監理工程師達到1.8萬人,一級建造師達到3萬人,二級建造師達到8萬人,注冊建筑師8000人,規劃師1000人,房地產估價師達到2000人,房地產經紀人達到3000人,物業管理師達到1萬人,基本形成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建設執業資格體系,進一步提高專業人才使用效能,使建設行業高級人才隊伍數量和素質大幅提高,以適應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的需要。因此,建筑類高職院校畢業的高技能型人才將迎來就業發展機遇。
2.對技能型應用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
隨著新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建筑企業對引進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企業需要有較強實踐技能的人才,來滿足工程項目的綜合素質要求,如項目可行性分析,項目規劃報建,現場施工管理,工程監理及預算等專業性技術工作。從目前用人企業的反饋情況來看,其招聘的畢業生大多要求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如對建筑類高職畢業生不僅要求工程施工技術要精通,還要有相關工程測量,工程預算及工程監理方面的知識儲備,能夠在施工技術現場應付復雜多變的工藝流程,要有較強的靈活性,分析協調能力,同時最好具備計算機網絡、辦公自動化等基本知識,這對當前建筑類高職院校培養出合格的畢業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新型城鎮化下院校應采取的對策
1.加強重點專業及其專業群建設
高職院校實施“精品+特色”的專業內涵發展戰略,按照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要求,完善教學體系和內容,構建以就業為導向,能力為本位的具有專業特色的課程體系;同時充分考慮我國建筑施工企業管理模式的變革和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的應用,制定切合實際的高技能應用人才培養方案;根據“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的原則構建理論教學體系;根據“營造現場氛圍,提高實踐能力”的原則,建立并優化實踐教學體系;根據“培養應用能力,滿足就業需求”的原則,探索產學研合作教育的途徑,最終形成工學結合特色鮮明、人才培養質量高、產業覆蓋面廣、行業認可度高的重點專業及其專業群。
2.加強校企合作機制建設
高職院校應在鞏固現有校企合作成果的基礎上,通過校企合作董事會,理順“訂單”人才培養中的管理關系,完善共育合作體系,深化校企辦學模式改革,將企業真實任務作為學生實訓項目,把學生學習過程變成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形成成熟的“產教一體、寓學于工”人才培養模式,實現院校與企業、專業與職業、學生與崗位的有效對接。學校在場地、設備、人力等資源、企業員工培訓及技術研發與服務等方面竭力支持企業發展;合作企業發揮在企業人才規劃、經費與設備支持、先進技術應用、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吸納學生就業、教師互聘互派等方面的優勢,強力支持學院辦學。校企雙方成為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利益共同體,最終實現學校、企業、行業的互利共贏。
3.加強師資隊伍培養機制建設
高職院校應高度重視專業教師隊伍綜合職業素養與教學能力特別是實踐操作教學方面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應通過培訓研修、企業鍛煉、經驗交流、技術研發等多種途徑,加強專業骨干教師的培養,切實提高教師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水平。通過校企合作打造專兼結合專業教學團隊,建立有效的團隊合作機制,促進校企之間教學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制度化;推進教學工作的老中青相結合,發揚傳、幫、帶作用,加強青年教師培養,形成一支理論功底深厚、實踐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服務建設行業發展、專兼結合的“雙師”結構教學團隊,為地方和行業培養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提供師資保障。
四、畢業生應采取的對策措施
1.轉變就業觀念,提升競爭力
隨著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建筑行業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不斷涌現,專業知識更新加速,就業崗位不停變化,就業者輪換的頻率也逐漸加快。因此,建筑類高職畢業生應當正確認識當前就業環境,根據就業市場實際需求樹立動態就業觀,靈活多變積極參與擇業的競爭,增強就業競爭意識,依靠高尚的職業道德、精湛的專業技能、熱情的工作態度和頑強的拼搏精神,來實現自己的事業夢想。
2.樹立正確職業意識,培養良好品格
當前各類企業都需要能深入到生產一線、建設一線的技能型應用人才,這不僅是企業發展的需要,也是職業技能人才成長和發揮才能的最佳途徑。知識和才能只有與生產實踐和工作實際緊密結合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對于高職畢業生,更要轉變就業觀念,發揚吃苦耐勞的精神,勇于深入建筑企業一線,在實踐中鍛煉成長自己,使自己“有業樂就”。
五、結束語
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加速城鎮化進程”,為未來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機遇,而該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大量具有較好綜合素質、較高專業技能的應用型人才的支持。因此,建筑類高職院校應加強專業群建設,深化教學改革,優化校企合作,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使畢業生“有業能就”;同時加強畢業生就業擇業指導,轉筆就業觀念,提升就業競爭力,使畢業生“有業樂就”,從而培養出能夠適應新型城鎮化進程,滿足社會需要、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建筑類專業高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宮照敏.實施人才培養與職業生涯規劃打造建筑類高職教育新格局[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5).
[2]龍小平.建筑類專業高職畢業生就業調查與思考[J].網絡財富,2010,(21).
[3]王振,黃雪飛.高職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的研究與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01) :83-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