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霞
摘 要:幼兒教育工作是一項需要耐心和愛心的工作,幼兒對于這個世界的認知往往是通過視覺完成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利用這一特點,使用合適的教學道具和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成長。
關鍵詞:幼兒教育;學習;教學道具
下周就是新的主題“春天真美麗”了,所以我在區域中添置了一些新的材料,在“聰明小屋”中添置了“小花排隊”的新材料,并介紹了材料的玩法。
今天早晨區域活動的時候,奇×小朋友發現了“聰明小屋”的“小花排隊”的新材料,就拿了一份開始玩起來,我發現了,就表揚他,并對其他孩子說:“寶寶們,你們也可以來玩一玩,玩結束后再去玩其他的游戲!”涵×小朋友聽見后,拿著她的游戲卡從讀書區來到了“聰明小屋”,也拿起了一份“小花排隊”的材料,她看了看操作板,沒有去數上面的點卡標記,就直接從小簍子中拿出小花放在磁條上,一會兒之后,她就完成了三條。
我發現三條中有兩條是錯誤的,又發現她是沒有去點數的,就對她說:“我們要根據下面的點卡來給小花排隊哦!你能先數一數點卡嗎?”涵×看著我點點頭,沒有說話,也不去點數,我又對她說:“要不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好嗎?”她拿出了手指,點在了第三條磁條上,我抓著她的手指和她一起點數點卡上的點,“1、2、3、4”點完后,我問她有幾個點,她還是沒有回答我,我對她說:“我們數到了4,就是4個點,4個點要幾朵花呢?”她回答我說:“4朵。”我繼續問:“那你放了幾朵呢?”她這次不要我幫忙,一個個點數磁條上的小花,點到5的時候,用眼睛看著我,也不說話,我問:“你放得對嗎?”她搖搖頭,我讓她改正一下,她就先把這個磁條上的小花先全部拿下來,再一個個重新放上去,這一次,她的嘴里依然沒有發出數數的聲音。可我還是表揚了她,說:“我覺得涵×變得勇敢了,愿意試一試新材料,數數也比以前有進步了。”她聽著我的話,繼續玩著這個游戲。
觀察評價(結論):
在評價這次涵×的行為之前,首先我了解她在之前的游戲中是比較膽怯的,經常不能專注地進行一個游戲,而且在教學活動中,我也觀察到涵×的“手口一致”點數能力不夠,不能很好地點數5以內的數量,加上不愿意用語言去表達和交流,在數數活動中,經常是信心不足。
今天在陪伴涵×進行這個“小花排隊”的新游戲中,我發現了她很×的進步:
1.對新材料感興趣,能自選游戲,愿意通過操作與材料互動,感知材料的玩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班孩子的好奇心是最強的。每次班級更新材料后,孩子們總是積極探索新材料。但是我們也發現有一些孩子不能做到,他們更喜歡玩自己熟悉的玩具,甚至幾個月都不愿意更換,對有挑戰的游戲不肯去嘗試。顯然這樣是不利于孩子全面發展的。我們要培養孩子有“積極探索”“勇于挑戰”的學習品質。
今天涵×聽到我說“小朋友都可以來玩一玩”之后,立刻就拿著游戲牌來到這個區域,而且自選了游戲材料進行游戲,而且在與老師的互動中,愿意傾聽,沒有因為出現錯誤就退縮,能堅持玩一玩,這和她以前的行為相比是有很大進步的。
2.通過情境和操作,在手口一致點數的能力上取得一點進步。
幼兒的數學能力發展是逐步的,有軌跡可尋的。在點數的學習中,孩子是需要有“手點”這個動作幫忙的,如果不讓用手,孩子可能會用“點頭”等方式幫助他數數。
以前涵×在點數實物的能力上是欠缺的,但在這次活動中,她能跟著老師手口一致地對點卡和實物進行點數。根據孩子數學學習的方式,我相信她已經走出了第一步,通過其他活動的練習,就會提高手口一致點數的能力,最終獲得一定的數概念。
措施跟進(建議):
班級區域是幼兒個性化學習的主要場所,幼兒可以在區域中自主選擇適宜的材料進行游戲,從而發展各方面的能力。教師在設計游戲的時候,心中要有目標,為了每個孩子的學習和發展,并通過觀察指導孩子,讓孩子的學習和發展看得見,從而去跟進孩子,跟進活動,使孩子得到進步。
從這個活動中,我感覺對于涵×小朋友,需要跟進的是:
1.多鼓勵,鼓勵孩子積極地參與游戲,讓她在原有的水平上獲得提高。
2.像今天一樣多陪伴指導,引導她能逐步掌握新知識。
3.鼓勵孩子勇敢表達,用語言促進思維的發展。
從這個活動中,更是需要以小窺大,因為這也反映了很多孩子當下進行點卡認識和手口一致點數方面的問題,我需要做的是:
1.跟進材料,不斷提升。不斷觀察班級其他孩子在這個活動中的表現,針對不同層次的孩子做不同指導。
2.提供多種材料和情境,讓幼兒在操作中發展認知,得到技能。
小班孩子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需要不斷有新材料、新游戲的刺激,所以教師可以設計相同目標的游戲,讓孩子進行操作探索,讓幼兒在“玩中學”,從而達到對知識的內化。
參考文獻:
[1]梁霄.不同閱讀方式下3-6歲幼兒圖畫書閱讀的比較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
[2]孫尚前.圖畫故事之“召喚結構”的特點、表現及功能[J].學前教育研究,2010(7):31-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