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淑元+江宇晴
【摘 要】 20世紀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的特征越來越明顯,其中最直接的表現之一就是外國直接投資的迅速增長。外商直接投資不但能夠為東道國引入資本,補充投資缺口,而且還能實現先進技術和專業知識的轉移,強化國際競爭機制。本文通過整體發展、產業分布、來源地分布等多角度對我國外商直接投資現狀進行分析,并針對我國外商直接投資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 外商直接投資 現狀 問題
一、外商直接投資的概念
國際投資即國際間發生的投資行為,包括兩種最主要的形式:國際直接投資和國際間接投資。外商直接投資,是指在國外企業取得或擁有經營管理中的實際發言權,以獲得持久的利潤或其他利益(如市場占有額)為目的的投資。
二、中國外商直接投資現狀
利用外資工作圍繞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任務,我國近年來已在多個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下面進一步就外商投資整體發展、產業分布、來源地分布等方面進行了研究。
1.整體發展
2012-2016年,我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穩步增長,年均增長3.5%。2016年,我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達到1260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連續五年居世界前三位(表1)。
據統計,2016年1-12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7900家,同比增長5%;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132.2億元人民幣(折1260億美元),同比增長4.1%(圖1)。12月當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545家,同比增長21.1%;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14.2億元人民幣(折122.1億美元),同比增長5.7%。
2016年1-12月,東盟對華投資新設立企業1160家,同比增長0.5%,實際投入外資金額67.3億美元,同比下降14.3%。歐盟28國對華投資新設立企業1741家,同比下降1.8%,實際投入外資金額96.6億美元,同比增長35.9%。(圖2)“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投資新設立企業2905家,同比增長34.1%,實際投入外資金額70.6億美元,同比下降16.5%。長江經濟帶區域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1677家,同比下降2.5%,實際使用外資610.6億美元,同比下降1.5%。
2.行業分布及產業結構
2016年全年非金融領域新批外商直接投資企業27900家,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8132.2億美元。其中,制造業占28.3%;房地產業占15.5%;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占12.8%;批發和零售業占12.4%。與2015年相比,農林牧漁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相關的行業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出現較大增長,制造業、房地產業和居民服務業投資比例有所下降。
隨著中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制造業雖然一直保持優勢。高新技術產業,服務業等低消耗,高產出的行業的外商直接投資呈現增長的趨勢,在中國引進外資政策調整支持下,這種趨勢將更加明顯。這反應了我國吸收外資逐步從引進資金為主,想引進資金、技術、人才、管理、服務并重轉變。
3.來源地分布
主要國家/地區對華投資總體保持穩定。2016年1-12月,前十位國家/地區(以實際投入外資金額計)實際投入外資總額1184.6億美元,占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的94%,同比增長0.4%。
從圖中可看出,中國大陸實際利用FDI主要來源于香港,而且2009-2016年期間,港商對大陸的直接投資金額占大陸實際利用FDI金額的比重一直高于50%,2016年占比高達69.0%,可見港商對中國大陸的直接投資對中國實際利用FDI貢獻極大。臺灣、美國、加拿大等對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占比有所降低,日本在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占比波動較大,這一定程度上受到國家政治因素的影響(圖4)。
三、中國外商投資存在的問題
隨著中國吸收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規模不斷擴大,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日益增強,但中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也付出了很多代價,造成了一些負效應。綜合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1.當前外商直接投資結構不利于中國經濟結構優化。當前中國外商直接投資主要集中在投資少見效快的第二產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加工產業,技術密集型產業比較少。這與中國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低消耗、高附加值的第三產業的目標不符。2.外商直接投資地區分配不平衡加劇了經濟不平衡。中國中西部地區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很大,但是,投資主體一般傾向于投資于已形成各行業集群的東部地區。這樣會繼續擴大中國東、中、西部經濟的不平衡問題。3.擠占國內企業生存發展空間,抑制第三產業發展。中國市場經濟起步較晚,中國行業服務質量差,操作不規范,競爭能力薄弱,尤其是第三產業。外商直接投資的進入嚴重抑制了其發展空間。4.跨國并購帶來的國有資產流失。當前中國并購機制存在如法律制度不健全,其他配套的設施不完善等諸多問題,使得外商對國有資產進行低估或對無形資產被忽視,造成大量國有資產的流失。
四、結論
外商直接投資為中國帶來資本、增加中國的就業、提高中國的技術水平等,促進了中國的對外貿易,推動了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一些結構不合理等影響我國經濟長遠發展的問題。而近期“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為中國在全球范圍內構建全新投資空間格局帶來了機遇,為構建全球投資新格局帶來了契機。中國應抓住機遇,積極促進沿線國家對中國的投資;促進區域均衡發展,縮小區域引資差距;開展雙邊投資談判,加快與沿線國家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以及國內自由貿易園區建設;改善國內投資環境,進一步擴大利用外資;加快轉變國內經濟發展路徑,尋找新的引資增長點。
【參考文獻】
[1] 鄒續云. 日韓利用FDI戰略研究及中國加大對日韓投資的政策建議[D].東北財經大學,2016.
[2] 吳天明. 跨國公司FDI驅動因素分析及其對中國企業的啟示[D].云南大學,2015.
[3] 李宗巖. 外商對中國服務業直接投資的現狀、問題分析[J]. 科技創新導報,2014,(35):234.
[4] 毛勁松. 跨國公司內部貿易與FDI[D].南開大學,2014.
[5] 邢莉莉. 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產業結構升級影響分析[D].西北師范大學,2012.
[6] 李友元. 中國外商直接投資區位選擇分析[D].電子科技大學,2012.
[8] 王博雅. 我國外商直接投資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J]. 價值工程,2011,(22):148-149.
[9] 陶薇. 長江三角洲地區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現狀及對策分析[J]. 財務與金融,2010,(05):26-30.
[10] 王利華. 中國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區位選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11] 楊勁松. 對我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現狀分析[J].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8,(S1):25-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