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玥明
摘 要:2015年11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中強調,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從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出發,明確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都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齊心協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目前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超常規的力度,眾志成城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為響應中央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召,河南省選派了1.2萬名優秀干部駐村任第一書記到全省貧困農村開展駐村幫扶和精準扶貧工作。本文以本人父親被單位選派到任為第一書記的濮陽縣郎中鄉馬白邱村為例,講述其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后,村容村貌及村民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發生的巨大變化。同時,就父親開展的“精準扶貧”工作對貧困村的孩子們,尤其是貧困家庭的孩子們有沒有影響、會有哪些影響等做進一步研究。
關鍵詞:“精準扶貧”;農村貧困家庭;孩子心理
中圖分類號:F323.6;C91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23-0235-02
1 項目研究目的和意義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實現偉大中國夢的中堅力量。但還有不少農村孩子處于貧困狀態,貧困是影響青少年生理、心理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通過本項目的研究,可以從一個方面來檢驗“精準扶貧”工作對農村脫貧工作的成效,檢驗“精準扶貧”工作措施的有效性等。同時,通過貧困村老百姓尤其是貧困家庭孩子對精準扶貧工作的認知和感受來驗證精準扶貧工作的成效。有學者在研究中發現,不考慮心理特征,僅從物質層面進行扶貧可能事倍功半;反之,把心理因素與外部條件結合起來,從綜合的角度進行扶貧則可能事半功倍。
通過項目研究成果,為馬白邱村駐村工作組下一步實施精準扶貧工作提供較為科學的決策依據,鞏固成效顯著的做法,及時調整不適合的工作措施;同時,通過項目研究成果,根據馬白邱村精準扶貧工作實際,可以為全省乃至全國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為貧困家庭青少年健康成長提出具體的幫扶措施,最終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2 馬白邱村及“精準扶貧”工作基本情況
2.1 馬白邱村基本情況
馬白邱村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莊,主要以傳統種植、養殖、外出務工為主。村中常年外出務工主要以赴外省從事建筑為主,人均年務工收入達2萬元左右,外出務工成為群眾增收的主要途徑。
截止2015年11月,全村共有6個村民小組,273戶,1329人;其中,男性683人,女性646人;常住人口800余人,外出務工468人;60歲以上255人, 60歲以下務農509人;留守兒童100余人,低保、五保戶38戶59人。全村黨員共52人,其中村“兩委”委員6人,1人常年在外打工;村支書65歲,女村長53歲;村級組織運轉正常,兩委班子比較團結,有一定的凝聚力,黨組織活動能夠正常開展。截止2015年11月底,全村共有貧困戶93戶,貧困人口265人。學生和學齡前兒童84人,成年人為181人。截止2016年3月,經馬白邱村扶貧工作組按照相關要求,通過駐村幫扶工作和對全村貧困戶重新進行精準識別,最后認定建檔立卡貧困戶為20戶92人,但仍有2戶家庭8人雖然已經不再建檔立卡貧困戶中,但仍然對其進行結對幫扶。共有22戶100人列入駐村工作隊重點幫扶對象。
2.2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情況
一年來,省交通運輸廳駐馬白邱村工作組在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精準幫扶、辦好惠民實事、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主要開展了以下精準扶貧工作:
2.2.1 基礎設施建設
(1)全面開展道路工程建設;(2)完成農村電網改造工程;(3)改善學?;A設施;(4)建設美麗鄉村工作。
2.2.2 實施精準幫扶
(1)黨員干部與貧困戶開展結對幫扶工作;(2)投資建設苗豬交易市場,安排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無勞動能力人員到市場擺攤、交易、打掃衛生等;(3)引進服裝加工廠和電子加工廠,招收留守婦女在家門口打工;(4)充分發揮社會和個人力量開展精準扶貧。
2.2.3 辦好惠民實事
(1)慰問困難群眾;(2)教師節進行慰問座談;(3)河南電視臺《金色夢舞臺》開展扶貧日公益活動;(4)幫助特困戶梁明選3個孩子辦理戶籍登記;(5)開展醫療下鄉大型義診活動;(6)組織“愛心之旅、助夢鄉村,鄭州楓楊外國語學校牽手馬白邱村留守兒童”系列活動,幫助村小學開展助教活動。
2.2.4 精神文明建設
(1)成立“馬白邱村清潔家園五保低保戶志愿者工作隊”,開展清潔家園建設美麗鄉村工作;(2)開展村內文化娛樂活動;三是舞獅表演獲得全縣匯演一等獎;(3)開展舞臺藝術下基層活動;(4)和河南慧創影業有限公司達成拍攝反映精準扶貧題材網絡大電影《女村長》意向。
3 “精準扶貧”工作對孩子的心理影響
駐村工作隊開展的駐村幫扶以及“精準扶貧”工作,可以從外部客觀世界來感知。比如上面提到的戶戶通建設、農網改造、開展村晚、環境衛生干凈整潔等等,這些都是老百姓能夠親眼所見、親身感受到的,但是這些變化對老百姓尤其是對馬白邱村孩子們心理上產生的變化是難以用肉眼來感知。所以,想要了解“精準扶貧”工作對孩子們在心理上產生了哪些變化,必須設計一套符合項目研究使用的調查問卷。
4 問卷調查
編制《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調查問卷》,走訪貧困戶家庭孩子,并到馬白邱村小學與學生們座談,面對面征求他們的意見,收集了20份《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調查問卷》。研究如下:
4.1 統計分析樣本
由于該調查問卷設計內容考慮較多,在問卷調查過程中也進行了有效的分類調查,因此,可以針對獲得的不同調查問卷樣本進行有針對性地統計分析研究。本次統計分析樣本是以所有馬白邱村孩子填寫的77份調查問卷為基礎,不涉及網上收集到的19份調查問卷結果。
4.2 調查統計結果及初步分析
(1)調查對象中,男41人,占53.3%;女36人,占46.7%。男女人數相差不大。(2)初中及高中生比小學生認知事物相對來說更成熟,但馬白邱村初中以上學生都長期在外地住校,對村內發生變化的熟悉程度和親身感受度要比小學生低。同時,小學41人中有11人也在外地住校。(3)在家庭收入情況統計調查中,該題目的真實性不高,一是孩子本身不清楚家庭收入情況;二是父母也不愿意告訴調查人員家庭的真實收入情況;三是孩子父母本身對自己的收入概念也不是很清楚明白。但這道問題卻是必不可少的,該統計結果與其他調查項目統一進行參考對照。(4)在家庭經濟來源調差中,統計得出馬白邱村孩子家庭還是以父母外出打工和務農為主,也是目前中國農村普遍存在的經濟來源形式,導致農村留守兒童較多。(5)在籌集學費情況調查中,統計得出家庭籌集學費感到非常困難和困難的約占調查人數的69%,不困難9%;這個數值與家庭年收入情況大致相當。即家庭年收入在1萬元以下的約占62%,1萬元以上的約占5%。(6)生活費用情況:由圖可以看出,家庭生活較為拮據,生活費不夠用和省吃儉用的比例約占70%;不用發愁生活費用的約占30%。該統計數據與家庭籌集學費統計數據幾乎一致。(7)和誰一起生活情況:只有30%的孩子跟自己的父母一起生活,其余的有約38%的孩子是留守兒童,有約32%的孩子住校,不能長期與父母生活。(8)對精準扶貧工作了解情況。由圖1可以看出,有約80%的孩子都了解馬白邱村有駐村工作隊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其中還有69%的孩子知道有第一書記。這說明,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全村老百姓,國家實施的駐村幫扶工作獲得了絕大多數老百姓的認知和認可。(9)一年來家鄉變化情況:幾乎人人(73人)都知道家家戶戶門前都修了水泥路和其他道路,說明基礎設施建設是大家都能夠容易感受到的;跳廣場舞也是孩子們感知較為明顯的選項(62人),說明孩子還有孩子的家長們在茶余飯后有了自己的娛樂活動;同時,電網改造、建設工廠和環境干凈整潔等3個選項知曉的人數也超過了一半以上,大家對這三項的感知度也比較明顯。(10)一年來參加學校活動情況:該項目中,只有贈送校服和贈送書包兩項超過調查人數的一半,主要集中在馬白邱村小學生以及從該校出去讀初中的孩子答卷中,說明其他學校的學生幾乎沒有參加過這樣的活動。(11)還有其他一系列調查研究。
5 對其他駐村工作組“精準扶貧”工作建議
通過近一周的實地調研和問卷調查,感受到駐村工作組得“精準扶貧”工作不僅對馬白邱村孩子有很大的影響,也對馬白邱村每一個老百姓有很大的影響。針對駐村工作組開展的“精準扶貧”工作以及取得的實效,對其他類似馬白邱村的貧困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提出以下建議:
(1)加大基礎設建設工作;(2)加大村內環境衛生整治工作;(3)針對貧困戶家庭孩子開展“點對點”幫扶工作;(4)組織開展各類活動。
6 研究成果及創新點
(1)在國內外首次開展了“精準扶貧”工作對農村貧困家庭孩子心理方面產生的影響研究;(2)自己設計了《精準扶貧對農村貧困家庭孩子影響調查問卷》,并進行統計分析研究;(3)通過問卷調查統計分析結果,得到了孩子們對開展的“精準扶貧”工作認知度較高,對貧困家庭孩子心理影響較為顯著的初步結論。(4)通過問卷調查統計分析結果,得到了“精準扶貧”工作對貧困家庭孩子自尊心自豪感得到提升、自我認知更加全面、更加努力學習回報社會和理想信念得到增強等方面有明顯效果。(5)通過研究結果,對我國部分相似貧困村莊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提出了具體實施意見和建議,為全國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堅實基礎。
7 結語及展望
本項目通過設計調查問卷和訪談,深入調研了馬白邱村扶貧工作組開展的“精準扶貧”工作對貧困家庭孩子產生的心理影響,得到了初步研究成果。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對獲取的77份調查問卷只是做了一個較為膚淺的分析,還沒有做更進一步研究。下步,我將在父親和輔導老師的輔導下,學習相關的心理學統計分析研究方法,學習數據挖掘方法,通過定量分析(卡方檢驗、SPSS軟件分析等)的方法繼續研究該項目。同時,我還要結合其他第一書記網上提交的問卷調查結果,對比馬白邱村開展的“精準扶貧”工作的成效,提出更加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為其他駐村工作組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