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梅
摘 要 社保基金財務工作是政府工作的中心內容。本文以江蘇省社保基金工作為研究樣本,通過對社保基金狀況的分析,探究內部控制在社保工作中的重要性,并且針對社保基金內部控制工作現狀提出問題,探討解決措施。
關鍵詞 社保基金財務 內部控制 現狀研究 解決措施
各類社會保險基金是人們日常生活和我國社會制度穩定發展的物質基礎。對于參保繳費的單位和個人來說,基金的有效運行是其生活的保障。江蘇省在社保基金工作方面一直處于我國的領先水平,成立了專門的基金監督部門來負責日常的監督管理工作。除了針對日常財務工作的監督,近年來省廳更加重視內部控制方面的工作,在每年一度的基金安全評估工作中增加了大分值的內部控制情況評估,并且對是否具有日常內部控制工作采用一票否決制,這些舉措表明了基金財務的內控制度是影響基金安全的重要內容。
一、社保基金財務內部控制概述
(一)內部控制定義分析
美國企業管理咨詢委員會(COSO)在1992年發布的《內部控制整合框架》中將內部控制定義為:內部控制是由董事會、管理層以及其余員工實施的,為經營活動的有效性、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相關法律法規的遵循性等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而我國從2012年開始實施的《中國注冊會計師內部控制準則》將內部控制定義為:內部控制是被審查單位為了合理保證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經營的效率以及對法律法規的遵守,由治理層、管理層和其他人員設計和執行的政策和程序。
從各類規章制度對內部控制的定義來看,內控制度的設計和訂立涉及管理層的工作決策和理念,更加關系著一個工作團體或者組織的健康有效運行。因此,對任何組織或者部門來說,內部控制都是不可或缺的工作部分,是有效開展其他工作的基礎。
(二)基金財務內部控制的含義
社保基金財務的內部控制,是指社保基金運行機構在進行基金運行檢查的過程中合理全面地檢查各類社保基金的財務資料、相關文件政策,以及業務操作規程等內容,從而有效監督社保基金的收支運行,其工作本質即受托基金的獨立監督控制。一方面,通過監督工作的信息公開化,使得參保單位和個人以及政府管理部門對基金的運行有所了解,并且明確受托管理社保基金的責任制度,接受群眾的監督;另一方面,通過內部控制工作及時發現基金風險,并進行合理控制,確保基金的安全運行。
(三)社保基金財務內部控制的作用
第一,社保基金財務內部控制管理的有效進行,能夠確保基金工作的有序化、合法化,通過嚴格執行相關的基金政策以及法律法規內容,能夠提高社保基金的有效使用率,更加利于我國的法治化發展,并且社保基金的有序發展是穩定民生的重要基礎。
第二,建立完善的社保基金財務內部控制制度,能夠在工作進行中及時有效地發現社保基金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和風險,從而指定解決方案,隨著工作的推進,不斷完善和優化基金管理體制。
第三,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離不開合理有效的內部控制,完善的社保基金內部控制制度可以全面管控基金運行,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以及收益率,將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最大化,提高社保基金的投資運行水平。
二、江蘇省社保基金財務內部控制概述
江蘇省在開展基金監督方面一直處于我國的示范領導位置,對于社保基金的內部控制問題關注較多,并且圍繞該問題展開了大量制度建設以及規范檢查工作。省廳從部門建設、人員配置、監督檢查報告、業務水平培訓等多個方面不斷提高社保基金內部控制水平。在年度社保基金安全評估中增設內部控制模塊,將內部控制工作明確化、詳細化,統一規范管理模式,針對不同社保基金的個性化問題分別設置評估標準,初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同時,省廳十分重視社保基金監督人員的業務水平,每年度都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培訓考評。
雖然較多社保基金管理機構已經開展內部控制以及內部審計等各項工作,按照制度規定制定日常工作計劃、展開有效檢查,但是由于工作范圍大、社保基金種類多樣,江蘇省的社保基金內部控制工作還存在部分問題。一是在社保基金的內部控制制度方面。部分單位缺乏年度及日常內控工作計劃,沒有對相關的社保基金進行監督檢查;部分單位雖然進行了相關檢查,但是針對發現的問題不及時糾正,導致風險持續存在,問題重復出現。二是內審監督部分。少數社保基金管理機構未建立內部審計制度及日常工作計劃,無相關稽核工作內容,稽核的缺失會導致各類社保基金的財務信息不準確、業務經辦不規范等各類問題。三是風險管理部分。部分社保基金管理機構未針對各類保險經辦工作中面臨的主要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和監控,未建立風險分析報告制度,制訂風險處置預案,全面實行風險管理,導致內部控制制度無法合理評估基金風險,失去管理效力。四是信息披露部分,雖然內部控制要求基金運行過程公開化、透明化,但是部分地區并未及時公開社保基金信息的財務數據、業務數據等應當透明化的內容,使得社會監督缺失,大大削弱了內部控制工作的效果。
三、社保基金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改進建議
(一)組織機構控制方面
經辦機構應該規范和完善機構決策程序,如完善主任辦公會等決策制度形成的文件、紀要等體現決策程序的資料;完善派遣、聘用人員任用手續;建立任職回避制度。
(二)業務運行控制方面
經辦機構應該執行好征繳部門與財務、地稅等部門按規定對賬的制度,定期開展與參保個人核對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的工作。建立社會保險待遇領取公示制度,及時告知將到齡參保人員的待遇領取情況,避免出現參保村(居)民對自己繳費情況不清的情況,也提醒廣大參保村(居)民及時辦理相關手續。目前,經辦機構已經建立該項制度。經辦機構應當提供工傷預算管理操作流程,工傷稽核監督操作流程和重大、疑難案件集體討論操作流程。建議社保稽核中心定期進行工傷稽核,對工傷保險的運行進行監督和管理,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待遇和先行支付待遇需由單位負責人審批,建議完善內控制度并嚴格執行。
(三)內部控制的管理與監督方面
一是內控制度方面。對各類保險業務進行定期抽查并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建議。內部控制要制訂年度及日常工作計劃,要有工作記錄資料存檔,要形成定期抽查制度,使得內部控制工作常態化;同時,內審制度也要制訂日常工作計劃,并按照工作計劃定期開展各項工作。二是內審監督方面,通過近年來的基金安全評估檢查,各類基金仍然未解決缺乏稽核機制的問題。因此,各類基金應該盡快在各個基金管理機構設立相關獨立的稽核崗位部門,指派稽核人員,做到職責分工明確,崗位不相容,有效監督核查失業基金的運行。三是風險管理方面。根據《社會保險法》第九章第七十三條規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建立健全業務、財務、安全和風險管理制度。”建議經辦機構建立風險分析報告制度、風險處置預案等,加強對風險的識別、評估、監控能力。
(作者單位為泰興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參考文獻
[1] 黃寅桓.試談社保基金征收制度轉型對其強化內審監管體系的助推與促進[J].經濟視角,2012(03).
[2] 王德強,王阿潔.試析社保經辦機構內控制度的完善[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1).
[3] 國家審計署審計科研所課題組.政府部門內部控制失效溯源[J].財經,2007 (05):22-23.
[4] 劉玉廷,王宏.美國加強政府部門內部控制建設的有關情況及其啟示[J].會計研究,2008(03):3-13.
[5] 郭萍萍.我國政府內部控制研究[D].蘇州大學,2012:12-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