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衛 譚舟洋
摘要 浙江省送變電工程公司(簡稱浙江送變電)在全國送變電行業中率先開始對下屬應急搶修中心的實體化運轉。應急搶修中心被賦予電網企業對應急搶修機動能力、作戰能力提升的新期待。經過近五年的實踐,這支應急搶修隊伍已發展成為浙江電網應急搶修的主力軍,并呈現出“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準軍事化”特征。
關鍵詞 應急搶修隊伍 功能定位 創新管理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迅速,電力負荷激增,社會發展對電網可靠性要求也日益提高。同時,各類自然災害頻發又給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造成巨大威脅。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歷史條件下,電網公司確保電網安全的責任尤其重大。隨著中國能源互聯網的加快建設,如何組建和培養一支能獨擋一面,擔當應急搶修重任的高、精、尖專業隊伍成了擺在面前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問題。
一、應急搶修隊伍的功能定位
浙江送變電應急搶修中心作為浙江特高壓、超高壓電網的“消防隊”,以“應急搶修核心隊伍、綜合檢修專業隊伍、基建施工補充力量”為功能定位,按照“平戰結合”的模式進行管理運作,“戰時”全力搶修,平時承擔檢修,參與基建施工,“戰時”檢驗平時,平時服務“戰時”。
1.應急搶修:主要承擔浙江500千伏及以上電網突發事件的應急搶修?,F有120名搶修隊員,可同時開展6基以上鐵塔組立,必要時可從勞務單位抽調地面作業力量,和搶修隊員重新組合,拓展至12-15個立塔組,將其投入到災險情最重的線路區段,可從容應對一定規模應急搶修作業。
2.綜合檢修:在非搶修時間,應急搶修隊伍承擔全省50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c級及以上專業化檢修,及技術改造、零星消缺、監測裝置安裝等任務,按照“準軍事化”模式、標準化作業,提升隊伍精細作業水平和團隊協作能力。
3.施工補充:在每年迎峰度夏期間,搶修隊員全部參與到電網基建施工中,開展基建施工立塔對抗賽、架線作業、附件安裝等工作,系統錘煉搶修隊員操作技能。在無檢修任務間隙,參與到中心所屬的施工項目部“搶建”,承擔“急難險重”作業,“快進快出”,錘煉機動能力。
二、應急搶修隊伍的組織體系
現有編制170人,管理和技術人員編制50人,技能人員(搶修隊員)編制120人,并根據實際作動態管理。
1.機構設置:中心領導班子由3人組成,設主任一名,黨支部書記一名,副主任一名。設搶修(檢修)管理部和綜合管理部。下設3個搶修隊,1個基建施工項目部。每支搶修隊配置正副隊長、技術員、后勤員、搶修管理員,每隊配置40名搶修隊員。施工項目部按照勞務分包模式,在三支搶修隊駐地附近承擔一些急難險重工程,并為搶修隊在非搶修檢修時間提供“練兵科目”。
2.人員素質:現有職員170名,在身份上分兩類別,管理人員由經驗豐富的職工組成,120名技能人員全經社會化招聘產生,年齡在28周歲以下,具備5年以上超高壓輸電線路高空作業經驗,能完全勝任立塔架線相關工作,要求“人人是高手,個個獨當一面”,聽從指揮,綜合素質優秀。
三、應急搶修隊伍的的日常管理
1.推行“準軍事化管理”。每年開展全封閉式軍事訓練,進駐軍民共建單位開展為期半個月的作訓;不定期在駐地開展隊列、行進訓練,指定有軍旅經歷的隊員帶隊訓練。為三支搶修隊單獨設置駐地,配置軍用內務用品,在駐地推行“準軍事化”內務管理,保持形象整齊統一。
2.強化培訓提升。推行“大專題+小專題”培訓模式。每年春節后復工和迎峰度夏期間,組織為期一周以上綜合性“大專題”培訓。每月底結合“安規閉卷考試”情況,見縫插針開展月度“小專題”培訓。通過集中培訓(輪訓)、個體針對性訓練,不斷提高隊員理論水平、操作技能,提升全隊企業文化認同。
3.注重激勵評價。實行“領先型”薪酬戰略,給予搶修隊員高于市場薪酬水平的薪資待遇,從根本上保證隊伍技能領先、素質領先。推行分級管理,定期開展技能測試“人人過關”,累計全年數據形成排位,按照每年10%的淘汰率實行末位淘汰,“嚴格選拔、嚴格管理、嚴格淘汰”的建隊準則為隊伍戰斗力提供根本保證。
4.搭設職業階梯。為全體搶修隊員的職業發展設定“小階梯+大階梯”模式,“小階梯”即指搶修隊員職業成長過程中的見習隊員、一級隊員、二級隊員、三級隊員、副班長、班長6個階梯,“大階梯”是指隨著年齡的增長,部分搶修隊員不適合高空作業時,對于優秀人員,輸出到其他分公司,承擔現場管理工作。完整的職業階梯,為搶修隊員安心工作掃除后顧之憂,為隊伍良性循環提供機制保障。
應急搶修隊伍采取“平戰結合”的“消防隊”管理模式,平時進行必要的業務輪流培訓并參與電網建設,保持較好的業務素質和業務能力;在電網遇到各類突發事件時,作為應急搶修隊伍參與應急搶修。經過抗擊臺風(冰雪)電網應急搶修、迎峰度夏重點工程搶建和電網檢修的實戰檢驗,應急搶修隊伍在關鍵時刻發揮了專業作用,扮演了專業角色,展現了專業作風,實現了專業“速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