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關鍵詞】 數學教學;問題情境;創設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
20—0113—01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等,獲得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促使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不斷提高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睂嵺`證明,一個良好的數學問題情境,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誘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引起學生更多的聯想,也比較容易調動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感受和興趣,從而促使學生更加自主參與知識獲取的過程、問題解決過程。那么,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創設有質量的問題情境呢?
一、將問題情境故事化
把教材中一幅幅畫面所反映的問題情境編成簡短的故事,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一種愉快的氛圍中,不但學到了知識,而且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
例如,在講解“平面坐標系”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先講解數學家歐拉發明坐標系的過程:他躺在床上靜靜地思考如何確定事物的位置,這時發現一只蒼蠅粘在了蜘蛛網上,蜘蛛迅速地爬過去把它捉住。歐拉恍然大悟:“??!可以像蜘蛛一樣用網格來確定事物的位置?!?這時學生的興趣已經調動起來了,并會提出問題:“怎樣用網格來確定位置呢?”實踐證明,故事化的問題情境不但激發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而且充分調動起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
二、將問題情境活動化
學生對自己通過數學實踐活動中獲得的知識是印象最深刻的,也是記得最牢的。因此,要發揮問題情境的最大功效,就要使之活動化。
比如,教學“圖案設計”時,筆者利用多媒體、投影片展現豐富的幾何圖案。讓學生欣賞這些美麗圖案后,告訴學生這些圖案自己只要用一個圓規就可以畫出來,并問學生是否想學。毫無疑問,學生對這一話題極其感興趣。此時,筆者和學生一起探究這些圖案的畫法,并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設計。通過圖案設計,學生進一步熟悉了圓規的使用技能,了解了將圓六等份、三等份的方法。同時,讓學生畫圖,設計圖案,學生的興趣非常濃厚,設計的圖案豐富多彩,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將問題情境生活化
把問題情境生活化,就是把問題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使學生置身于生活問題情境中去解決實際問題,從而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來源于實際,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如,教學“打折銷售”時,創設這樣一個生活情境:“某個體商販在一次買賣中同時售出兩件上衣,每件都以135元出售。若按成本價計算,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虧本25%,這次買賣中商販賺了還是賠了?”學生經過一番討論、猜測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模擬此次銷售的過程,讓學生自己做售貨員去銷售一件商品,從而通過數據計算歸納出商品的成本價、售價、利潤、利潤率等有關知識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四、將問題情境開放化
把問題情境開放化,就是把學生置身于一個思維策略與解題方法不唯一的問題情境中,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去思考、分析、解決問題。
如,在教學完“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后,設計如下問題:已知四邊形ABCD的對角線相交于O,從下列條件中任選兩個加以組合,哪些組合能得出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的結論?①AB=CD;②AB∥CD;③AD=BC;④AD∥BC;⑤OA=OC;⑥OB=OD,學生會提出多種組合方式,并用所學的知識進行驗證。
總之,有效的問題情境為學生創造了發現并提出問題的環境,同時也引導學生不斷地拓寬思路,培養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體現了和諧教學和思維訓練的多樣性。因此,教師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和教學實際,適時創設適宜的問題情境,并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勇于進取,使其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敏捷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發展,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發現、提出、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