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穎
【摘 要】部編語文教材數字化課程資源的研究具有開創性,由于課程本身具有嶄新性。在整合研究此課程資源的條件下,研究微課的制作和使用,更具有現實意義。
【關鍵詞】部編語文教材;數字化課程資源;微課
“部編語文教材”指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全國通用的語文新教材,它有著更靈活的單元結構體例,更系統的語文知識體系,2017年9月全面投入使用。“數字化課程資源”是指經過數字化處理,可以在多媒體計算機或網絡環境下運行的多媒體教學材料,可包含數字化課件、投影、音頻、視頻、文字、圖像等各種信息資源。這里是指針對本課題中部編語文教材中的每一課的教學內容而開發的配套信息資源,它與教材內容一一對應,互相匹配。它可以通過網絡來實現自由傳輸,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教師和學生可自由傳輸、共享自己所需的各類資源。“微課”是指圍繞教學內容運用信息技術開發的可供師生在線學習的微型課程,它的核心組成是課堂教學視頻,同時包括與該視頻相關的課件、教學設計、反饋練習等。“微課”教學時間較短,但內容具體、主題突出,適合學生自主學習使用。
一、實踐現狀
作為一種新型的現代化教學資源,微課受到國內外教育者的廣泛關注,并且在應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無論國內國外都擁有大量的微課資源網站,國外有著名的“可汗學院”,還有“翻轉課堂”等教學改革實驗。國內外對微課配套課程資源的建設與開發應用也有一些不同之處。
1.國外對微課資源網站的建設以及呈現形式都相對新穎和完善。國外最具有影響力的微課資源網是可汗學院,它通過YouTube視頻平臺發布教學視頻,向人們提供免費的在線教育。國外的微課呈現形式也是多樣化的,如真人演講、卡通動畫、電子黑板等等,并配有字幕,利于人們學習。國外微課配套資源的建設多樣化。國外還為學生開發類似思維導圖的知識地圖,用“知識樹”的形式將零碎的知識系統化,便于學生掌握與復習知識。另外,設置測試題,針對所學專題檢測學生掌握情況,并建立學習跟蹤數據庫,判斷學生學習進度與掌握情況,形成過程性評價。
2.國內知名的微課資源網站有“中國微課網”,微課主要是利用課件、黑板等工具由教師采用錄屏、說課或上課的形式來呈現。國內對于微課配套資源的建設主要是“微教案”、“微課件”、“微反思”、“微課論壇”等等,它面向的主體是教師。今后可以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除錄制既有知識性又有趣味性的微課視頻外,還可以開發一些為學生學習服務的配套資源,如學習評價,制定計劃,設置獎勵,繪制思維導圖等等。
二、探究價值
1.針對部編七年級語文教材開發研究相關的配套微課課程資源,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可操作性以及實踐性。它是針對新教材每一課教學內容的重難點來設置的,包含微課視頻、學案、專題檢測、思維導圖等等配套資源,微課呈現形式以及學生過程性評價手段更加多樣化、更加系統全面,利于學生學習鞏固。
2.微課配套資源的學習使用,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微課程內容精簡、重點突出,時間較短,而且信息資源也是多樣化的,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習,甚至是反復學習,遇到難題可以自主思考,利用資源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自主學習、思考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3.微課配套課程資源的開發應用,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為教學工作創造了無限的伸展空間。一方面它為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可操作的指導和借鑒,對教師自身的資源開發能力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另一方面它促進教師不得不改變教學觀念、提升教學技能,研究新的有效的教學方式,成為教師面臨的新挑戰。
4.我們開發研究一套完整的與部編語文新教材相匹配的微型在線數字化課程資源,包括微課視頻、重難點突破策略、學案、專題檢測、思維導圖、特色活動設計等等。建立學生學習跟蹤數據庫,對學生階段性的學習進度、學習成果進行統計,形成過程性學習評價。推廣普及新型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學習觀念、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提升學生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三、體系建構
1.開發研究一套與部編語文新教材相配套的在線數字化微課課程資源,內容包括微課視頻、微課課件、微課教案、學案、重難點突破策略、專題檢測、思維導圖等等,建立數字化微課課程資源庫,方便教師和學生學習使用。
2.在日常教學中,推廣和普及應用微課課程資源,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促使教師、學生改變觀念,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促進學生課內、課外混合學習。
3.研究對象的主體是新的。本課題中配套在線微課課程資源是針對部編七年級語文上冊最新教材來開發的,之前我市使用的是蘇教版語文教材,直到2017年9月,新教材才投入使用。因此,開發出的微課課程資源也是全新的。
4.微課課程資源與教材緊密契合,更加連貫、也更加系統化、完整化。本課題中的微課課程資源是針對新教材語文知識體系、單元結構體例以及不同課型開發研究的,且包含的內容豐富多樣,不僅有微課視頻、還有重難點突破策略、專題檢測、思維導圖、特色活動等內容。此外,還將采用多樣化的手段來評價學生,實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5.應用主體更加廣泛。之前的國內微課,多是面向教師的,本課題將充分考慮學情,制作出既適合教師教學也適合學生學習的微課課程資源。
6.分析教材,研究學情,確立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研究重難點突破策略,制作微課及配套資源;確定優秀微課設計的原則和注意事項;融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開發研究微課多樣化的呈現形式;研究學習過程中如何采用多樣化手段形成過程性評價。endprint